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诊断金标准糖化血红蛋白

2016-11-14 来源:不详 浏览次数:

最近接触到很多糖尿病患者,感触颇深,那么今天,我继上期为大家普及糖尿病症状及饮食的相关知识之后呢再为大家讲解一下与糖尿病诊断有关的知识。配一首欢快而应景的歌《麦芽糖》。

糖尿病是一种全球性的慢性病,是多种原因引起的以血糖升高为特点的代谢病。随着我国经济迅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糖尿病患者有慢性并发症这相当普遍,到目前为止,我国已确诊的因糖尿病导致的高血压患者有万、脑卒中患者万、冠心病患者万、尿毒症患者50万。求其原因,主要是因为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不达标,而糖化血红蛋白是衡量血糖控制水平的重要指标。

正常人的血糖处于一种动态平衡。

血糖的合成和分解在胰岛素、胰高血糖素及各种激素的共同作用下达到一种平衡状态,并维持在一个狭窄的正常范围内。但是由于遗传因素、环境因素、生活习惯等多种因素的影响,血糖升高,最终导致糖尿病。医学上常把空腹和餐后两小时血糖以及随机血糖测定三个方面结合起来作为诊断糖尿病的标准,血糖仅能提供患者某一时间点的血糖水平,而糖化血红蛋白可以稳定可靠的反映出检测前天内的平均血糖水平,这与患者是否空腹、是否使用胰岛素及抽血时间关系不大,因此,国际糖尿病联盟推出了新版的亚太糖尿病防治指南,其中明确规定糖化血红蛋白是国际承认的糖尿病监控“金标准”。

那么,什么是糖化血红蛋白?

糖化血红蛋白是血糖与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结合而成。红细胞的寿命是天,因此糖化血红蛋白反应的是最近2-3月的血糖控制水平。糖化血红蛋白越高表示血糖与血红蛋白结合越多,说明空腹血糖控制的越差,糖尿病病情也越严重。糖化血红蛋白轻度升高,可能餐后血糖升高占更大的比例。空腹或餐后血糖控制不好,那么糖化血红蛋白也不会达标。

另外,糖化血红蛋白与糖尿病微血管病变和大血管病变都有密切关系。年开始糖化血红蛋白大于等于6.5%作为诊断糖尿病的诊断指标。用这种方法能够排除由于血糖误差引起的漏诊、误诊。考虑到贫血、溶血、异常血红蛋白血症和突发I型糖尿病会导致糖化血红蛋白的失真,所以,这些情况下糖化血红蛋白、结合葡萄糖耐量试验的方法更能准确的诊断糖尿病。

正常的空腹血糖范围是3.9-6.0mmol/L、餐后2小时血糖正常范围在7.8-11.1mmol/L。糖化血红蛋白在4%-6%提示血糖控制正常,6%-7%提示血糖控制比较理想,7%-8%提示血糖控制一般,8%-9%提示血糖控制不理想,需要加强血糖控制、注意饮食结构与运动,大于9%提示血糖控制很差,是慢性并发症发生发展的危险因素。美国ADAG研究试验表明糖化血红蛋白与平均血糖的关联度为92%,如图所示。

糖尿病患者多长时间检查一次糖化血红蛋白呢?

根据糖尿病患者平时血糖控制的情况,血糖控制稳定者每年检查2次,治疗方案更改和血糖控制未达标者应每个季度检查一次糖化血红蛋白。糖尿病患者定期监测糖化血红蛋白具有重要意义,有助于患者改善血糖控制水平,促进患者的血糖达标,进而减少并发症,改善生存质量。

有心的小伙伴们已经留意到了我们前几期有讲到糖尿病患者果蔬汁的篇章,对糖尿病患者来说是非常实用的。后期还会有糖尿病患者的饮食篇,包括饮食禁忌及相







































白癜风如何治疗比较好
哪家治白癜风的医院好

转载请注明:
http://www.symhsg.com/xdbzl/912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