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儿童微量元素从不宜到不得澎湃

2024/11/28 来源:不详 浏览次数:

<

家长有需求,医疗机构能创收,企业有利益,几股力量,掀起了儿童微量元素检测的小“旋风”,带火了大大小小的医疗和体检机构。

年,国家卫生计生委发布《关于规范儿童微量元素临床检测的通知》,明确不宜将微量元素检测作为体检等普查项目。但医疗卫生机构开展儿童微量元素检测不规范的情况仍然存在。

不久前,国家卫生健康委再次发文规范儿童微量元素检测,将“不宜”改为“不得”,并加强这方面监督执法工作。记者就此展开了采访。

正在等待体检的小朋友

01

微量元素检测仍盛行

“钙、铁、锌、镁、铜、铅、镉,一共七项检测内容。”在北医院,导诊台护士像背诵元素周期表一样,将儿童微量元素检测项目脱口而出。

医院,记者以孩子头发发黄、食欲不振为由询问护士能否检测微量元素。护士听后,给了记者两种选择:一是如果需要医生看病,建议先到内科或者儿童保健科挂号,由医生开单子便可以进行检测;二是如果不需要医生问诊,直接交纳元开单费后即可进行检测。

“开单子主要是为了留个底。”该护士告诉记者。

“要怎么采集样本?”面对记者的提问,该护士表示,只需要采集孩子的末梢血(在指尖针刺采血),一天内就可以得到化验报告。该护士顺手拿出一张化验单给记者展示,上面分别列有铁离子含量、锌离子含量等检验项目,并注明每个项目的参考区间。该护士说,医生会根据参考区间提出针对性的补充建议。

有检测需求的家长不在少数。辽宁省沈阳市的郭女士在孩子1岁时就去做过检测。郭女士对孩子的观察十分细致,在孩子不同阶段都会查阅资料,并对照看孩子每个阶段发育是否“合格”。

最近,郭女士发现孩子囟门闭合有点问题,医院咨询。郭女士告诉记者,在咨询的过程中,医生主动提出可通过微量元素检测来了解孩子体内血钙含量,从而确定是否需要进行补充。

对于儿童微量元素检测,医疗机构呈现出不同的态度。“来我这儿看病的,有10%的家长会主动要求测微量元素,但我们认为意义不大。有时候孩子住院需要检查血常规、肝功能等项目,家长提出顺便检查一下微量元素,既然都抽血了,也不妨看看孩子缺什么。”内蒙古医院儿科医生表示,他们一般都不会主动建议。

“从科学角度来看,末梢全血微量元素检测没意义。”中国营养学会妇幼营养分会主任委员、南京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妇幼营养学教授汪之顼介绍,不同元素所取的样本不同,使用的仪器和测定参数也不同,有些使用原子吸收法,有些则需要使用质谱法。采集末梢血时,没有完全蒸发的消毒酒精、挤压手指带来的组织液,都会造成微量末梢血的稀释,造成测量偏差。即便仪器使用和方法正确,这些指标的数字对评价营养也没有太大价值。比如贫血,就需要对血红蛋白、血清铁、血清铁蛋白、血清铁蛋白饱和度以及红细胞形态等综合判定。

记者在北京市一家区级妇幼保健院体检区看到了一张贴士,上面写明了儿童体检项目清单,其中注意事项一栏明确写有“乙肝五项、微量元素等为选查项目,但无需多采血,请自行选择”。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微量元素检测不在体检普查项目内,如果想要检查可以将其作为附加项目。

02

检测为何能推广开来

“自从我工作开始,儿童微量元素检测就存在,现在已经成了一个默认的检查项目。”医院营养科主任说,以前,诊断后发现孩子存在病理性问题,如慢性腹泻、贫血等,会建议家长为孩子检测微量元素。

汪之顼回忆,在年左右进行调研时就发现,一些地区的乡镇卫生院已经开展了儿童微量元素检测项目。20世纪90年代,我国兴起了锌研究的热潮,营养学研究的一个指标就是测定血清锌,当时还有检测发锌的(头发中锌含量)。由于设备、技术条件和采血限制,尤其是对于儿童,不舍得也不容易做到抽取静脉血,对锌的检测从血清锌简化为发锌,又演变成检测末梢血全血中锌含量。到后来,由于仪器可以一次出多种元素的结果,又叠加了补钙热潮。

在汪之顼看来,正是微量元素检测没什么价值,却也没什么危害,才能如此大范围地推广开来。

汪之顼介绍,人体的营养状况很难用某些检测指标来评价,“实际上,日常生活中面对的大部分个体,都不会存在非常严重的营养缺乏和营养过剩,然而,焦虑的家长容易将日常养育中遇到的问题往营养问题上联想。在这种情况下,通过体格测量、膳食评价和查体,往往看不出个所以然,因此人们就寄希望于实验室检测,简单地测一测相关指标数值,并将其作为营养评判指标”。

幼儿园小朋友在健康实践课堂中

学习膳食搭配

在以往营养问题不受

转载请注明:
http://www.symhsg.com/xdbzl/2235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