耐力跑与血红蛋白一
2022-5-9 来源:不详 浏览次数:次前言
本文由小音原创。小音为BigRun团队之一,该篇文章可标记原创。同时,悼念年5月22日逝去的几位院士及越野运动员。
运动是基于科学训练的,比赛也要量力而行。
正文
对于严肃跑者来说,如何保持提高跑步水平,目前更多的是谈论有关训练方式,训练理论的内容,偶尔还会交流一些饮食方面的情况,但很少透过现象看本质,今天就探讨一下身体内的血红蛋白。
对,就是它:血红蛋白
血红蛋白:血红蛋白是我们体内负责运输氧的一种蛋白质,并且与铁的关系密切,每一分子的血红蛋白含有4个铁原子(体内大约74%以上的铁存在于血红蛋白和肌红蛋白中),如果我们体内缺铁就会阻碍血红蛋白的合成,直接影响就是导致血红蛋白减少,也就是贫血(成年男性:~g/L,成年女性:~g/L),而由于缺铁造成的贫血就叫缺铁性贫血(成年男性:15-ug/L,成年女性:12-ug/L)
图一??????
缺铁性贫血会对耐力跑造成什么影响么?
运动能力下降——
最直观的反映就是身体绝对运动能力的直线下降,举2个例子,在进行越野跑训练时,特别是上坡时,双腿产生乳酸的速度会直线上升,由于没有足够的血红蛋白来运输氧供给腿部肌肉,大脑的直接反应就是身体乏力,无法正常跑动,会不自主的停下来休息,还会伴随头晕,体温下降等问题。在路跑训练中,会感觉双腿无力,无论穿哪双跑鞋反馈给双脚的脚感都是很生硬(肌肉缺少了氧气的供应,导致输出足够的力量),那段时期也一度以为是因为所有的跑鞋是不是都没缓冲性能了,都该退役了,贫血症状缓解后,才发现只是双腿力量问题导致。
真实案例:在16年宁海k越野赛中(作者在赛前不知道自己已经严重缺铁性贫血一年多情况下),在30k后,身体机能开始严重下降,一开始的直观身体反映是配速下降,而后开始头晕,70k后,完全吃不下东西,只能喝咸汤勉强补充电解质,之后开始身体肌肉基本上没有感觉,完全靠意志力与好友(离歌)的帮助(一有上坡就单手扶着我的胳膊)慢慢熬最后的30k,对于缺铁性贫血患者这期间有一个非常重要特征就是最后30k尿尿频繁,期间最起码15次+,不是水喝太多(当时已经完全喝不下水),如图一所示高强度的运动需要有铁来合成血红蛋白,而此时体内已经没有了足够的铁,这个时候就是需要靠内脏的代偿(这是在损耗自己的生命)来补充微不足道的血红蛋白。
缺铁性贫血还能影响到睡眠?
图一:贫血与睡眠的生理机制??????
通过智能手表的睡眠监测,发现在严重缺铁性贫血期间,每晚的深度睡眠时间非常之少(一般就几分钟-70分钟之间,见图二),而一个正常成年人(按照8小时睡眠时间,非快速眼动期的二分之一时间)深度睡眠时间为2小时,但对于高强度的耐力跑人群来说,每天超过3小时30分+的深度睡眠才能够更高效地修复每次训练后的受损细胞。
血红蛋白回升到正常水平后的深度睡眠时间已经恢复到每晚3小时-5小时不等(件图三)。注:关于睡眠中的深度睡眠与浅睡眠,请大家自行百度,这里不在详细讨论。
图二:??????
图三:??????
图四:??????
BigRu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