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金森病ne老年痴呆如何区分认准以
2021-12-20 来源:不详 浏览次数:次北京皮肤科医院哪个好 http://m.39.net/pf/a_4322685.html
提起帕金森
让人印象最深刻的就是一个字——
“抖”~~~
手抖、脚抖、全身僵硬、颤颤巍巍
是帕金森患者给人最直观的感受
然而,这种病对人们的危害远远不止手抖!如果不进行科学治疗,1/3的患者在疾病后期会发展为痴呆……以致于很多人直接将帕金森和老年痴呆划等号。
实际上,这是两种完全不同的疾病,它们到底有何不同?又该如何去区分?医院帕金森病重点专科主任罗仲秋博士带我们深入了解一下帕金森病和老年痴呆。
1
发病机制和病理不同
帕金森病是一种常见的老年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平均发病年龄为60岁。而老年痴呆,一般指的是“阿尔茨海默病”,是一种以认知功能和记忆功能进行性退化为特征的临床综合征,多发于老年期。
虽然两种疾病的问题都出在大脑中,但帕金森病是由于中脑部位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大量丧失所致,而阿尔茨海默病是由颞叶内侧海马体病变引起的。
两者病因迄今未明,但它们的发生均可能与家族遗传史、脑外伤、环境因素(经常暴露在污染的环境中,体内吸入有毒的物质,如农药)等因素有关。
2
临床症状不同
(1)帕金森病帕金森病,临床主要以颤抖、动作缓慢、身体僵硬、步态异常等运动症状为主,同时也会伴有嗅觉减退、便秘、睡眠障碍、多汗等非运动症状;并且在中晚期可出现记忆力下降、幻觉、痴呆等症状。
(2)阿尔兹海默病
与帕金森病患者不同,阿尔茨海默病患者早期会出现记忆力衰退(如前讲后忘)、语言障碍(如词不达意)、认知功能障碍(如开始迷路)等;晚期则会出现行动不便、大小便失常等精神行为障碍,但不会出现帕金森病那样的运动症状。
3
治疗方式不同
目前帕金森病主要通过药物、手术等方式治疗。
(1)药物治疗在帕金森病的发病初期,病人通过服用药物左旋多巴,在脑内转化为多巴胺,从而有效帮助其改善症状。但5~10年后,药物治疗的作用会越来越不明显。
(2)深部脑刺激术(DBS)治疗
深部脑刺激术(BDS)是帕金森病患者较好的选择。它通过向患者大脑核团植入微小电极,精确释放微弱的电信号控制异常神经电活动,从而减轻帕金森患者的症状,减少用药量,提高生活质量。
“目前DBS手术在发达国家得到了广泛的临床应用,然而国内的比例远未达到发达国家的8%。”罗仲秋主任指出,“医院拥有一支由神经内科、神经外科、神经康复、神经心理各单元紧密协作组成的专业团队,经过谨慎评估适合DBS手术的患者,我们会予以微创手术治疗,并进行全程管理和调控。”
而阿尔茨海默病没有特效药,目前也尚无明确效果的手术治疗方法,主要通过胆碱脂酶抑制剂(安理申、艾斯能)和NMDA受体抑制剂(美金刚)这两大类药物来治疗。
4
如何快速揪出帕金森病?
“‘医生,我怎样才能知道自己是不是得了帕金森病呢?’在门诊中我经常遇到这样的问题。为了帮助大家解除这个困惑,这里有一个帕金森病自评筛查量表可供大家参考。”罗仲秋主任说。
1、最近手部精细活动慢或困难2、字越写越小或其他改变3、动作变慢或僵硬4、行走越来越驼背5、走路摆臂不如从前6、站立姿势起步困难或走路时不容易突然停止7、身体某个部位不自主抖动,如手、臂、腿等8、表情减少或不自主流涎9、讲话声音变小或音调单一10、转身平衡不好,易摔倒或变慢11、坐下后起立困难如果以上11条症状中出现了4条以上(包含4条),那么就有可能患上了帕金森病,应及时去专门的神经科或帕金森病门诊仔细检查。近期活动
在世界帕金森病日即将来临之际,由上海市老年基金会、上海市欧美同学会(上海市留学人员联合会)医务分会、青岛大学上海校友会主办,医院/青岛大学上海脑科医学中心承办的“世界帕金森病日大型关爱公益活动”即将开启。
活动当天,旅美归国神经外科名家郭辉教授、复旦大学神经内科名家郝中顺教授、上海神经内科名家杨洪杰、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归国学者罗仲秋、哈佛大学归国学者吴志国、日本藤田医科大学归国学者汤建军、上海神经内科名家陈伟民,以及复旦大学神经内科名家丁正同等一号难求的医生亲临现场,通过医学科普、公益咨询等环节,为广大居民筛查疾病、答疑解惑。
活动时间4月10日上午9:00-11:00(周六)
活动内容公益名家现场答疑帕金森病的全程治疗管理、饮食调节等问题;
疾病筛查:专业医生现场为居民朋友筛查帕金森病;
心理疏导:神经心理科名家现场对帕金森病人进行心理疏导;
公益检查:测血糖、血压、糖化血红蛋白、平衡功能评估、认知功能评估、H-Y分级评分、颈动脉筛查;
公益体验:2次肩腿腰颈痛康复。
(部分活动需先领劵后预约)
活动地点医院一楼门诊大厅
(上海市普陀区古浪路号)
名家介绍郭辉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
原中央保健局专家
旅美归国神经外科名家
擅长:帕金森病、癫痫、三叉神经痛的手术治疗。
郝中顺主任医师复旦大学教授
复旦大学神经内科名家
卫生部科技进步二等奖获得者
擅长:各种神经内科疾病,包括重症肌无力、帕金森病、眩晕症等。
杨洪杰副主任医师
上海神经内科名家
临床经验30余年
《临床常见疾病诊疗学》副主编
擅长:各种老年常见神经内科疾病,包括帕金森病、脑血管疾病、阿尔兹海默症等。
罗仲秋副主任医师医学博士
UCLA归国学者
上海帕金森爱心基金管理委员会副主任
擅长:立体定向和功能神经外科手术治疗帕金森病、强迫症及其他运动障碍性疾病,以及DBS术后程控及个体化帕金森病药物滴定。
吴志国副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
哈佛大学归国学者
上海交大精神病学博士
擅长:抑郁症(难治性抑郁症)、焦虑障碍、双相障碍、睡眠障碍等精神疾病的治疗。
汤建军副主任医师
藤田医科大学归国学者
上海交大医学博士
擅长:各类神经内科疾病的诊疗,尤其是脑血管病、帕金森病、记忆障碍等。
陈伟民副主任医师
上海神经内科名家
上海市社会医疗机构协会神经病学分会委员
擅长:各类神经内科疾病,包括多发性硬化、帕金森病、各类脑血管病等。
丁正同副主任医师副教授
复旦大学神经内科名家
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全国神经生化学组委员
擅长:帕金森病及帕金森综合征、共济失调、肌萎缩、癫痫及头痛的诊治。
▼往期精彩回顾▼帕金森病“终身难愈”吗?帕金森病简史世界帕金森病日大型关爱公益活动”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