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人检测糖化血红蛋白是65,平常
2020-1-12 来源:不详 浏览次数:次“都说糖化血红蛋白是糖尿病人判断血糖控制好不好的金标准,我刚测了糖化血红蛋白是6.5%,达到了控制目标,如果平常测血糖大概在什么范围内就合适?”
这是一个非常好的问题,从糖尿病控制血糖的要求来说,每2-3个月检测的糖化血红蛋白和平时测量的血糖都能达到控制目标,才是真正的控制达标,仅仅依靠其中任何一个做判断都可能出现误差,为什么呢?
糖化血红蛋白检测
糖化血红蛋白是血糖与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相结合的一种产物,由于这种结合产物非常稳定,只会随着红细胞的死亡而消失,而红细胞的寿命大约是天,所以检测糖化血红蛋白可以反映近3个月来血糖的平均水平。
糖化血红蛋白不受饮食与运动的影响,短时间内血糖的升高不会使它升高,同样短时间内血糖的降低也不会使其降低,它只能反映一段时间以来的血糖的平均水平,而不能反映一段时间内血糖的波动。
糖尿病患者糖化血红蛋白控制目标:
4%~6%:血糖控制正常6%~7%:血糖控制比较理想7%~8%:血糖控制一般8%~9%:控制不理想9%:血糖控制很差
日常血糖检测
糖尿病人日常血糖检测主要包括空腹血糖和三餐后的2小时血糖,患者不可能做到天天检测、顿顿饭后测量,而每次检测出的血糖只能反映当时血糖的高低。由于这样的即时血糖会受饮食、运动、作息、情绪等很多因素的影响,所以想反映一段时间以来血糖控制得好不好存在一定的难度。
糖尿病患者日常血糖控制目标:
空腹血糖:小于6.1mmol/L控制理想;小于7.0mmol/L控制一般;小于8.0mmol/L控制不理想餐后2小时血糖:小于7.8mmol/L控制理想;小于10.0mmol/L控制一般;小于11.1mmol/L控制不理想了解这些基本知识,再来看糖化血红蛋白检测和日常血糖检测的关系。
虽然很多研究把糖化血红蛋白作为了评判糖尿病并发症发生风险的一项重要指标,但其前提是日常血糖基本保持稳定而不能大起大落,否则就会出现糖化血红蛋白控制达标,但并发症仍然快速发生的后果,这是因为血糖的波动比单纯的高血糖有更大的危害性。
为了弥补糖化血红蛋白的这种不足,就会结合平常的血糖监测情况,综合在一起进行分析,力争做到既了解一段时间以来血糖控制的平均水平,也知晓日常血糖是否存在大幅的波动,这就需要患者平时要测量即时血糖。
那么,测出了糖化血红蛋白后,平时测量血糖大概在什么范围内就比较合适呢?有一个换算方法,可以帮患者做简单的判断,即:
将三个月来检测的所有血糖值(包括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即时血糖)加起来取平均数,按下面的计算方法与所测量的糖化血红蛋白做比较:
糖化血红蛋白=(平时的平均血糖+2.59)/1.59如果用日常的平均血糖值经计算与实际测得的糖化血红蛋白差距过大,则表明日常血糖可能存在较大的波动,应当查找原因,对治疗方案进行适当的调整。
扫一扫下载订阅号助手,用手机发文章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