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学检验题库一
2017-8-2 来源:不详 浏览次数:次第一章造血基础理论
一.选择题:
1.临床血液学的理论基础是()
A.检验方法学B.检验医学C.血液学D.形态学 E.实验诊断学
2.生理情况下,出生几个月后,婴儿的肝,脾,淋巴结等已不再造血()
A.3个月 B.4个月 C.5个月 D.2个月 E.1个月
3.造血微环境不包括()
A.微血管系统 B.末梢神经 C.间充质干细胞 D.网状细胞 E.基质
4.下列核染色质呈纤细,疏松,网状的原始血细胞数是()
A.原粒细胞 B.原红细胞 C.原单核细胞 D.淋巴母细胞 E.原巨核细胞
5.以下关于《血液学与疾病》关系描述错误的是()
A.全身各系统的疾病可以反映在血液变化中
B.血液系统疾病可以影响其他器官的功能
C.血液系统疾病可以影响其他组织的功能
D.非血液系统疾病可同时存在血液病
E.所有的非血液疾病都出现血液系统的并发症
6.胚胎期各类血细胞形成的顺序分别是()
A.粒细胞、红细胞、巨核细胞、淋巴细胞、单核细胞
B.红细胞、粒细胞、巨核细胞、淋巴细胞、单核细胞
C.单核细胞、红细胞、淋巴细胞、巨核细胞、粒细胞
D.粒细胞、单核细胞、红细胞、巨核细胞、淋巴细胞
E.淋巴细胞、粒细胞、红细胞、巨核细胞、单核细胞
7.由造血干细胞分化而来但失去了自我更新能力的过渡性、增殖性细胞群被称为()
A.造血细胞
B.造血祖细胞
C.间充质干细胞
D.基质细胞
E.原始细胞
8.成人在正常情况下,产生红细胞、粒细胞和血小板的唯一场所是:()
A、肝B、脾C、淋巴结D、骨髓E、胸腺
(9~12题共用备选答案)
A.造血器官
B.造血
C.血岛
D.骨髓
E.造血微循环
9.出生后在正常情况下唯一产生血细胞的场所()
10.人类最初的造血中心()
11.造血器官生成各种血细胞的过程()
12.包括微血管系统、末梢神经、网状细胞、基质以及基质细胞分泌的细胞因子()
(13~16题共用备选答案)
A.血细胞形态学
B.血细胞免疫学
C.血液流变学
D.实验血液学
E.遗传血液学
13.研究血液流动性和血细胞变性()
14.研究血液病遗传方式和信息递()
15.研究血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
16.具有高度自我更新及多向分化能力的细胞是()
A.红系祖细胞
B.粒系祖细胞
C.造血干细胞
D.T淋巴系祖细胞
E.巨核系祖细胞
二、名词解释
1.造血微环境:造血细胞赖以生长发育的内环境,它包括微血管系统、末梢神经、基质、基质细胞及基质细胞所分泌的细胞因子等。
2.造血祖细胞:是各种血细胞的始祖,具有高度自我更新、多向分化和增殖能力,并且在造血组织中含量极少,形态难以辨认且酷似小淋巴样细胞。
第二章造血细胞检验
一.选择题:
1.血细胞在发育成熟中,其核膜的变化规律是()
A.明显→不明显
B.不明显→明显
C.没有变化
D.蓝→红
E.有→无
2.下列那个细胞的增殖与其他系统的增殖不同,属多倍体细胞()
A.红细胞
B.粒细胞
C.淋巴细胞
D.单核细胞
E.巨核细胞
3.粒细胞在发育成熟过程中,其核形状的变化特点是()
A.圆→半圆形
B.圆→类圆形
C.圆→凹陷→分叶
D.圆→类圆形→消失
E.始终是类圆形
4.不符合原始细胞一般形态特征的是()
A.胞体大,核浆比例小
B.胞核内见明显的核仁
C.胞质中一般无颗粒
D.核染色质一般较细致
E.胞质染色质呈嗜碱性,即蓝色或深蓝色
5.下述不符合血细胞发育进程中形态演变规律的是:()
A、胞体由大至小B、核染色质由粗糙至细致
C、核仁从有至无D、颗粒从无至有E、早幼粒细胞大于原粒细胞
6.不符合原始细胞一般形态特征的是:()
A、胞体大B、细胞核内见明显的核仁
C、胞浆中一般无颗粒D、核染色质细致均匀E、核浆比例小
7.血细胞由原始向成熟阶段发育,下述不符合一般形态演变规律的是:()
A、核浆比例:小→大B、染色质:淡紫红色→深紫红色
C、核仁:可见→看不见D、浆量:少→多E、核染色质由细致至粗糙
8.区别中幼、晚幼、杆状核粒细胞时,最重要的标志是:()
A、胞体直径的大小B、核染色质粗细情况
C、胞浆中颗粒的多少D、细胞核的凹陷程度E、细胞的大小
9.不是骨髓穿刺成功的指标是:()
A、抽出骨髓瞬间,有特殊感觉B、髓粒和脂肪滴
C、镜下见到浆细胞、组织嗜碱细胞等D、杆状核与分叶核细胞的比值</=外周血
