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食不会营养不良,却更能逆转疾病
2016-11-3 来源:不详 浏览次数:次素食不会营养不良,却更能逆转疾病 美国责任医师协会的徐嘉博士,在讲座中,徐嘉博士通过自己的实践以及科学的实验数据告诉大家,植物性食物对人体的健康更有益,吃素是保持健康、预防缓解疾病的好方法。吃素都有哪些好处?1植物蛋白代替动物蛋白能降低胆固醇含量
徐嘉博士介绍,食用乳制品和蛋的素食者被称为蛋奶素者;不吃肉、鱼、禽、蛋、奶或奶制品的是纯素者。虽然蛋奶素有可取之处,但纯素食是所有饮食中最健康的,可以降低诸多健康问题的风险。徐博士表示,素餐通常含有较低的饱和脂肪,而且只含极低或零胆固醇。很多研究表明,即便脂肪的含量和类别相同,用植物蛋白代替食物中的动物蛋白会降低血液胆固醇含量。这些研究表明,低脂素食与其他饮食方式相比有明显优势。
2素食能降低人体血压、控制糖尿病从上世纪20年代开始,就有大量研究表明素食者比非素食者的血压低。更有一些研究表明,在素食中加入肉类会迅速而明显地升高血压。徐嘉博士介绍说,最新的糖尿病研究也表明,富含复杂碳水化合物和纤维的低脂素食是控制糖尿病的最好饮食处方,基于蔬菜、豆类、水果和全谷类的低脂低糖饮食,可以降低血糖,而且常常可以减少或去除对药物的依赖。由于糖尿病患者有很高的心脏病风险,避免脂肪和胆固醇也很重要,素食是达到这一功效的好方式。
3素食者患癌症的风险约是普通人的四分之三徐嘉认为,素食有助于预防癌症,对素食人群的很多研究表明,素食者患癌症的风险是普通人的一半至四分之三。
为什么素食者可以预防癌症?首先,与荤食相比,素食含低脂肪、高纤维。同时,其他因素也很重要。植物含有名为“植物生化素”的抗癌物质,比如番茄红素等植物色素,这也许可以帮助解释为什么素食者较少患肺癌和前列腺癌。此外,一些研究也已经表明,避免奶制品可以降低前列腺癌和卵巢癌的风险。
现代人该如何吃?素食可以保证营养需求,“重油”是健康杀手
素食的营养健康问题也一直倍受争议,反对素食者认为长期吃素会导致营养不良,缺乏蛋白质、维生素、钙等。徐嘉博士则用翔实的数据和科学的论证表明:只要遵循合理的素食原则,不但可以保证基本营养需求,更能够有效逆转某些疾病。
徐嘉告诉在场的市民,健康素食最基本的原则:假设你前面有一个盘子,你把蔬菜、水果、豆类和全谷类各占四分之一,全谷类可以稍微多一点,占八分之三,豆类八分之一没有问题,这就是最好的搭配。第二是尽量要少油,这点很重要,因为很多人吃油太多,结果导致“三高”,这是很大的问题。第三是避免精制谷类,还有那种垃圾食品,尤其是汉堡包、炸鸡等。
一些听讲座的市民表示,自己平时吃素较多,可体型还是较肥胖,还有高血压、高血糖等问题。而听了徐博士的讲解后,这些市民了解到,原来是食用油放多了的缘故。
听众分享讲座心得,希望能多开展类似的讲座。
在徐嘉进行讲座的时候,赵女士认真进行了记录。赵女士说:“听了徐嘉博士讲座后收获很大,我决定从明天开始成为一名素食者,不再吃肉了。”赵女士告诉记者,以前她总是觉得吃素是不健康的,营养不良,但是听了讲座后才知道,原来吃素是最健康的。“我们现在年纪渐长,就想自己身体能够健康,身体是革命的本钱。”赵女士说。
72岁的张奶奶也分享了自己听讲座的心得。张奶奶介绍说,她一直在吃素,只不过不是吃全素,今天听了徐嘉博士讲座后才知道全素这么好。张奶奶说:“以前我对素食有误解,因为身边的朋友都说我很瘦,认为跟素食有关。不过我今天知道了,这和素食没有关系,素食反而可以改变我们身体的体质,也知道了现在的人会得这么多奇奇怪怪的病,和吃肉有一定的关系。”
冯女士的婆婆表示,老年人身体机能下降,多吃素对身体有好处,以前不知道吃素有哪些需要注意的地方,现在听了这场讲座,了解了不少知识,希望报社能多举办这样的活动。
徐嘉是北京大学生物物理学学士和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医学院生理学博士,目前在美国一个叫『责任医师协会PCRM』的公益组织做临床营养学研究与推广,并在国家疾病控制中心和社科院做过报告。
今天,我们来听徐嘉博士掰掰糖尿病到底是咋回事,以及如何逆转糖尿病!
