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尘物语伊人人病
2018-2-23 来源:不详 浏览次数:11次伊人:人病
伊人,爱山,爱水,爱旅行。怀一颗善良感恩的心,于千山万水中感受生活的美好。同时,努力学习用镜头和文字定格所有无悔的时光。
术前记忆前言:
将烦恼当作菩提,让伤痛成为阅历。希望通过记录生命中这一段特殊的日子,直面并且放下这段不愿意回忆的过往。让一切归零,如涅槃的凤凰般,重新开始。
一直有点好奇生命中那完全没有记忆没有知觉的五个小时究竟发生了什么。
本来想从其它渠道侧面了解一下这场空白,可是每次电视剧里出现手术的场面,我的第一反应永远是撇开眼睛快进或者切换频道,更不用说去仔细了解费用详单上所谓的“二次麻醉,二次输血,二次抢救”是个什么概念。看来,我还没有到好奇到能够直面现实和鲜血的程度。
一年前的大约这个时候,无意中发现脖子上有个类似喉结的凸起。它不痛不痒,对日常生活也没有造成什么影响。只是感觉似乎有点影响美观,所以我漫不经心晃悠到社区诊所,问医生能否通过消炎清理这多余的部分。那医生左看右看之后挺平和地来了一句:医院做个B超吧。我毫不在意:工作这么忙,以后去。医生皱眉:建议你越快去越好。
医院B超室外排队的漫长过程中,对八卦无丝毫兴趣的我被迫旁听了一场电话闹剧。一个脸上和手臂上有很多明显外伤的美女旁若无人般,大声地一个接一个在你真是没用啊,他说借钱做生意,你求着我去给他做担保,结果他在外面养女人,现在超期不还钱害我被人打你不仅不管还怪我不给他说好话,你还是我亲妹妹吗?!听得旁边的我那叫一个目瞪口呆。虽然说不同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可这一份让我觉得有点儿匪夷所思难以理解。
B超室外的这个插曲让我有点哭笑不得,但紧接着我就再也笑不出来了:那医生查看了半天之后让我别动,她去请主任过来看。两个医生一番仔细的检查研究探索之后,我终于总结出一个意思:这个情况恐怕不太好,左右两边都有比较严重的问题,不过太复杂我们无法确诊,医院复检。。。吧啦吧啦一大串,最后补充一句:你也不要太担心,毕竟我们也没有确定的结论。我的医生啊,你已经把我吓得心茫然腿发软了再来安慰我有作用吗?
忘记了自己一个人是怎么再次坐到B超室外的凳子上又坐了多久。儿子的电话惊醒了迷糊的我:心理可以慢慢建设,但儿子还在等着我回家吃饭。直到这时候我才注意到,虽然自己并没有像前面那八卦故事中的主角一样嚎啕大哭,但泪水也早已再不知不觉间溢了满脸。
慢慢扶着椅子站起来,梦游般坐上公交车,回家。简单的收拾掩不住红肿的双眼和低落的心情。食堂吃饭时,老大哥般的吕同事看过来:这是个小毛病,不要太担心。前年我老婆出现过和你一样的症状,医院检查后,医生只开了四元五角钱的药就解决了问题。医院在这个专科方面相当不错,你可以提前在网上预约挂个专家号。
同事的话极大地缓解了我的紧张焦虑不安还有难过,既然有同样的病例轻轻松松得到解决,那我完全没有必要如此一副杞人忧天仿佛世界末日般的模样。
心态慢慢平复。照常工作,网上预约,武汉检查,一切都进展得非常顺利。只是专家看见检查结果后,说要尽快做手术。做手术?会留下很难看的疤痕吧?又是脖子这个地方,想遮住也不容易啊。小心翼翼地问了一句:可以做微创吗?教授看了我一眼,慢条斯理回答:微创?你的这个结节这么大怎么做微创?再说了,如果是恶性的,微创会导致转移面更加扩大你知道吗?果然不愧是专家教授啊,这一连串的反问直击要害却并不显得咄咄逼人。教授又说:因为床位紧张,如果决定手术还得提前进行住院预约。
把教授开出的住院通知单往背包里面一塞,医院。再挂一个无需预约的专家号,得出的结论大同小异。看来手术是势在必行了?那么,正好快放假了,就做吧。
下火车给年逾七十的母亲打电话,问她是否可以去陪护我几天。母亲的声音一下子就变了:你最近不是还好吗?怎么还是要做手术?我说是另外一个地方。母亲马上再换语气:你别着急啊。自己先不要慌。不要东想西想。。。又自言自语一句:小时候从来不生病,长大后怎么这么多灾多难。。。
紧锣密鼓加班加点完成手头所有正在进行的学生毕业工作。初步处理好一切之后,再次赶赴武汉预约住院和手术时间。
术前检查让医生为难了:血红蛋白数值77,贫血。正常人的数值左右,手术的最低标准是90,否则麻醉师不会同意麻醉。唯一的办法是输血。
突然就想起约十年前,医院的一个学者型的教授,看着面色还算不错的我,很困惑:你居然贫血!你怎么会贫血呢?!再查一次。。。再查一次。。。连续三天抽血化验的后果是,我差不多落荒而逃般的申请出院,并在母亲的逼迫下前往京城求医,争取到了一点渺茫的无需动手术的希望。当然,这个与此文无关。
术前谈话一切正常,我被告之安排次日第二场进行手术。而此时,已经特意调整时间陪着母亲和我两天的弟弟不得不因为公务离开,医院陪护的儿子看我活蹦乱跳的模样显得极其无语。一直到下午四点,头天晚上开始就没吃东西没喝水的我已经实在无力应对儿子的询问,订了张票让他返程回家。儿子刚刚离开,护士过来挂点滴,手术即将开始。母亲有点小小的惊慌:让孩子回来吧?饥渴交迫的我做了个很小却差点伤害母亲的决定:算了,让他回去吧。
随着引领医生走到手术室第一层门里面等待,正逢一个病人被推出来,很清醒的模样:“怎么没出血?怎么没出血?”一旁的我很好奇:“请问你是全麻吗?”“什么话?我当然是全麻!你给我看看,我怎么没有出血?”引领医生实在忍俊不禁:你喜欢出血啊?病人很严肃:“不出血怎么行?过两天一定要复查!嗯,一定要复查!。。。”OMG,医生你搞错没有?确定这个话篓子是刚刚从手术室推出来的经过全身麻醉的病人?!