E、杆状核与分叶核细胞的比值/=外周血
10.粒红比例>5:1时,与下列何者不符:()
A、慢性粒细胞白血病B、类白血病反应
C、单纯红细胞性再障D、急性失血性贫血E、急粒
11.下列不属于正常骨髓象特征的是:()
A、有核细胞增生明显活跃B、粒红比例为2-4:1
C、原粒2%,早幼粒4%D、偶见组织嗜碱细胞E、全片巨核细胞为7~35个
12.粒红比例2:1,通常不出现在下列何者:()
A、放射病早期B、急性化脓性感染
C、脾功能亢进D、真性红细胞增多症E、再障
13.下列哪种细胞在骨髓片中出现,则具有肯定的病理意义:()
A、尼曼-匹克(Niemann-Pick)细胞B、成骨细胞
C、破骨细胞D、Ferrata细胞E、浆细胞
14.下述不符合正常骨髓象特征的是:()
A、原粒+早幼粒占6%B、红系占有核细胞的20%
C、原淋+幼淋10%D、全片巨核细胞数为20个E、淋巴细胞占20%
15.骨髓增生程度呈极度活跃,最常出现于:()
A、再生障碍性贫血B、正常骨髓象
C、溶血性贫血D、各种白血病E、缺铁性贫血
16.作骨髓检验不能作肯定结论的疾病是:()
A、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B、急性再生障碍性贫血
C、自身免疫性贫血D、巨幼红细胞性贫血E、骨髓增生异常综合症
17.骨髓穿刺呈“干抽”,肝脾肿大,外周血出现幼红、幼粒细胞,下列哪项一般不宜考虑:()
A、再障B、骨纤C、白血病D、恶性淋巴瘤E、溶血性贫血
18.骨髓穿刺呈“干抽”,外周血无幼稚细胞出现,脾也不肿大,下列最佳选择是:()
A、再障B、慢粒C、骨纤D、多发性骨髓瘤E、急粒
19.下列属于骨髓检查适应证的是()
A.血友病
B.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C.不明原因的肝、脾、淋巴结肿大
D.凝血障碍
E.出凝血性疾病
20.在下列疾病中,除骨髓涂片外,作骨髓活检更有必要的是()
A.缺铁性贫血
B.骨髓纤维化
C.急性粒细胞白血病
D.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E.巨幼细胞性贫血
21.在临床上首选的骨髓穿刺部位是()
A.胫骨B.骼骨上棘C.腰椎骨D.胸骨E.腓骨
22.正常骨髓象的骨髓有核细胞增生程度为()
A.极度活跃B.明显活跃C.活跃D.低下E.极度低下
23.正常骨髓象的粒细胞系统约占有核细胞的()
A.50%—60%B.20%—30%C.30%—40%D.40%—50%E.10%—20%
24.正常骨髓象的幼红细胞约占有核细胞的()
A.10%B.20%C.30%D.40%E.50%
25.正常骨髓象时,单核细胞系统一般不超过()
A.1%B.2%C.3%D.4%E.5%
26.正常骨髓象时,浆细胞系统一般不超过()
A.5%B.4%C.3%D.2%E.1%
27.在骨髓涂片检查中,如遇到介于两个阶段之间的细胞,应该()
A.列为“分类不明细胞”B.按成熟方向的下一阶段计算C.按成熟方向的上一阶段计算D.忽略不计E.按分裂细胞计算
28.下列不符合正常骨髓象特征的选项是()
A.有核细胞增生活跃B.粒细胞系占1/2,易中性晚幼粒、杆状核和分叶核粒细胞占多数C.粒红比例为3:1D.淋巴细胞系占1/4,以淋巴母细胞和幼淋巴细胞为主E.巨核细胞数平均每张涂片有7—35个
29.通过骨髓细胞学检查就可以诊断的造血系统疾病为()
A.白血病
B.缺铁性贫血
C.溶血性贫血
D.血友病
E.血小板无力症
30.下列疾病中通过骨髓细胞形态检查不能作出肯定诊断的是()
A.再生障碍性贫血
B.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C.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D.缺铁性贫血
E.多发性骨髓癌
31.作骨髓检验不能作出肯定诊断的疾病是()
A.恶性组织细胞病
B.急性再生障碍性贫血
C.自身免疫性贫血
D.巨幼细胞性贫血
E.多发性骨髓癌
二、名词解释
1.干抽:指非技术错误或穿刺位置不当而抽不出骨髓液或只抽到少量的骨髓液。
2.幼红细胞造血岛:在骨髓涂片的尾部,可见一些细胞团粒,其正中为一组织细胞,周围绕以若干幼稚红细胞,排列成星状,似花朵样称幼红细胞造血岛。
三、问答题
