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避免糖尿病引起的视力丧失和失明

2019-4-5 来源:不详 浏览次数:

上一篇文章我们提到了为什么糖尿病患者会出现视力丧失和失明的危险。那么既然糖尿病患者有这些风险,应该如何避免这些情况发生呢?

首先一点,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良好的控制血糖。许多大样本的实验研究都表明,严格良好的控制血糖是延缓和控制糖尿病并发症包括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最重要的手段。严重的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患者,尤其是视力丧失严重或接近失明的患者往往血糖控制都非常不好。长期良好的控制血糖,发生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风险降低1/3左右。代表血糖控制是否良好的指标糖化血红蛋白(HbA1c)每下降10%,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进展危险性下降35%~40%。

另外一个危险因素就是糖尿病的病程,随着糖尿病病程的延长,发生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比例逐渐增加。10年病程的糖尿病患者中有40-50%出现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20年病程的糖尿病患者中,50-80%出现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其中大约1/3是对视力危害较大的严重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

其他全身的危险因素包括高血压、高血脂、吸烟、肥胖、妊娠等,这些全身危险因素都对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发生发展有着一定的影响。因此控制好全身情况,比如血压、血脂、戒烟、控制体重这些措施都对延缓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发生发展有所帮助。

除了上述控制全身情况以外,糖尿病患者还需要做什么哪?糖尿病患者还有一个重要的事情就是定期到眼科检查眼底。糖尿病分为I型和II型,一般来讲,糖尿病患者如果能有准确的诊断时间,比如I型糖尿病患者往往症状比较典型,比较容易早期诊断,II型糖尿病起病比较隐匿,部分患者如果能每年体检,可能能及时发现,但是有些患者往往确诊糖尿病时已经比较明显了,无法确定到底什么时候患病。鉴于以上情况,眼科医生建议一旦诊断糖尿病,就应该到眼科进行详细的眼底检查。

眼底检查的方法主要是散瞳详查眼底,散瞳是指用散瞳药物将瞳孔散大,这样才能更完整、更清楚的观察眼底的情况,同时需要做眼底彩色照相记录视网膜情况。根据眼底是否有病变以及病变严重程度确定治疗方案。

详细眼底检查确定没有或者轻度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例如只有少量出血的情况,一般不需要眼科治疗,控制好血糖的基础上,半年到一年复查即可。中度的病变需要3个月复查一次眼底,期间严格控制血糖。当有相对比较严重的病变时,医生会建议患者做眼底荧光血管造影,以显示视网膜是否有缺血区和新生血管,帮助医生判断病变的严重程度和指导下一步治疗。

严重的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需要眼科的治疗,具体治疗方案专门章节进行介绍。然而对于任何疾病来讲预防胜于治疗,患者要加强定期检查的意识,才能及时的发现病变,并进行相应的治疗,保护视功能。我们希望通过这些宣传能够使大多数糖尿病患者了解疾病的知识和危害性,采取恰当的防治措施,免受失明之苦!

赞赏

长按







































哪儿治疗白癜风好
北京专业的白癜风医院

转载请注明:
http://www.symhsg.com/xdbzz/1720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