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化血红蛋白能反应23个月的血糖水平,

2017-10-9 来源:不详 浏览次数:

小红帽说

很多糖友不愿意测血糖,一是麻烦,二是怕痛!

有什么能代替每日监测血糖吗?

听说这个可以?——

糖化血红蛋白是什么?

糖化血红蛋白是人体血液中红细胞内的血红蛋白与血糖结合的产物,可以反映既往2~3个月内血糖的平均水平,不会受偶尔一次血糖升高或降低的影响,在临床上被作为评估长期血糖控制状况的金标准,也是医生判断是否需要调整治疗的重要依据。

对于大多数非妊娠成年2型糖尿病患者而言,合理的糖化血红蛋白控制目标为7.0%。

于是有糖友表示很兴奋,测糖化血红蛋白2~3个月才测一次,医院,还不要忍受每天扎手指的痛苦,太好了!终于解放了我“千疮百孔”的手指!

哎!先别过于高兴哦,小红帽又要给大家来泼个冷水了,几个月测一次的糖化血红蛋白能替代每天要测的血糖吗?

不能

糖化血红蛋白也不能反应血糖的真实情况!

糖化血红蛋白与自我血糖监测缺一不可,为什么呢?

糖化血红蛋白也有其局限性,最突出的问题就是它有“延迟效应”,而且既不能精确反映糖友低血糖的风险,也不能反映血糖波动的特征。

打个比方:

糖化血红蛋白是一个粗汉子,性格粗犷,掌管大局;而自我血糖监测是个柔妹子,性格细腻,体贴入微。总体血糖水平可以粗犷地反应,但具体血糖变化的细节还需要细腻细致地表达,这样才能对血糖控制情况有更全面的了解。

举个例子:

有的糖友糖化血红蛋白正常或接近正常,但可能存在显著的血糖波动,比如较高的餐后血糖,这会令患者面临心血管疾病等各种远期不良预后的风险;

又比如有的糖友会无症状性低血糖,将会令患者面临更大的短期风险,尤其是从事驾驶等高风险活动的糖友。

因此,糖化血红蛋白可以评价平均血糖却不能评价血糖的波动性。

血糖波动如何评价呢?

唯有自我监测血糖,它可以帮助我们及时发现高血糖和低血糖。

无论你采用的是哪种降糖方案,单纯生活方式干预或是口服降糖药治疗亦或是胰岛素治疗,进行自我血糖监测都是对方案做出合理调整的先决条件。

对了,糖化血红蛋白还受很多因素的影响!

糖化血红蛋白的水平与红细胞的寿命息息相关,任何可引起红细胞平均寿命增加的因素(如脾切除)都会导致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升高;任何可缩短红细胞寿命的因素(如溶血性贫血、血液透析)都会导致糖化血红蛋白水平降低。

此时我们通过该指标就无法准备判断糖友的血糖水平,而需要更多地依靠自我血糖监测数据。

总结一下

自我血糖监测必不可少!

该扎的手指那还是得扎~!

父亲节要来了,三诺创作智囊团又来征稿了,本期征文主题:

父亲得糖尿病了,我是这么做的......

/我得糖尿病了,儿女是这么做的......

(父亲患了糖尿病,作为子女,总会为父亲做些什么来缓解父亲患病的困扰。在这个适应过程中,都发生了什么故事?来说给小红帽听吧,投稿邮箱:Sally.xie

sinocare.







































北京哪里治疗白癜风效果好
白癜风的病因有哪些

转载请注明:
http://www.symhsg.com/xdbzz/1517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