什么是糖尿病
大家知道糖尿病的表现是血糖高。有两种:
1.胰岛素分泌不足
2.细胞对胰岛素敏感性下降。
第一种叫I型糖尿病,多从儿童开始发病,需要一生打胰岛素来生活,占糖尿病总数的百分之十。而我们常提起的成年糖尿病是II型糖尿病,也叫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占百分之九十。细胞敏感度下降还有一种叫妊娠型糖尿病,就是在怀孕期间血糖难以控制。今天我们讨论II型糖尿病。
糖尿病的原因到底是什么
医生会告诉你甜的东西不要吃,碳水化合物不要吃。那么糖尿病是不是碳水化合物摄入过多而造成的呢?因为淀粉消化成葡萄糖,所以会升高血糖。如果是这样的话,那大米的消费和糖尿病应该有相关关系,因为大米的主要成分是淀粉、碳水化合物。于是人们就做了一个调查,结果发现大米消费高的国家糖尿病发病率反而低,所以吃淀粉不是糖尿病的原因。
科学家也做了个实验:两组糖尿病患者,一组被安排吃很多水果,另一组不吃水果,然后做十二周的饮食调理,看看糖化血红蛋白的变化。结果他们发现,这两组的治疗效果没有什么区别。所以糖尿病的关键不在淀粉和水果,我们该吃还是要吃。
那么糖尿病到底和什么有关呢?美国的复临安息会研究调查了6万人,结果发现随着他们饮食越接近于植物性饮食,糖尿病发病就越低。比如什么都吃的人糖尿病发病率为7.6%;不吃红肉的人为6.1%,只吃鱼蛋奶为4.8%,蛋奶素为3.2%,如果全素呢就是2.9%。所以吃的越素,发病率就越低。这项研究同时发现,随着人们的饮食越接近于植物性饮食,他们的体重也会越低,而体重和糖尿病有密切的关系。所以说饮食中的动物制品和糖尿病有直接的相关性。
哈佛大学做了三项研究:护士健康研究、医师健康研究和护士健康研究2。他们总共对20万人跟踪随访了30多年。他们发现每天吃50克的加工肉类,糖尿病的风险会提高51%。如果把人群按摄入红肉的多少从最少到最多分成五个群体,那么吃红肉最多的五分之一,患2型糖尿病的风险要提高40%左右。我们大家知道美国人红肉吃的很多,最低的五分之一也吃了不少红肉。但是即使这样,吃肉多的人也比吃肉少的人糖尿病风险大。
欧洲的一项涉及三万八千人的研究,发现每天动物蛋白的摄入量从35克增加到62克,糖尿病的风险会增加%。
我们再看看鸡蛋和糖尿病的关系。一项研究发现,一个人每个星期摄入2到4个鸡蛋,他患糖尿病的风险会增加20%;每周7个蛋,也就是每天一个蛋,糖尿病风险增加70%!换句话说,我们的医生建议我们每天一个蛋,就相当于每天确保提高我们糖尿病的风险70%。
哈佛大学医师健康研究涉及2万7千人,随访20多年,结果发现每天摄入一个鸡蛋,死亡率会增高25%,如果一个人有糖尿病的话,死亡率会增加%!所以鸡蛋和糖尿病关系很大。
我们刚刚分享了很多国际的数据,下面咱们看看中国。根据国家疾病控制中心的数据,年,我国有0.7%的人患糖尿病;而到了年,这个数字达到11.6%,而且还在上升。全球1/3的糖尿病患者在中国。除此之外,剩下的成年人中,一半处于糖尿病前期,即使18-29岁之间的中国人也有40%的人处于糖尿病前期。
八十年代后发生什么?中国人民有钱了,肉吃的越来越多,冰箱也进入了每一个家庭。从70年代到年,我国的肉类消费几乎增加了十倍,达到美国的两倍;人均相当于美国人的一半多。而且我们的肉类消费还在迅速上升,而美国从年开始已经下降了20%,因为他们意识到了肉类的问题。年,全国生猪出栏7.15亿头。也就是说平均两个人一头猪。难怪糖尿病会上升这么多。
为什么糖尿病与动物制品相关?
年有一个重要的实验,科学家研究了碳水化合物和脂肪哪个会提高我们的血糖。(实验分为两组,一组吃几天高脂饮,一组吃几天的高碳水化合物饮食,几天后让他们同时吃饭,测试他们2小时后的餐后血糖)他们发现,吃了高脂肪的食物后,空腹血糖会大幅增加,而吃了高碳水化合物的食物后,空腹血糖几乎不增加。所以脂肪和糖尿病是直接相关的。其实除了脂肪还有蛋白质,肠道菌群等都和糖尿病有关。
脂肪为什么会促进糖尿病呢?人们做了细胞和分子水平的研究。胰岛素是通过作用在周围细胞上的胰岛素受体起作用的。胰岛素和胰岛素受体的关系就像钥匙和锁的关系,胰岛素和受体结合后,会激活细胞内的信号传递机制,最终作用在细胞表面的葡萄糖转运蛋白,它就像一个门,门开了,葡萄糖就进入我们的细胞,可以供细胞使用。如果细胞内脂肪堆积的很多,或者我们饮食中脂肪很多,就会让细胞内的信号传递受到阻碍,钥匙插到锁里面,细胞表面葡萄糖的门却打不开,于是葡萄糖进不了细胞,血糖降不下来,细胞也得不到能量物质。所以细胞实际上处于饥饿的状态。
糖尿病饮食调理四大原则
1.纯素:避免动物性食物;
2.低脂:避免植物油和坚果,限量大豆和豆制品;
3.高纤维;
4.低升糖指数。
......................................................
分享到朋友圈,法布施功德无量!
?敬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求生净土
?敬请常念:南无观世音菩萨,消灾增福?敬请常念:南无地藏王菩萨,利益冥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