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沉渣怎么查需要注意什么有哪些重要的临床

2020-10-22 来源:不详 浏览次数:

1目的

尿沉渣检查是指对原尿离心后的沉渣物(尿中有形成分)运用相差显微镜进行分辨的一种检查,包括细胞、管形、结晶、细菌、精子等各种成分。其对于肾脏病的诊治具有重要意义。

2方法

1.留取新鲜晨尿或随机尿液20~30ml。(留尿前清洗外阴部)

2.用干净尿杯留取晨尿或随机尿液的中段至尿杯2/3处。

3.将标本倒入洁净尿沉渣专用干燥管(90%)10ml。

4.收集标本后半小时之内送至实验室检测。

3注意事项

1.正常进食饮水。

2.如尿中有红细胞,但量不多,活动半小时再复查。(可真实反映红细胞数量)

3.避免服用偏酸的食物或饮料。(尿PH<5.5时红细胞仅剩细胞膜呈圈状,即影红状态,致红细胞形态及来源很难鉴别,可口服小苏打3天后留取)。

4.女性经期前后三天尽量不要留取标本,男性避免精液、前列腺液污染标本。

5.留尿后应在半个小时内送检,超过1小时以上的尿液可能因为尿液的腐败,影响检查结果。

4临床意义

1.红细胞鉴别是变形红细胞血尿还是均一红细胞血尿,帮助区分内科性血尿与外科性血尿。若红细胞大小不等,呈现多种形态,即为变形红细胞性血尿,提示血尿由内科性疾病引起,主要为肾小球肾炎,也可见于肾小管间质肾炎。若红细胞大小一致,形态基本正常,则为均一性红细胞血尿,提示血尿为外科性疾病所致,如泌尿系统肿瘤、结石、结核等。

2.白细胞增多常见于泌尿系统的化脓性炎症,如肾盂肾炎、膀胱炎、尿道炎、泌尿系结核等;也可见于一些肾脏病患者,如:急性药物性过敏性间质性肾炎、急性肾小球肾炎、急进性肾小球肾炎及活动性狼疮肾炎患者,表现为无菌性白细胞尿(尿培养阴性)。

3.上皮细胞鳞状上皮细胞来自尿道,无意义;小圆上皮细胞,当出现时提示肾小管坏死。

4.管型,一种在肾小管内由蛋白质沉积后并包裹不同的细胞或其他物质而形成的管状物。管型内可包裹红细胞、白细胞、血红蛋白、粗细颗粒、脂肪、上皮细胞等不同的成分。管型的出现与肾脏疾病有密切关系。

透明管型:正常人可偶见,但出现较多时在有蛋白尿的肾脏病患者中常见。

红细胞管型及颗粒管型:见于急性及慢性肾小球肾炎、肾盂肾炎、肾移植术后排斥反应期等。

白细胞管型:常提示有肾实质细菌感染,如肾盂肾炎、急性肾小球肾炎及急进性肾小球肾炎。

上皮细胞管型:见于急性肾小管坏死、肾淀粉样变、重金属中毒或化学药物中毒,也见于肾小球肾炎。

蜡样管型:肾小管长期阻塞或无尿所致。可见肾功能不全晚期或肾淀粉样变。

5.结晶:某些结晶的出现还有助于对结石的诊断和分析。有病理意义的结晶有胱氨酸结晶、亮氨酸结晶、尿酸盐结晶和磺胺结晶等。

陕医院

始于

医院

居医院医联体成员单位

设有肝病科、肾病科、康复科及其他医技部门

转载请注明:
http://www.symhsg.com/xdbzz/1833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