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你看血液常规检查报告
2017-1-16 来源:不详 浏览次数:次教你看血液常规检查报告
正常参考值:
成人:(4~10)×10^9/L
儿童:(5~15)×10^9/L
新生儿:(15~20)×10^9/L
临床意义:
增高:常见于细菌感染、某些炎症、组织损伤、骨髄增生性疾病等。
减低:伤寒、结核、流感、“非典”、疟疾等特殊感染、造血功能障碍,急性白血病以及放疗、化疗后等。
正常参考值:
淋巴细胞绝对值(LYM):(0.8~4)×10^9/L
淋巴细跑百分比(LYM):
成人:25%~33%
儿童:35%~53%
临床意义:
增高:常见于百日咳,慢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非典”、肝炎、麻疹,腮腺炎等;
减低:常见于传染病急性期,细跑免疫缺陷等。
正常参考值:
中间细胞绝对值(MID):(0.1~1.4)×10^9/L
中间细跑百分比(MID):0~8%
MID指中间细胞,包括嗜酸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跑、单核细胞、原始细胞等。
临床意义:
嗜酸性粒细胞增高:常见于变态反应、寄生虫病;减低:见于伤寒等。
嗜碱粒细跑增高:见于白血病,癌转移等。
单核细胞增高:见于结核、疟疾、急性传染病恢复期等。
正常参考值:
中性粒细胞绝对值(GRAN):(2~7.5)×10^9/L
中性粒细胞百分比(GRAN):成人50%~70%
中性粒细胞百分比(GRAN):儿童:35%~60%
临床意义:
病理性增高:化脓性感染,组织损伤,某些传染病,白血病等;
减低:见于伤寒,副伤寒,黑热病,放疗、化疗后等
正常参考值:
红细胞计数(RBC):男:(4.0~5.5)×10^12/L
红细胞计数(RBC):女:(3.5~5.0)×10^12/L
红细胞计数(RBC):新生儿:(5.0~7.0)×10^12/L
红细胞比积(HCT):男:40%~50%
红细胞比积(HCT):女:37%~48%
临床意义:
病理性增高:见于血液浓缩,继发性或原发性红细胞增多症;
减低:常见于各种贫血,大量失血后等。
正常参考值:
血红蛋白(Hb或HGB):男:~g/L
血红蛋白(Hb或HGB):女:~g/L
血红蛋白(Hb或HGB):新生儿:~g/L
临床意义:
病理性增高:见于血液浓缩,继发性或原发性红细胞增多症;
减低:常见于各种贫血,大量失血后等。
正常参考值:
红细胞压积、压积(HCT):男:40%~50%
红细胞压积、压积(HCT):女:37%~48%
临床意义:
病理性增高:见于血液浓缩,继发性或原发性红细胞增多症;
减低:常见于各种贫血,大量失血后等
正常参考值:
红细胞压积(HCT):男:40%~50%
红细胞压积(HCT):女:37%~48%
红细胞平均体积(MCV):80~fl
平均血红蛋白含量(MCH):27~31pg
平均血红蛋白浓度(MCHC):~g/L
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RDW):11.5%~14.5%
临床意义:
鉴别贫血类型及其轻重程度。
增高:大红细胞性贫血:
减低:小细胞或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
血小板(PLT)正常参考值:(~)x10^9/L
临床意义:
增高:骨髓增殖性疾病、急性失血后等;
减低:血小板生成障碍,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急性白血病、溶血尿毒症等
血小板平均体积(MPV)正常参考值:(7.5~12.5)fl
临床意义:
增高:血小板破坏增加而骨髄代偿功能尚好;减低:骨髓造血功能不良或衰竭
血小板压积(PCT)正常参考值:0.14%~0.22%
临床意义:
增高:骨髓纤维化、脾切除、慢粒等。
减低:血小板减少症,再障、化疗后。
血小板体积分布宽度(PDW)正常参考值:16%~17%
临床意义:
增高: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
减低:巨幼细胞贫血及反应性血小板增多症等
高血压的哪些事北京正规治疗白癜风需要多少钱白癜风哪里能治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