这么好笑的段子,自然应该分享给侯在手术室外忧心忡忡的老母亲,顺便乐呵呵地发了一个朋友圈。17:30,在医生的带领下走进手术间,直到22:30“清醒地”被推出来。
后来我才明白,我真的不该让孩子回去的。无论我之前怎么嘻嘻哈哈轻松搞笑,仍然只能够让七十岁的母亲一个人孤零零地守在手术室外担忧害怕,导致手术中送切片去病理室时,大致已经知道结果的心慌意乱的母亲一路上磕磕碰碰,连连摔跤。幸好没有大碍!以后一定不能够让年迈的母亲再担心了!
在麻醉药中沉睡的我同样毫不知情的是:输血后,我的血红蛋白检查结果也只能够达到81,当母亲好不容易跌跌撞撞赶到另外一栋楼的病理室时,医生正准备关门下班,很是惊异已经通知取消的手术怎么又做了。所以这场手术被推迟这么久,当是历经了我所不知道的讨论和波折。
走进手术室的我,脚步很是轻松愉快。看了看房中间的手术台还有几个口罩遮脸的医生,问了一个很弱智的问题:请问是谁给我做手术?即使戴着口罩也显得很帅气的男医生不动声色:是我。“那请问你贵姓?”旁边的助理可能实在受不了啦:我们主任姓江。
哈哈,捂脸,助理美女是不是没有见过像我这样住了几天院还不认识自己主治医生的病人啊?不过,貌似这不能够怪我啊,护士确实告诉过我主管医生是谁,可是这几天在病房基本见不着他的面,每次去找他又都被告之在手术室。我有什么办法?
帅哥主任很平静:根据你的B超检查结果,右边的结节虽然大,但不是主要问题。据我判断,左边的甲状腺和淋巴可能问题更大。你放心,为了保证检查结果,我们切除和清扫前有一次药物检查,切除后会马上做病理,三天后还有一个冰冻切片检查。
云里雾里的我,平静地假装自己听懂了。可是,转身走近手术台的我居然听见咱们的主任转向助理:今天的股票怎么样?瞬间感觉眼前有五百只草泥马奔腾而过:神马情况?!这是手术室吗?!这是即将给我做手术的医生吗?!突然想起刚刚推出去不停问怎么没有出血的哥们,想来他就是被类似这样的话吓得连麻醉药也无法让他睡着了?(事后回想起这一幕以及随后短暂的记忆,医生应该是在想办法转移病人的注意力吧。我不知道别的病人面对这种情况会有什么想法,反正我本人不太欣赏这种做法,真的会让人感觉医生不太敬业。)
只是既来之则安之,已经沦为刀俎上的鱼肉的我,这时候表达不满对我没有半点好处。唯一的选择就是静静地忍耐,并且选择相信这个还不知道庐山真面目的主任医生。
平躺在手术台上,静静感受着助理们的各项工作:腿上扎针了,手上也扎针了。主任下了一道指示:解开扣子。某个美女伸手过来:一粒,两粒。在第三粒即将解开的时候,我有点无法继续隐忍了:有必要解到这么低吗?主任立即接上:帮她扣上。仅仅四个字,就让我放心地缓缓闭上了眼睛,我想我可以把我的尊严,甚至是生死都交给这个刚刚还在问股票情况的判官。
可是,头顶上的美女说:把眼睛睁开。
睁开眼睛干什么呢?我没有问,也并没有能够继续疑惑下去。
因为随后,我就什么也不知道了。
后记:
音乐家贝多芬说: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它将无法使我完全屈服。
作家史铁生说:生病也是生活体验之一种,甚或算得一项别开生面的游历。生病的经验是一步步懂得满足。终于醒悟:其实每时每刻我们都是幸运的,因为任何灾难的前面都可能再加一个“更”字。
斗得过死神、实力碾压不公判罚的奥运帆船冠军徐莉佳说:其实,生活是死局,还是永远在下一个转角充满转机,都看你如何对待它。而我,选择用尽全力去生活。
他们,都是我学习的榜样。
我想,我还会记录下去,比如《生病之二:术后恢复》,或许还有下下一段记录,比如《生病之三:正常生活》。只要我不那么懒,这些目标并不是太难。
主管:赤壁市作家协会
主办:赤壁市白驹传媒
艺术顾问:张冲李铖
编辑:申鸣
投稿邮箱:1641186
qq.治疗白癜风哪个医院最专业
白癜风治疗费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