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化血红蛋白必须控制在6以内吗新版糖尿
2021-3-15 来源:不详 浏览次数:次糖化血红蛋白(HbA1c)是人体血液中红细胞内血红蛋白与葡萄糖结合的产物,血液中糖化血红蛋白的含量和血糖的高低密切相关,是反映既往2-3个月平均血糖水平的指标,是临床上评价长期血糖控制情况的金标准,也是临床决定是否需要调整治疗方案的重要依据。
较低的糖化血红蛋白意味着较低的平均血糖水平,并发症发生发展的风险也会降低。研究表明,糖化血红蛋白每下降1%,糖尿病相关的死亡率会降低21%。既然降低糖化血红蛋白对控糖及预防并发症有好处,那对糖友来说,糖化血红蛋白就必须要控制在6%以内吗?
其实并非如此!《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版)和“中国成人2型糖尿病患者糖化血红蛋白控制目标及达标策略专家共识”,结合糖友的年龄、病情、病程长短等因素,对糖化血红蛋白的控制目标进行了界定。也就是说,不同的糖友,其糖化血红蛋白控制标准也有区别。
01一般成人2型糖尿病患者
一般而言,大多数成人2型糖尿病患者的理想HbA1c值应低于7%;如患者年龄较轻、病程较短、预期寿命较长、无并发症、不合并心血管疾病、使用的降糖药不增加低血糖风险,理想的HbA1c控制目标为≤6.5%;
经单纯生活方式干预或使用不增加低血糖风险的降糖药物治疗后达到HbA1c≤6.5%的非老年患者应维持治疗,不应减弱降糖治疗强度。
02有心血管病史的2型糖尿病患者
对于糖尿病病程较长、已有心血管病史或心血管病史极高危的2型糖尿病患者,理想的HbA1c控制目标应低于8.0%。
03年龄在60岁及以上的2型糖尿病患者
合并的慢性疾病较少,身体机能状态较好,认知功能完整的老年患者有较长的预期寿命,可以考虑将HbA1c控制到7.5%;若该类患者正在使用增加低血糖风险的药物,则推荐HbA1c不宜低于7.0%;
合并多种慢性疾病,有2项以上的日常活动能力受损,或有轻到中度的认知功能障碍的老年患者有中等长度的预期寿命,低血糖风险较高,推荐HbA1c目标值可放宽至8.0%;
若该类患者正在使用增加低血糖风险的药物,则建议HbA1c不宜低于7.5%。
对于健康状态较差、预期寿命有限、治疗获益不确定的老年糖友,HbA1c目标值可进一步放宽至9.0%;若该类患者正在使用增加低血糖风险的药物,则建议HbA1c不宜低于8.0%。
04低血糖风险较高的2型糖尿病患者
患者病程超过15年、既往发生过无感知性低血糖、有严重伴发疾病(如肝肾功能不全)或全天血糖波动较大并反复出现低血糖症状的患者,建议将HbA1c控制在7.0%-9.0%范围内。
05妊娠期糖尿病患者
计划妊娠的糖尿病患者,在不出现低血糖的前提下,空腹和餐后血糖应尽可能接近正常,建议在HbA1c小于6.5%时考虑妊娠。
而对于应用胰岛素治疗的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建议糖化血红蛋白适当放宽,HbA1c7.0%。
06合并慢性肾脏疾病的2型糖尿病患者
对于大多数年龄40岁的二型糖尿病合并慢性肾脏疾病的患者,以及40岁以上的慢性肾脏疾病1-2期患者,建议HbA1c目标值保持在6.5%-7.5%之间;
未使用胰岛素治疗的慢病肾脏疾病3-4期患者,建议HbA1c目标值控制在7.0%-7.5%之间;而正在使用胰岛素治疗这类患者以及接受透析治疗的5期患者,HbA1c控制目标值可放宽在7.5%-8.5%间。
对于合并慢性肾脏病患者的血糖控制目标应遵循个体化原则,一方面应防范低血糖,另一方面应避免明显高血糖导致的急性代谢紊乱、感染及其他并发症。
所以,糖化血红蛋白的目标应因人而异,酌情适当放宽。当然,放宽目标并不是对血糖不加控制,而是避免发生高血糖症状和高血糖引发的急性代谢紊乱。
END文章来源:掌护医疗
编辑:青翠欲滴
审校:晨晨
点分享点点赞点在看点击“阅读原文”可查检验项目临床意义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