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从口入丨痛风,都是贪吃惹的祸

2017-6-4 来源:不详 浏览次数:

郑州二院多看两眼的地方1痛风,都是贪吃惹的祸

市二院内分泌科主任徐磊介绍,痛风和吃有关系,主要是进食酒、海鲜、动物内脏等过多导致。它是血中尿酸浓度过高而引发的病变,当尿酸蓄积到一定浓度,尿酸会结晶析出。这些结晶发生在关节处就会导致痛风,并且是突然发作又极易复发,同时伴有剧烈疼痛的关节炎性疾病。

痛风是因高尿酸导致,而尿酸增高又是因为高嘌呤饮食,在我们常见的食物中,动物的内脏和大脑是嘌呤含量最高的。

高嘌呤食物:

下列食物每公克含-0毫克嘌呤,应尽量避免过多食用。

种类

项目

内脏类

鸡肝、鸡肠、鸭肝、猪肝、猪小肠、牛肝等

鱼类

白鲳鱼、鲢鱼、白带鱼、乌鱼、鲨鱼、海鳗、沙丁鱼等、小鱼干、扁鱼干

海鲜类

草虾、牡蛎、蛤蜊、蚌蛤、干贝等

豆类

发芽豆类、黄豆、黑豆、花生

蔬菜类

豆苗、黄豆芽、芦笋、紫菜、晒干香菇

其他

肉汁、高汤、鸡精、活性酵母食品、酵母粉、啤酒

2痛风到底有多痛?

五级疼痛:疼痛剧烈,全身瘫痪,只能躺在床上一动不动。

四级疼痛:疼痛很强烈,半身瘫痪,上半身忍痛可以活动一下。

三级疼痛:很疼,但是扶着桌子可以走路。

二级疼痛:较疼,走路的时候感觉不舒服。

一级疼痛:轻微疼痛,但没有什么太大影响。

PS:通常痛风是从大脚趾开始,逐渐扩展到其他关节。

不过此种疼痛「来去一阵风」,来得快也去得快,通常在服药后会很快消失,因此,不少人痛过后就忘了,依旧大吃大喝不忌口,直到下次急性痛风再度发作。长此以往,反复发作就会变成慢性痛风。

3忌口后痛风还会发作吗?

非药物控制

即使严格控制饮食也只能降低70-90μmol/L血尿酸,如果血尿酸仍然处于高水平,痛风就极易复发。而且还不能只吃疏菜、水果,否则会因为饥饿等原因,更容易导致痛风发作。

药物治疗

反复发作的痛风患者往往关节腔等处已经沉积了大量痛风石,这个时候就需要进行药物性的规范化治疗,促进这些痛风石逐渐溶解排出。

所以

痛风的治疗目标,就是要将尿酸控制在6mg/dL以下。可以先从饮食控制下手。如果饮食控制不理想,则需以药物降低尿酸值。服药3个月后尿酸值若已正常,可考虑暂时停药。往后仍应至少每3~6个月抽血检查一次尿酸。平时多喝水有利于尿酸的排出。

4如何预防痛风

1、饮食预防

①多喝水。每日饮水量-ml,可以增加尿酸排泄,可以有效地减少疼痛发病率。以水、碱性矿泉水、果汁等为好,不推荐浓茶、咖啡、碳酸饮料。

PS:甜饮料,如汽水或加了甜味剂的果汁都会加重痛风。

②食用富含钾元素的食品。钾元素能帮助将尿酸排出。如哈密瓜、煮熟的菠菜或带皮烤土豆。

③服用维生素C补充剂,或食用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至少一项研究表明,每日大量服用维生素C,特别是每日0到mg,能够显著减少患痛风概率。

2、避免垃圾食品

①远离含糖食物和垃圾食品。玉米糖浆和其他甜味剂中含有的果糖,会显著提升尿酸水平。

②减少鱼和肉的食用量。不需要完全杜绝肉类,但最好每日食用-g。

③杜绝某些高风险肉类。如腰子、肝、脑,和其他内脏、凤尾鱼、沙丁鱼和鲭鱼等。

④减少脂肪摄入。饮食中的脂肪,特别是饱和脂肪,会减缓身体对尿酸的处理,从而引起严重痛风。不过上述许多方法恰巧可以减少饮食中的脂肪。

3、控制体重

①如果你超重或肥胖,就很可能加重痛风并且增加患痛风的风险。

②不要过度节食,疯狂节食、快速减肥也会导致体内尿酸水平升高,增加痛风危险。

③两个字,锻炼。

5问题

Q:验血验出尿酸过高,就是痛风吗?

A:不是。如果没有任何症状,就是所谓的「无症状高尿酸血症」。要有关节疼痛发炎的症状,才是痛风。一旦有过痛风的病史,就很容易再复发。

Q:喝啤酒为何容易痛风?

A:在酿造啤酒的过程中,因酵母菌的大量繁殖会造成普林的增加,且酒精在新陈代谢的过程中会产生乳酸,干扰尿酸的排出,使尿酸滞留在体内。因此,喝啤酒较容易引起痛风。其他酒类也有类似的问题,只是没有啤酒这么容易引发痛风。

Q:痛风会导致眼部疾病吗?

A:痛风还会引起痛风肾,肾功能不好,眼皮就会肿,所以痛风也有可能会导致一些眼部的不适症状,当发现医院检查,找出原因并治疗。

徐磊,医院内分泌科主任,副主任医师。擅长糖尿病、痛风、骨质疏松等代谢病,垂体、甲状腺、肾上腺等内分泌疾病的诊治。在开展胰岛素泵治疗、连续动态血糖监测、糖化血红蛋白检测、糖耐量胰岛素释放试验等检查治疗项目上具有丰富经验。

坐诊时间:周一上午,周二、四、五全天

联系









































治疗白癜风中药方
北京普通治疗白癜风多少钱呢

转载请注明:
http://www.symhsg.com/xdbzz/1380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