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化血红蛋白与血糖之关系

2018-1-31 来源:不详 浏览次数:

一、糖化血红蛋白是糖尿病诊断新标准和治疗监测“金标准”

糖化血红蛋白(英文代号HbA1c)是人体血液中红细胞内血红蛋白与血糖结合的产物,这是一种不可逆反应,且与血糖浓度成正比,保持时间天左右。在糖尿病治疗患者身上,它不受偶而一次血糖升高或降低的影响,通常可反映患者近8—12周血糖控制的平均水平,因而已成为糖尿病诊断新标准和治疗监测的“金标准”。

世界权威机构对于糖化血红蛋白有着明确的控制指标,ADA(美国糖尿病学会)建议糖化血红蛋白控制在小于7%,IDF(国际糖尿病联盟)建议糖化血红蛋白控制标准为≤6.5%,我国将糖尿病患者糖化血红蛋白的控制标准定为6.5%以下。

糖化血红蛋白标准:正常值范围

非糖尿病人4—6%

控制中的糖尿病人6—8%

失控的糖尿病人>20%

二、空腹血糖是糖尿病诊断标准而非治疗监测标准

血糖是从食物的碳水化合物或蛋白质脂肪等成份分解而来的血液中的单糖,通常仅指葡萄糖。空腹血糖和餐后血糖测试结果反映的是即刻的血糖水平,容易受到人体生物钟在能量代谢节点及不同食物糖代谢速率等相关因素的影响,也受运动因素、精神因素、药物因素的影响。所以空腹血糖和餐后2小时血糖只是诊断糖尿病的标准,衡量糖尿病控制水平的标准则是糖化血红蛋白。因为糖化血红蛋白可以稳定可靠地反映出检测前8—12周内的平均血糖水平,受抽血时间,是否空腹,是否使用胰岛素等因素干扰不大。因此,国际糖尿病联盟推出了新版的亚太糖尿病防治指南,明确规定糖化血红蛋白是国际公认的糖尿病监控“金标准”。如果空腹血糖或餐后血糖控制不好,糖化血红蛋白就不可能达标。凡糖化血红蛋白达标者,大可不必为某次或某两次空腹血糖突然升高而惊慌失措。

三、糖化血红蛋白与血糖之关系

糖化血红蛋白所反映的血糖控制情况如下:

糖化血红蛋白4%~6%:血糖控制正常。

糖化血红蛋白6%~7%:血糖控制比较理想。

糖化血红蛋白7%~8%:血糖控制一般。

糖化血红蛋白8%~9%:控制不理想,需加强血糖控制,多注意饮食结构及运动,并在医生指导下调整治疗方案。

糖化血红蛋白9%:血糖控制很差,是慢性并发症发生发展的危险因素,可能引发糖尿病性肾病、动脉硬化、白内障等并发症,并有可能出现酮症酸中毒等急性合并症。

四、糖化血红蛋白的合适范围

由于糖尿病患者糖化血红蛋白的水平与平均血糖的控制相关,国际糖尿病联合会(IDF)建议大多数糖尿病患者将糖化血红蛋白控制在6.5%以下,而美国糖尿病协会(ADA)的推荐标准则是7.0%以下。最近一些研究结果认为7%以下的控制目标过于严格,可能导致比较严重的低血糖发生,而一次低血糖的危害远大于高血糖本身。因此医疗人员在制定糖化血红蛋白控制目标时,必须考虑患者个人的健康状况、低血糖风险、特殊健康风险等具体情况。例如,对于青少年和儿童1型糖尿病患者,糖化血红蛋白的控制目标应与成人有所不同,因为这部分人群血糖多变不易控制,而且在发育中的大脑比成年人的大脑更容易受到低血糖的损害,所以血糖控制不宜过分严格,美国糖尿病协会(ADA)给出的建议可以参考:

年龄糖化血红蛋白(HbA1c)控制目标

<6岁7.5—8.5%

6—12岁<8.0%

13—19岁<7.5%

糖化血红蛋白的平均血糖值

糖化血红蛋白平均血糖值与波动区间

(%)(毫摩尔/升)

5%5.4(4.2–6.7)

6%7.0(5.5–8.5)

7%8.6(6.8–10.3)

8%10.2(8.1–12.1)

9%11.8(9.4–13.9)

10%13.4(10.7–15.7)

11%14.9(12.0–17.5)

12%16.5(13.3–19.3)

赞赏

长按







































哪治白癜风最好
云南白癜风治疗

转载请注明:
http://www.symhsg.com/xdbzz/1545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