1.试述血细胞在发育和成熟过程中,其形态(瑞氏染色下)演变的一般规律。
答:细胞体积:由大到小,但巨核细胞是从小到大;粒细胞系中,早幼粒大于原粒。
细胞核体积:由大到小,成熟红细胞核消失。
核染色质:从细致疏松到粗糙紧密。
核仁:从有到无。
核浆比:从大到小。
胞质量从少到多,胞质内颗粒从无到有,胞质染色从嗜碱到嗜酸。
第三章细胞化学染色
选择题
1.正常血细胞POX反应,下述结果错误的是()
A.中性粒细胞随细胞的成熟阳性程度逐渐增强B.嗜酸性粒细胞阳性程度最高,嗜酸性粒细胞呈阳性反应C.原单细胞呈阴性反应,幼单和单核细胞呈弥散状弱阳性反应D.淋巴细胞系呈阴性反应E.巨核细胞系呈阴性反应
2.正常情况下,过氧化酶染色(POX)呈弱阳性的细胞是()
A.单核细胞B.淋巴细胞C.幼红细胞D.嗜酸性粒细胞E.巨核细胞
3.成熟中性粒细胞过氧化物酶活性增高的疾病是()
A.再生障碍性贫血B.急性粒细胞白血病C.慢性粒细胞白血病D.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E.骨髓增生异常综合症
4.成熟中性粒细胞过氧化物酶活性减低的疾病是()
A.再生障碍性贫血B.化脓性感染C.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D.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E.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5.正常血象中嗜酸性粒细胞过氧化酶反应呈()
A.阴性B.弱阳性C.强阳性D.阴性或弱阳性E.弱阳性或阳性
6.正常血象中中性性分叶核粒细胞过氧化酶反应呈()
A.阴性B.弱阳性C..阴性或弱阳性D.弱阳性或阳性E.强阳性
7.正常血象中嗜碱性粒细胞过氧化酶反应呈()
A.强阳性B.阴性C.弱阳性D.阴性或弱阳性E.弱阳性或阳性
8.异常组织细胞的过氧化酶反应呈()
B.A.阴性B.阴性或弱阳性C.弱阳性D.强阳性E.弱阳性或阳性
9.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积分减低常见于()
A.真性红细胞增多症B.急性粒细胞白血病C.骨髓纤维化D.再生障碍性贫血
E.化脓性球菌感染
10.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积分常呈明显降低的疾病是()
A.严重化脓性细菌感染B.淋巴瘤C.急性淋巴细胞白细胞D.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E.再生障碍性贫血
11.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NAP)积分值()
A.明显减低B.正常C.增高D.明显增高E.正常或增高
12.真性红细胞增多症的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NAP)积分值()
13.成熟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的积分增高常见于()
A.MDSB.恶性组织细胞病C.PNHD.慢性粒细胞白血病E.再生障碍性贫血
14.成熟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的积分值明显降低,常为“0”的疾病是()
A.真性红细胞增多症B.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类白血病反应D.再生障碍性贫血E.化脓性球菌感染
15.妊娠2—3个月的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的积分值()
A.明显增高B.降低C.较度增高D.常为“0”E.正常
16.新生儿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活性()
A.增高B.降低C.明显降低D.常为“0”E.正常或降低
17.正常情况下,中性分叶核粒细胞的过碘酸-雪夫反应(PAS)呈()
A.阳性B.阴性C.阴性或阳性D.阴性或弱阳性E.弱阳性
18.正常情况下,分化差的原始单核细胞的过碘酸-雪夫反应(PAS)呈()
