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红蛋白测定的临床意义

2016-11-20 来源:不详 浏览次数:

血红蛋白测定的临床意义同红细胞计数,但在各种贫血时,由于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含量不同,二者可以不一致,如缺铁性贫血时红细胞数降低很少有时甚至升高。因此,同时测定红细胞和血红蛋白,对贫血类型的鉴别有重要意义。

血红蛋白又称血色素是红细胞的主要组成部分,能与氧结合,运输氧和二氧化碳。

血红蛋白定量测定正常参考值

成年男性:13--17克/dl;

成年女性:1--15克/dl;

儿童:(依年龄而异)11--14克/dl;

新生儿:17-20克/dl

血红蛋白含量的高低大致与红细胞增减相似。高原地区居民的血红蛋白浓度一般比平原居民为高,这是机体对低气压环境的一种适应现象。一般来说,在疾病状况下,血红蛋白的增减是与红细胞的改变相平行的,即引起红细胞增多的疾病,也会使血红蛋白含量增加。使红细胞减少的疾病,也使血红蛋白含量减少。在贫血时,血液中的红细胞数量和血红蛋白浓度都有不同程度的下降,但不一定按相同的比例变化。有时红细胞数量可以减少很多,而血红蛋白的浓度的降低却相对地不那么显著,见于大细胞性贫血,由于单个红细胞所含的血红蛋白量较正常者为多。相反,也有的红细胞减少得不很多,而血红蛋白浓度却显著降低,例如缺铁性贫血,这是由于每个红细胞的血红蛋白含量比正常明显减少,故血红蛋白减低的程度较红细胞减少更为显著。

血红蛋白增多有以下情况:

(1)生理性增多:见于高原居民胎儿和新生儿,剧烈活动、恐惧冷水浴等;

(2)病理性增多:见于严重的先天性及后天性心肺疾患和血管畸形如法洛四联症、发绀型先天性心脏病、阻塞性肺气肿肺源性心脏病、肺动脉或肺静脉瘘及携氧能力低的异常血红蛋白病等;也见于某些肿瘤或肾脏疾病,如肾癌肝细胞癌、肾胚胎瘤及肾盂积水、多囊肾等。

血红蛋白减少见于以下情况:

(1)生理性减少:3个月的婴儿至15岁以前的儿童主要因生长发育迅速而致的造血系统造血的相对不足,一般可较正常人的低10%-20%。妊娠中期和后期由于妊娠血容量增加而使血液被稀释老年人由于骨髓造血功能逐渐降低,可导致红细胞和血红蛋白含量减少。

(2)病理性减少:

A.骨髓造血功能衰竭如再生障碍性贫血、骨髓纤维化所伴发的贫血。

B.因造血物质缺乏或利用障碍所致的贫血如缺铁性贫血、叶酸及维生素B12缺乏所致的巨幼细胞性贫血。

C.因红细胞膜酶遗传性的缺陷或外来因素所致红细胞破坏过多而导致的贫血,如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海洋性贫血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异常血红蛋白病、免疫性溶血性贫血心脏体外循环的大手术或某些生物性和化学性等因素所致的溶血性贫血以及某些急性或慢性失血所致的贫血。

在临床应用上,常用于采血机构对献血者贫血症状的筛查;妇幼保健院对于孕妇孕期贫血的监测,急诊监护等领域。









































白癜风能不能治疗好
白癜风能治好不

转载请注明:
http://www.symhsg.com/xdbzz/926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