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调查显示

2015-5-8 来源:不详 浏览次数:

研究表明,糖化血红蛋白数值每下降1%,病人发生心肌梗死的危险度就能降低14%,微血管病变减少37%,糖尿病相关死亡减少21%

据介绍,近几年中国糖尿病的患病率呈持续增长趋势,目前中国已成为仅次于印度的世界第二糖尿病大国卫生部的调查结果显示, 中国糖尿病患者已达到4000万,我国每天新增糖尿病患者约3000例,每年大约增加120万例糖尿病患者傅教授表示,糖尿病其实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它的并发症,致残,损寿

使更多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达标的7个步骤:

人体红细胞内的血红蛋白除负责向组织输送氧以外,还可与葡萄糖结合,形成糖化血红蛋白这一过程不可逆,血糖浓度越高形成的糖化血红蛋白就越多红细胞的寿命是120天,因此,糖化血红蛋白的多少代表了一段时期以来的血糖控制水平血红蛋白病治疗方法

据介绍,糖化血红蛋白有几种成分,其中以a1c为重要,其正常值为3%~6%,该数值越高,表明血糖控制得越不理想依据国际糖尿病联盟标准,糖尿病治疗要达标,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必须小于或等于6.5%“而事实上,糖化血红蛋白达标非常不理想,我国大概只有25%的患者达标”自2006年开始,全球范围内开展了“改变糖尿病控制,糖化血红蛋白是关键”计划,中国作为这一项目的主要参与者,参与了大量与此相关的活动

4.强化治疗以期在诊断后6个月内达到hba1c

中山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内分泌科傅祖植教授介绍,不少老糖友都和老林一样,知道治疗糖尿病就是要把血糖降下来,但是很多人并不知道,一项叫做“糖化血红蛋白”的指标也要达标,即使空腹血糖和餐后血糖达标,也并不能说血红蛋白病ppt明血糖控制得好,三项达标尤其是血红蛋白达标才能说明血糖控制的真实情况,“尤其是在2型糖尿病的治疗中,将糖化血红蛋白控制在6.5%或7%以下是预防并发症的关键目标”

傅教授告诉记者,目前,治疗糖尿病的主要方法有口服药物及注射胰岛素等,随着治疗理念的更新,胰岛素的应用比过去更积极了,尤其对胰岛素类似物在临床应用当中的认识和经验也较以前有了很大的更新

只有将血糖长期控制达标,特别是使糖化血红蛋白下降,糖尿病患者的并发症才能得到预防

最新调查显示,51%的患者从未听说过糖化血红蛋白,10%以上的医师每年对患者进行的糖化血红蛋白检测不到一次在中国,只有1/4的医师认识到糖化血红蛋白是衡量血糖控制的重要标准

6.所有诊断hba1c≥9%的患者应立即血红蛋白溶液开始联合治疗或使用胰岛素;

hba1c最好三个月查一次

在大部分国家,糖尿病是第四大致死原因据调查,2000年全球大约有290万人死于糖尿病对于众多的糖尿病患者而言,由于同时合并高血压和高胆固醇血症,发生心脏病和脑卒中的危险性增加;若血糖控制不佳,其危险性的升高更为明显在发达国家,失明的最常见原因就是糖尿病眼病;糖尿病是非意外性截肢的最常见原因,糖尿病患者的下肢截肢率比一般人高15~40倍除了威胁生命,并发症还会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据统计,有并发症患者的治疗费用占全部糖尿病患者治疗费用的81%

傅教授介绍,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的控制不力是导致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患病率居高不下的主要原因之一亚洲糖尿病管理中国协作组在2001至2002年调查了中国华北血糖血红蛋白、华南、华东、华西和东北5大地区的49家市级中心医院的2248例糖尿病患者,调查结果发现,患者的平均hba1c水平为7.7%,仅有25.9%的患者血糖控制理想,hba1c能够达到6.5%以下,有高达44.6%的糖尿病患者hba1c在7.5%以上对比1998年、2001年和2003年中国糖尿病情况调查的结果发现,虽然我国2型糖尿病患者的平均hba1c水平在近5年呈逐渐下降趋势,但是2003年的调查结果显示,平均hba1c水平仍高达7.5%,平均空腹血糖为7.9 mmol/l,餐后血糖为11.1 mmol/l,仅有11.5%的患者血糖控制理想(hba1c7.5%的患者占到了38.6%

2.将积极控制血糖、血脂和血压置于同等重要的位置,以期获得最佳的预后;建议新诊断的糖尿病患者,都应尽可能地加入有糖尿病专业诊疗指导的组织中;

“我们一般建血红蛋白156议,有条件的糖尿病患者最好每3个月查一次糖化血红蛋白,如果治疗后hba1c仍高,则应调整治疗方案,选择适当的治疗药物”傅教授表示傅教授指出:“将糖化血红蛋白控制好,能让病人远期受益”

(资料图片)

积极使用胰岛素进行治疗

1.除定期进行自我血糖监测外,每3个月测定一次hba1c;

中国糖尿病患病情况严峻

我国血糖控制情况不理想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一方面与糖尿病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较差有关,另一方面也与糖化血红蛋白的检测认识不足有关

56岁的老林是个老糖友了,虽然明知道要配合饮食治疗,可是就“好”这一口的老林怎么也管不住自己的嘴,想吃就吃不过老林“总结”出了一套“经验”,平常放松,一旦到了该定期去医院检测血糖前的一段时间,他就乖血红蛋白病ppt乖地吃药,戒零嘴,这招还真灵,每次都能蒙混过关但最近,老林晚上起夜越来越频繁,几乎每小时就要上次厕所,经常头发晕,眼睛模糊,行动不便,家人带他去医院检查,一测糖化血红蛋白(hba1c),竟然是11%!在医生的再三追问下,老林才吐露实情

傅教授说,血糖控制达标包括空腹血糖、餐后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但如果只测血糖,则只能反映瞬时血糖水平变化,不能反映患者全天血糖变化以及一个阶段的血糖情况糖化血红蛋白水平与长期的血糖水平相关,能代表2~3个月以来的血糖控制情况,因此最能衡量病人患上并发症的风险事实上,目前国际上已经视糖化血红蛋白水平为血糖控制的“金标准”

7.联合使用作用机制互补的口服抗糖尿病药物治疗

大部分患者血糖控制不达标血红蛋白e病

文/记者张青梅 通讯员王薇

有了糖化血红蛋白这一评估血糖控制水平的金标准,如何才能更好地控制糖尿病呢?

3.治疗包括胰岛素抵抗在内的根本的病理生理异常;

过去的做法是,医生会指导病人进行饮食控制,鼓励病人加强运动;如果经过生活方式调整,血糖控制还不满意,就使用口服降糖药治疗,先吃一种,效果不好再联合其他药物;如果服药仍不能控制血糖,就要改用或联合应用胰岛素治疗而现在认为,若患者在发现糖尿病时血糖非常高,则可以立即应用胰岛素治疗,待血糖控制后再修订方案

中山二院曾有一个病人,每次查房时,该患者的餐前血糖均很高,开始以为药物药效不高或剂量不足,后来有一次,医护人员从该患者病房门口经过时,发现这个患者正在吃东血红蛋白糖化西,而当时还不到11点,还没到午饭时间,“所以实际上我们的护士去测的已经不是餐前血糖了,是餐后血糖,血糖值当然高了这也从侧面反映了空腹血糖和餐后血糖的局限性”


北京白癜风医院哪最好
北京中医牛皮癣医学研究院怎么样

转载请注明:
http://www.symhsg.com/xdbzl/52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