A.阳性B.阴性C.阴性或阳性D.强阳性E.弱阳性
19.关于α-丁酸萘酚酯酶(α-NBE)染色,下列不正确的是()
A.粒细胞系统均匀为阴性反应B.幼单核细胞为阳性反应,不被NaF抑制C.组织细胞呈阳性反应,不被NaF抑制D.非T非B细胞可呈阳性E.B淋巴细胞呈阴性
20.关于醋酸AS-D萘酚酯酶(AS-D-NAE)染色,下列不正确的是()
A.急粒时,白血病细胞可呈阳性反应,且不被NaF抑制B.急单时,白血病细胞可呈阳性反应,但被被NaF抑制C.幼红细胞可呈阳性反应D.淋巴细胞呈弱阳性反应E.急单时,白血病细胞可呈阳性反应,且不被NaF抑制
21.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染色阳性的是()
A.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B.淋巴肉瘤C.多毛细胞白血病D.尼曼-匹克病
E.多发性骨髓瘤
22.骨髓细胞检查以晚幼红增生为主,细胞内铁外铁明显减少或消失,常出现于:()
A、缺铁性贫血B、地中海贫血
C、铁粒幼红细胞性贫血D、溶血性贫血E、巨幼红细胞性贫血
23.为了鉴别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与类白血病反应,下列首选试验是:()
A、NSE染色B、PAS染色
C、ALP积分测定D、ACP染色E、POX
24.为了鉴别小原粒性白血病与急淋,下列首选试验是:()
A、POX染色B、PAS染色
C、ALP积分测定D、ACP染色E、NSE染色
25.确诊为慢粒患者,其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积分突然升至分,可能发生下列哪种变化:()
A、急粒变B、急淋变
C、急单变D、合并严重化脓感染E、合并过敏反应
26.鉴别慢性粒细胞白血病与中性粒细胞型类白血病反应首选细胞化学染色为:()
A、PAS反应B、过氧化物酶染色
C、非特异性酯酶染色D、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染色
E、糖原染色
27.骨髓增生程度极度活跃,原始细胞占30%,这些原始细胞的化学染色结果分别是:POX(+),ALP积分5分,PAS部分细胞呈颗粒状阳性,a-NBE(—),据此,下述最可能的选择是:()
A、急性粒细胞性白血病B、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
C、急性单核细胞性白血病D、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急性红白血病
28.不符合急性单核细胞性白血病细胞非特异性酯酶染色结果的是:()
A、a-NAE阳性,不被NaF抑制B、AS-D-NCE:阴性
C、AS-D-NAE:阳性,被NaF抑制D、a-NBE:阳性,被NaF抑制E、POX(-)
29.关于细胞外铁,下述概念错误的是:()
A、反映骨髓中贮存铁的量B、它是铁蛋白的聚合体
C、用普鲁士蓝显示其存在D、正常人为弱阳性E、正常人为+~++
30.细胞外铁阴性,铁粒幼红细胞占12%,此结果符合:()
A、正常骨髓铁粒染色B、缺铁性贫血
C、地中海贫血D、难治性贫血E、继发性贫血
31.幼红细胞浆内的蓝色铁颗粒在6个以上,且环核分布,则称为:()
A、细胞外铁B、铁粒幼红细胞
C、铁粒红细胞D、环铁幼红细胞E、网织红细胞
32.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积分(NAP)在下列疾病的鉴别中,哪项是不正确的:()
A、慢粒时NAP积分明显降低,而类白血病时则明显升高
B、急淋时NAP积分明显降低,而急粒时则明显升高
C、PNH病时NAP积分明显降低,而再障时则明显升高
D、真性红细胞增多症时NAP积分明显升高,而继发性红细胞增多症时NAP无明显变化
E、细菌性感染时明显升高,而病毒性感染无明显变化
33.PAS染色应用在下列各项鉴别,错误的一项是:()
A、巨核细胞强阳性B、高雪细胞强阳性
C、骨髓转移的腺癌细胞强阳性D、巨贫时的红系细胞强阳性E、缺铁性贫血为阴性
34.下列何者作PAS染色时红系呈阳性反应:()
A、再障B、巨贫C、红白血病D、溶贫E、急粒
