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肥病的内科治疗

2016-12-13 来源:不详 浏览次数:

肥胖型2型糖尿病的内科治疗进展

目前,肥胖症和2型糖尿病的患病人数不断增加。当肥胖症和2型糖尿病并存时,我们称之为肥胖型2型糖尿病,简称“糖胖病(diabesity)”。这个概念的提出是为了表明肥胖症和2型糖尿病的密切相关性。糖胖病因在治疗上需要两者兼顾,故存在治疗的特点和难点。本文就糖胖病的内科治疗进展进行概述。

糖胖病的内科治疗

内科治疗糖胖病以控制体重为首要目标。生活方式干预是治疗的基础和核心。在药物的选择上,我们首先选择降低体重的降糖药物,若血糖控制不达标(糖化血红蛋白>7%),需要联合用药时,再首先考虑不增加体重的降糖药物。期间,可以短期或长期使用减肥药物,以帮助患者进一步控制体重和血糖。

一.生活方式干预:

追根究底,肥胖症的主要患病原因是摄入的热量超过消耗的热量,过多的热量以脂肪堆积的形式积累起来,因此,限制热量的摄入和增加热量的消耗是预防和治疗糖胖病的首选方案。

目前,生活方式干预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宣教和管理,教育的目标是使患者充分认识糖尿病并获得糖尿病的自我管理能力,包括对饮食、运动和血糖监测等的管理。(2)饮食控制,目前可选择的饮食方案主要有4种,分别是低热卡饮食、低脂饮食、低碳水化合物饮食、极低热卡饮食,其中前3种饮食方案提供的热卡为~kcal/d,极低热卡饮食方案提供的热卡为<kcal/d。短期减重效果最佳的是极低热卡饮食方案,但就长期减重效果而言,这4种方案的差别不大。能够助力减重的是患者的依从性,即无论哪种方法,能够持之以恒坚持减重的患者最终将成功减重。为避免营养失衡,我们推荐低热卡饮食方案,均衡膳食,长期坚持。(3)加强运动,运动锻炼在2型糖尿病患者的综合管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规律运动可以增加胰岛素的敏感性和增加机体的基础代谢率,有助于控制血糖、减少心血管危险因素、减轻体重。运动锻炼对于减轻体重的作用有限,但对于维持健康非常重要。1项为期4年针对2型糖尿病患者的LookAHEAD研究表明,生活方式干预组患者的体重、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均较糖尿病支持教育组低(-6.15%vs-0.88%,P<0.05;-0.36%vs0.09%,P<0.05)。1项针对例中国糖耐量受损(impairedglucosetolerance,IGT)人群的大庆研究表明,在长达6年的生活方式干预期间,联合生活方式干预组(饮食和锻炼)的2型糖尿病患病率较对照组减少51%,并在之后的20年间,2型糖尿病患病率较对照组减少43%。芬兰的1项针对例IGT人群的DPS研究表明,在研究开始后的1年和3年内,生活方式干预组分别减轻了4.5和3.5kg体重,对照组减轻了1.0和0.9kg体重;除此之外,生活方式干预组的血糖和血脂水平也得到了更为明显的改善。在DPS研究后的7年时间里,生活方式干预组的2型糖尿病患病率较对照组减少了43%。由此可见,生活方式干预对于血糖和体重有着长期的控制效果。

二.不增加或减轻体重的2型糖尿病治疗药物

目前能起到不增加或减轻体重的降糖药物有:双胍类、α糖苷酶抑制剂、胰高血糖素样肽-1(glucagonlikepeptide-1,GLP-1)受体激动剂、二肽基肽酶4(dipeptidyl-peptidase4humanre







































广州权威的白癜风医院
白癜风论坛

转载请注明:
http://www.symhsg.com/xdbzz/1154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