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种情况下,您的空腹血糖不靠谱您测
2017-9-6 来源:不详 浏览次数:次空腹血糖又称“基础血糖”,是普通人群筛查糖尿病的主要手段,也是糖尿病患者调整治疗方案的关键依据,因此空腹血糖的测量准确性至关重要。您知道哪些因素会导致不真实的空腹血糖测量结果吗?一起来看看!
什么是空腹血糖
空腹血糖指禁食8~12小时后的血糖值,即清晨空腹状态下的血糖值。
测量空腹血糖最好选择在清晨6:00~8:00,测量前不使用降糖药、不吃早餐、不运动,这样能够较大程度地排除一些可能的影响因素,从而反映血糖的真实水平。
7种情况下,
您的空腹血糖“不靠谱”
-
01
-
饮食因素
前一天晚上进食了大量不易消化的食物,或者晚餐时间过晚(可能导致空腹时间不足8小时),都有可能导致次晨的空腹血糖值偏高。此外,有些患者为了获得比较理想的空腹血糖结果,会有意地在检查的前一天晚上少吃一些主食,这样使得空腹血糖值又比平时的偏低了。
因此,要想保证第二天清晨测量的空腹血糖水平的真实性,前一天的晚餐一定要保持在一个平常状态。
-
02
-
时间因素
空腹血糖的测量最好在上午8:00之前完成。由于人体生物钟的影响,升糖激素在清晨8:00之后逐渐增高,即使不吃饭,血糖也会随之上升。
有些糖尿病友是医院就诊的,这样测得的血糖可能比平时要低;如果再遇到候诊时间过长、心情不快或情绪激动等,血糖又可能升高。对于Ⅰ型糖尿病患者而言,如果延迟或耽搁了清晨的胰岛素注射,就会导致空腹血糖明显增高。
因此,建议患者在家或于就近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完成空腹血糖的检测,检测后即可进食、服药或打胰岛素,医院就诊。
-
03
-
运动因素
空腹血糖检查之前不宜进行晨练,因为运动后血糖一般会下降,如果血糖反而升高,很可能是在运动中发生了轻度低血糖,而低血糖又导致反应性血糖升高。
-
04
-
药物因素
药物是影响空腹血糖检测结果的重要因素。如果晚间口服降糖药或胰岛素使用过量,即可出现“苏木杰现象”(即夜间低血糖,早餐前高血糖),使得清晨空腹血糖异常升高。
再如有的患者发现空腹血糖增高,就有意少吃早餐,或者加服餐时降糖药,这样就会出现空腹血糖高于早餐后2小时血糖的现象。还有部分糖尿病患者服用了含有降糖药的保健品,也会影响空腹或餐后血糖结果。
-
05
-
睡眠因素
美国科学家把人一天的睡眠时间分为三类:睡眠<6小时,睡眠6~8小时,睡眠>8小时,分别观察睡眠时间对血糖的影响。在6年研究期间,科学家发现:每天睡眠<6小时者,其血糖从正常转变为空腹血糖异常的比例,比睡眠6~8小时的人群要高出4.56倍;睡眠>8小时者与睡眠6~8小时的人群相比,并没有发现差异。
由此可见,糖尿病患者每晚睡眠<6小时,容易引起空腹血糖异常。如果要想获得真实的空腹血糖结果,检测前一天晚上应当保证6小时以上的充足睡眠。
-
06
-
应激因素
近期心情不好、焦虑忧郁、失眠多梦等,都可能导致空腹血糖较平时增高。此外,如果发生急性感染或外伤,也可因应激因素导致血糖反应性升高。另有部分糖尿病友发生胃肠炎,导致恶心呕吐、不能进食,因而停止服药,也可导致严重高血糖。遇到上述情况,必须及时对症处理,而不是调整降糖药物。
-
07
-
监测方法及血糖仪因素
这是最为常见的影响空腹血糖检测真实性的因素。糖尿病友使用血糖仪时监测方法不正确、血糖仪本身不合格或长时间没有校正、检测试纸过了有效期或质量不过关等等,都可能影响血糖检测结果。
那么,您的空腹血糖测对了吗?
本文来源
华医网
图
网络
糖化血红蛋白(HbA1c)
检查意义
糖化血红蛋白是人体血液中红细胞内的血红蛋白与血糖结合的产物。可反映体检者在检查前2-3个月的血糖平均水平,且该指标不受是否空腹、是否使用胰岛素等因素的影响,弥补了空腹血糖只能反映瞬时血糖的不足,是判定糖尿病长期控制情况的良好指标。
正常参考值
≤6%。
温馨提示
抽血前无需空腹。建议糖尿病患者每3~6个月复查1次。
福建省二院
健康管理中心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