35.POX染色在鉴别急性白血病中,下述判断错误的是:()
A、急粒(+),急单(±),急淋(—)
B、小原粒与原淋细胞区别,前者可呈(+),后者(—)
C、急单与组织细胞性白血病均呈阳性反应
D、急早白与急单区别,前者呈强(+),后者呈(±)
E、急粒(-),急单(±),急淋(+)
36.正常血细胞作过氧化物酶染色,下列反应结果不正确的是:()
A、原粒细胞阴性或弱阳性B、嗜碱性粒细胞阳性程度最强
C、原单细胞阴性,幼单可呈弱阳性D、淋巴细胞系和红细胞系均呈阴性反应
E、嗜酸性粒细胞阳性程度最强
37.碱性磷酸酶主要存在于()
A.幼红细胞
B.单核细胞
C.成熟中性粒细胞
D.嗜碱性粒细胞
E.淋巴细胞
38.病毒感染时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NAP)积分值()
A.常为‘‘0’’
B.一般大于分
C.一般无明显变化或低
D.明显增高
E.常大于分
39.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细胞化学染色正确的是()
A.POX(-)
B.SB(+)
C.PAS(+)
D.POX(+)
E.NAE(+++)
40.骨髓原始细胞过氧化物酶染色呈阴性反应的是()
A.急性粒细胞白血病
B.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
C.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D.慢性粒单核细胞白血病
41.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NAP)积分在下列疾病的鉴别中,不正确的是()
A.慢粒时NAP积分明显降低,而类白血病时则明显升高
B.急淋时NAP积分明显降低,而急粒时则明显升高
C.PNH病时NAP积分明显降低,而再障时明显升高
D.真性红细胞增多症时NAP积分明显上高,而继发性红细胞增多症时NAP无明显变化
E.急淋时NAP积分明显升高,而急粒时则明显降低
42.PAS染色应用在下列各项鉴别,错误的一项是()
A.巨核细胞强阳性
B.戈谢细胞强阳性
C.骨髓转移的腺癌细胞强阳性
D.巨幼贫时的幼红细胞强阳性
E.红白血病幼红细胞呈强阳性
43.鉴别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与毛细胞白血病首选的细胞化学染色是()
A.过氧化酶染色
B.耐L-酒石酸酸性磷酸酶染色
C.中性粒细胞碱性酶酸酶染色
D.非特异性酯酶加氟化钠抑制
E.糖原染色
44.确诊为慢性粒患者,如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积分突然升至分,可能发生的变化是()
A.急粒变
B.急淋变
C.急单变
D.合并严重化脓感染
E.加速期
(45—49题共用备选答案)
A.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NAP)积分值常为“0”
B.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NAP)积分值增高
C.白血病细胞氧化酶呈弱阳性反应
D.白血病细胞酸性磷酸酶染色为阳性且不被L-酒石酸抑制
E.幼红细胞的过碘酸-雪夫反应呈强阳性
45.红白血病(E)
46.慢性粒细胞白血病(A)
47.再生障碍性贫血(B)
48.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M5b型(C)
49.多毛细胞白血病(D)
(50—54题共用备选答案)
A.POX阳性
B.POX阴性
C.POX弱阳性
D.强阳性
E.随细胞的成熟,阳性反应的程度逐渐增强
50.单核细胞(C)
51.早幼粒细胞(A)
52.淋巴细胞(B)
53.粒细胞系统(E)
54.嗜酸细胞(D)
二、问答题
1.试述血细胞化学染色在三种急性白血病鉴别中的应用。
POX染色
NAP染色
NSE染色
PAS染色
急性粒细胞性白血病
阳性
活性减低
阳性,不被氟化钠抑制
阴性
急性单核细胞性白血病
弱阳性
活性减低
阳性可被氟化钠抑制
强弱不定
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
阴性
活性增高
阴性
