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种监测方法侧重不同

2015-12-3 来源:不详 浏览次数:

本报记者 左妍

包玉倩主任还在现场和大家分享了血糖仪的选择和使用经验

其实,血糖的自我监测并不难,它的意义却很重要血糖监测不仅有助于患者了解自身血糖状况与波动,而且可以更好地配合医生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包括饮食与运动指导,药物调整对于使用胰岛素治疗的患者,血糖监测尤其重要,可以依据血糖变化,适时调整胰岛素的剂型、剂量,优化治疗方案规律地进行自我监测血糖还能预防和发现低血糖,特别是无症状性低血糖

血糖应该怎么测?

自我监测有啥好处?

同时,包玉倩还强调,血糖监测的方法除了血糖测定外,还有动态血糖监测、糖化血红蛋白、糖化白蛋白等各种监测方法侧重不同,不能互相替代

“多数糖尿病患者早期并没有明显的症状,所以一异常血红蛋白些高风险人群往往忽视自我血糖监测;一些老病患,又总是凭感觉来判断自己血糖的高低,对他们来说,血糖值不是数字,而是一个馒头、一碗面条;还有些患者,自以为病情稳定,两三个月乃至半年才测一次血糖……”包玉倩指出,影响血糖的因素很多,如运动、情绪、家庭关系等,仅凭感觉来“毛估估”会产生较大的偏差

在家自测血糖,指尖毛细血管监测是理想的办法测血糖的时间点也有讲究包玉倩介绍说,一般住院病人需1天测7次,因为此类病人大多血糖过高或不稳定,需在短时间内加以控制但老年人总体以居家为主,生活比较有规律,平时在家测血糖,主要把握好以下几个点:空腹、早饭后2小时、午饭后2小时、晚饭后2小时及睡前当病情稳定或血糖控制达标时,可每天血红蛋白量或隔天测1次血糖出现低血糖症状、剧烈运动前后、情绪波动以及自我感觉不适时,均需进行自我血糖监测

你会用血糖仪吗?

血糖监测是糖尿病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患者普遍对血糖监测的重视程度不够第30届新民健康大讲堂现场,市六医院内分泌代谢科主任、市糖尿病临床医学中心常务副主任包玉倩指出,糖尿病人要重视并学会自我监测血糖

“需强调的是,采血前要洗净双手;水肿或感染部位不能采血;刺皮后勿加力挤压,以免组织液混入血样;温度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结果;血糖试纸必须保存在干燥环境,尽可能地选择有独立包装的试纸……”包玉倩认为,尽管血糖仪测得的数据与标准的静脉血糖测定值之间存在一定差异,但仍不失为糖尿病患者自我监测血糖的理想工具血红蛋白溶液,只要正确掌握这方面的知识,一定能提高自我血糖监测的准确性,使自己的病情控制得更理想她说,购买血糖仪不必买贵的,有基本功能即可,患者可选择比较知名公司的产品,因其仪器及配套的试纸质量和售后服务有保障


白癜风的前期症状

转载请注明:
http://www.symhsg.com/xdbzz/56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