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细胞治疗糖尿病的新方法

2022-7-31 来源:不详 浏览次数:

来源:干细胞之父

20岁以上成人中,近10%患有糖尿病,其中一半未得到诊断;每13人中就有1人出现糖耐量异常;每6个新生儿中,就有1个在孕期受到高血糖症的影响;每8秒就有1人死于糖尿病及其并发症……”

引发糖尿病的原因也是众多,如:病毒感染、饮食不合理、遗传、运动少、精神因素等。其中,社会竞争压力大、饮食不合理,运动量少还使糖尿病呈现年轻化的趋势。

哪类人群容易患糖尿病?

据统计,以下9种人群容易得糖尿病。

1.有糖尿病家族史者。也就是父母一方、兄弟姐妹或其他亲属有糖尿病病史的,这些人患糖尿病的几率比一般没有家族史的人高出2倍以上;

2.体型肥胖者。尤其那些“大肚子细腿”的人,容易患糖尿病;

3.年龄≥45岁的中老年人。糖尿病发病率随着年龄而增长,自45岁后明显上升,至60岁达到高峰;

4.不明原因容易疲劳的人。典型的“三多一少”,即多饮、多尿、多食和体重减轻。疲劳症状在休息后不能缓解;

5.吸烟、体力活动少、生活压力大和精神持续紧张者;

6.高血压和血脂异常者或早发冠心病者;

7.长期使用一些影响糖代谢药物者,如糖皮质激素、利尿剂等;

8.以往怀孕时曾有过血糖升高或生育巨大儿(体重4公斤以上)的女性;

9.空腹血糖异常者或葡萄糖耐量减低者。

患有糖尿病最常用的方法就是使用胰岛素,虽然此类减缓糖尿病症状的药物不少,但是只能缓解,患者终身都摆脱不了胰岛素,并且需要严格控制用量,也无法从根本上解决糖尿病,到目前为止还没有更好的方法。

所以科学家将目光瞄准了干细胞技术,干细胞具有高度自我复制和多向分化潜能,在特定的条件下能够分泌多种细胞因子,是重建胰岛功能的最佳种子。

生命的奥秘在于一个受精卵如何发育成复杂的生物体。这个过程中,能够无限增殖和分化的干细胞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可以说,干细胞是人类生命的起源。

60余年来,科学家们对干细胞的研究从未停步。干细胞领域的研究成果,曾位列《时代周刊》“20世纪末世界十大科技成就”之首,也曾在年摘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桂冠。

60余年过去,新一代疗法已兴起

干细胞(stemcell)的发现可以追溯至上世纪60年代。这是一类具有无限的或者永生的自我更新能力的细胞,能够产生至少一种类型的、高度分化的子代细胞。这种特点为它在医学领域的应用打开了广阔的前景。

随着人类的不断研究和探索,在全球范围内,除了干细胞移植,已有十余款第一代干细胞治疗产品被批准应用于临床。比如,FCB-Pharmicell公司的HeartiCellgram-AMI,于年在韩国被批准用于治疗急性心肌梗死;Osiris公司开发的Prochymal,于年在加拿大被批准用于治疗儿童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

根据《自然》杂志子刊Naturereviewsdrugdiscovery今年5月刊登的一篇综述,目前基于基因和细胞改造的新一代干细胞疗法正在兴起。这些疗法有望提高干细胞疗法的有效性和特异性,并能够将治疗的疾病范围扩大至更广泛的领域。

早期临床成果

十一年前,39岁的糖尿病患者郭女士在医院成功接受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手术,从而成为西部地区通过这种方法治疗糖尿病的第一人。

年6月至年4月在医院有符合纳入标准的6例2型糖尿病患者(3男3女),年龄在(45.67±14.92)岁,可以实施干细胞移植。

资料文献▼▼

干细胞应用结论

研究发现,4例患者移植后的糖化血红蛋白较术前均有降低,其中2例(3号、6号)患者移植后糖化血红蛋白小于7%,且此2例患者于移植后半年内不同时期停用胰岛素。每例患者的胰岛功能较术前均得到了提高。

总体来说,干细胞移植可改善2型糖尿病患者的胰岛功能,减轻其对外源性降糖药物的依赖,且安全性可行。

根据全球最大的临床试验注册系统(clinicaltrials.gov)统计,当前全球范围内关于干细胞治疗糖尿病的临床项目已近项,其中在中国范围内展开的就有近40项。

干细胞疗法不断突破和完善,其有效性和安全性都在稳步提升。研究人员日以夜继地不断潜心研究,才使得干细胞疗法的安全性有效性不断完善,技术愈加成熟,让无数患者看到治愈的潜力。

干细胞疗法不断突破和完善,其有效性和安全性都在稳步提升。研究人员日以夜继地不断潜心研究,才使得干细胞疗法的安全性有效性不断完善,技术愈加成熟,让无数患者看到治愈的潜力。

转载请注明:
http://www.symhsg.com/xdbzl/2078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