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化血清蛋白amp糖化血红蛋白am

2017-9-11 来源:不详 浏览次数:

糖化血清蛋白(GSP)血液中的葡萄糖与白蛋白和其他蛋白分子N未端发生非酶促糖化反应,形成糖化血清蛋白。由于血清中白蛋白的半衰期约21天,糖化血清蛋白测定可有效反映患者过去2~3周内平均血糖水平,而且不受当时血糖浓度的影响,是糖尿病病人血糖控制非常适宜的良好指标。

糖化血红蛋白英文代号为HbA1c,是人体血液中红细胞内的血红蛋白与血糖结合的产物。血糖和血红蛋白的结合是一种非化学反应,生成糖化血红蛋白是不可逆反应,并与血糖浓度成正比,且保持天左右,所以可以预测到天之前的血糖浓度,也就是说糖化血红蛋白的高低可以反映患者近8~12周的血糖控制情况。

糖化白蛋白;血清白蛋白与血红蛋白一样,也可以发生非酶糖化反应,非酶糖化的机理也与血红蛋白相似。因白蛋白的半寿期为19-21天,远低于血红蛋白的天,故糖化白蛋白反映测定前2-3周的平均血糖水平。由于白蛋白的半寿期比血红蛋白的短,因此糖化血浆白蛋白对血糖变化的反应较糖化血红蛋白敏感,糖尿病人血糖下降时,糖化白蛋白下降较糖化血红蛋白快。

GA是反映过去2-3周平均血糖水平的一项指标。比血糖检测“金标准”糖化血红蛋白的反映周期要短一些。因此,GA在治疗效果的确认以及临床用药量的调整方面比A1c具有优势。另外,在许多血红蛋白代谢异常的情况下,A1c的结果受到影响不能真实反映患者的血糖水平,而GA的结果则不受影响,如糖尿病肾病透析患者、贫血患者、妊娠期妇女的血糖检测等等。

糖化血清蛋白糖化血红蛋白糖化白蛋白

糖化血清蛋白

糖化血红蛋白

糖化白蛋白

缩写

GSP

HbA1c

GA

形成

萄糖与白蛋白和其他蛋白分子N未端发生非酶促糖化反应形成

红细胞内的血红蛋白与血糖发生非酶糖化反应结合形成

血清白蛋白与血糖发生非酶糖化反应结合形成

反映血糖水平时间

过去2~3周前的血糖控制水平

过去8~12周的血糖控制水平

过去2-3周平均血糖水平

测定方法特异性

特异性较差

较好

较好

测定方法

简单

复杂

简单

参考值

NBT法:μmol/L

酮胺氧化酶法:~μmol/L。

4%~6%血糖控制正常

6%~7%:血糖控制比较理想。

7%~8%:血糖控制一般。

8%~9%:控制不理想

9%:血糖控制很差

11-16%

赞赏

人赞赏

长按







































鐧界櫆椋庢渶濂界殑澶栫敤鑽?
鐢茬:閰稿乏姘ф矙鏄?

转载请注明:
http://www.symhsg.com/xdbzz/1472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