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过30岁女人怎么吃出20岁健康30岁

2018-2-23 来源:不详 浏览次数:

随着年龄的不断增长,每个人自身的思想、兴趣爱好和饮食习惯也会随之改变,女性的营养需求也是如此。对于女性来说,30岁往往因为兼顾家庭工作,衰老迹象也在慢慢的出现!从大体上来看,30岁女性才刚开始出现衰老迹象根本就不明显,女人味十足!所以女性这时候要注意在饮食的调整,才能保持靓丽外表和女人味!但实际上,每个年龄段的女性都有其特殊的营养需求。

这个时期的大多数女性依然认为自己足够健康的,健康饮食和锻炼身体自然也被搁置在一旁。多吃一些富含抗氧化的食品能帮助你有效防御疾病,如心脏病、老年痴呆症、白内障以及各种类型的癌症。女人四十岁以后,身体新陈代谢的速度开始缓慢下滑,有一个关键的原因是因为许多女性到了中年缺少运动。这个年龄组有1/4的女性缺铁,这会导致自身时刻感到疲惫,而又感觉不到哪里出了问题。此外,适度饮酒有益于年过四十的女性保持心脏健康,酒精适度饮酒,每天不得饮用超过30ml。铁元素从肝脏和瘦肉摄取,一天至少吃到二次肉类,约g即可。如果你不能吃肉,也可以从五谷杂粮或是食用大量的多叶蔬菜中获取。

年过30岁女人的健康食谱

1、每天一斤菜,主食“白加黑”

天然绿叶蔬菜中富含维生素E、番茄红素、类黄酮等多种抗氧化物,对保持皮肤的青春极为重要,而且具有预防癌症和预防心血管疾病的保健作用。

深绿色的叶菜每天最好食用克左右。此外,也常吃其他含胡萝卜素、番茄红素、多酚类的蔬菜和水果。在调配主食的时候,用深色的原料和白米混合煮粥或煮饭,比如紫米、黑芝麻、红皮花生、黑豆、红豆等,它们不仅富含维生素E,还有相当多的多酚类保健成分。

2、摄取充足的钙

女性比男性更容易受到骨质疏松的威胁,牛奶、酸奶和奶酪、豆腐、芝麻酱,还有绿叶蔬菜,都是膳食钙的好来源。奶类不仅含钙量丰富,而且吸收率高,特别是酸奶对预防衰老最为有益。每天建议喝半斤酸奶。半斤奶就能起到重要的营养作用,又不会引起蛋白质过剩或者慢性病危险增加的问题。

3、常吃“粗豆薯”,少食精细粮

注意多吃蔬菜和水果,获得更多纤维,不溶性纤维能促进肠道蠕动,预防便秘,可溶性纤维能与脂肪和胆固醇结合,减少糖尿病、高血脂、脂肪肝的发生危险。主食要经常吃粗粮、豆类和薯类,减少精米面,在家吃饭时多以全麦馒头、杂粮豆粥、大米小米饭、荞麦面条等为主食,精白米饭偶尔可以吃。

4、蛋白摄入重平衡

摄入适量的蛋白质,保证身体组织的修复,也不要给身体带来负担和废物。人体的每个组织:毛发、皮肤、肌肉、骨骼、内脏、大脑、血液、神经、内分泌等都是由蛋白质组成。

但是,蛋白质过剩就会促进衰老,所以某一餐鱼肉过量之后,建议下一餐吃清淡食物,次日少吃或不吃鱼肉,作为平衡。

5、“垃圾食品”看不到,“健康零食”只三种

尽量选择天然食物,少吃高度加工食品。新鲜天然食物的健康价值,总会比高度加工之后更好一些。尽量不要吃饼干、甜饮料、糖果、点心、巧克力、膨化食品之类,零食可以选择水果、坚果和酸奶。无论平时多忙,自己至少要做一餐饭,用新鲜的材料,清淡的烹调方式。这样的习惯,不仅能够帮助控制体重,而且能够避免提前衰老。

6、正常饮食不偏食,维生素摄入足又全

维生素C是皮肤胶原蛋白合成的必要因子,维生素A是表皮细胞正常分化的关键因素,而维生素B族在新陈代谢中起着调节作用。维生素K能预防骨质疏松,维生素D则有助于预防肥胖。每天吃粗粮和豆类,就能增加不少B族维生素和维生素E;日常不用防晒霜,出门就可以得到更多维生素D;每天吃一个鸡蛋喝半斤奶,能得到不少维生素A和维生素D;有一斤蔬菜和半斤新鲜水果,维生素C和维生素K也就能基本满足。

7、荤菜每周三四次,早上一小把坚果

青春的肌肤需要充足的氧气和养分供应,而血红蛋白中的铁对于运输氧气至关重要,如果发生贫血,则皮肤干枯而缺乏弹性。锌是细胞再生和修复所必需的营养素,缺乏锌则皮肤细胞更新减慢。每周吃3~4次瘦肉和鱼,不吃肉的时候,用豆制品和鸡蛋替代,同时每天早上吃一小把坚果,比如山核桃仁、杏仁和榛子。少量的坚果就能起到补充营养作用,在早餐时吃最好,不会令人发胖。

8、大豆食品经常吃,每天都有新花样

大豆和大豆食品是植物雌激素的最佳来源,其中所含的大豆异黄酮不仅能预防更年期综合征,更能提高皮肤的保水性和弹性。在大豆食品当中,又以全豆制作的食品最佳,如整粒大豆、豆粉、豆浆、纳豆、豆豉等,因为其中的大豆异黄酮基本上没有受到损失,发酵后利用率还可进一步提高。

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不同见解可以评论分享!

赞赏

长按







































拉萨治疗白癜风的医院
拉萨治疗白癜风医院

转载请注明:
http://www.symhsg.com/xdbzz/1556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