阳性
第六章铁代谢障碍性贫血
选择题
1.红细胞大小不一定最常见于()
A.缺铁性贫血
B.溶血性贫血
C.失血性贫血
D.再生障碍性贫血
E.感染性贫血
2.通常情况下,于铁结合的运铁蛋白仅为其总量的()
A.1/2
B.1/3
C.1/4
D.1/5
E.1/6
3.正常人尿隐血试验呈()
A 阳性 B 强阳性 C 阴性 D 弱阳性 E阴性或弱阳性
4.正常人的含铁血黄色素试验呈()
A 阳性 B 弱阳性 C 强阳性 D 弱阳性或阳性 D 阴性
5.尿含铁血黄色素试验又被称为()
A 尿隐血试验 B Rous试验C渗透脆性试验D自身溶血实验E高铁血红素请蛋白试验
6.正常人含5个及以上变性珠蛋白小体的红蛋白细胞一般小于()
A25%B30%C35%D40%E45%
7.成人抗碱血红蛋白小于:()
A.1.0%,B.2.0%C.2.5%D.3.0%E.4.0%
8.正常人的红细胞涵体试验呈(D)
A阳性B弱阳性C强阳性D阳性E弱阳性至强阳性
9.下列属于小细胞低色素贫血的是()
A再生障碍性贫血B缺铁性贫血C感染性贫血D巨幼细胞性贫血E溶血性贫血
10.下列属于单纯小细胞性贫血的是()
A失血性贫血B溶血性贫血C感染性贫血D巨幼细胞性贫血E缺铁性贫血
11.按形态学分类,正常细胞性贫血的MCV(fl)为()
A.<80
B.80~94
C.94~
D.80~
E.<
12.按形态学分类,正常细胞性贫血的MCHC(%)为()
A.<31B.26~32C.31~35D.>32E.>35
13.按形态学分类,大细胞贫血的MCV(fl)为()
A>80B80~94C94~D>94E>
14.下列属于正常细胞性贫血的是()
A再生障碍性贫血B缺铁性贫血C感染性贫血D巨幼细胞性贫血E尿毒症导致的贫血
15.导致骨髓病性贫血的疾病不包括()
A骨髓瘤B癌转移C白血病D骨髓纤维化E内分泌疾病
16.叶酸缺乏可导致()
A小细胞高色素性贫血B正常细胞性贫血C单纯小细胞性贫血D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
E大细胞性贫血
17.尿毒症一般可导致()
A大细胞高色素性贫血B单纯小细胞性贫血C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D大细胞性贫血
E正常细胞性贫血
18.某患者,女,21岁,16岁时开始乏力,头晕,月经量过多,曾服用中药及铁剂,症状无改善,体检:皮肤粘膜苍白,肝肋下2cm,脾侧位肋下2.5cm,余无异常,Hb80g/L,RBC3.3×/L,Hct0.26,网织红细胞0.,染色血片中可见靶形红细胞,嗜多色性红细胞及有核红细胞,肝功能正常,血清胆红素正常,骨髓增生明显活跃,幼红细胞增生显著,以中晚幼红细胞为主,G/E=0.9:1,未见巨幼样变,细胞外铁(Ⅲ),铁粒幼红细胞0.60,此病人最可能的诊断是:
A、缺铁性贫血B、地中海贫血
C、再生障碍性贫血D、失血后贫血E、巨幼红细胞性贫血
19.患儿,4岁,贫血我貌,红细胞3.5×/L,血红蛋白75g/L,骨髓增生活跃,血清铁6μmol/L,属何种贫血:
A、大细胞性贫血B、小细胞性低血素贫血
C、单纯小细胞性贫血D、正常细胞性贫血E、以上都不是
20.如果Hb为60—31g/L,则贫血程度为()
A.极轻度B.轻度C.中度D.重度E.极重度
21.成人女性贫血的诊断标准为()
A.血红蛋白<g/L;血细胞比容<0.40;红细胞计数<4.0×10?12
B.血红蛋白<g∕L;血细胞比容<0.04;红细胞计数<3.5×10?12
C.血红蛋白<g∕L;血细胞比容<0.04;红细胞计数<4.0×10?12
D.血红蛋白<g∕L;血细胞比容<0.04;红细胞计数<4.0×10?12
E.血红蛋白<g∕L;血细胞比容<0.35;红细胞计数<3.5×10?12
22.下列不是缺铁性红细胞生成期的指标的是()
A.贮存铁减少B.铁蛋白减少C.血清铁减少D.总铁结合力增高E.明显的血红蛋白减少
23.临床缺铁分为三个阶段,下列是缺铁期的指标的是()
A.贮存铁下降B.明显的红细胞减少C.血清铁减少D.总铁结合力增高E.明显的血红蛋白减少
24.缺铁性贫血患者的网织红细胞呈()
A.正常B.减少C.正常或减少D.轻度增多或正常E.明显增多
25.缺铁性贫血是白细胞计数及分类特点如下()
A.一般正常B.轻度减少C.明显减少D.轻度增多E.明显增多
26.缺铁性贫血时血小板计数()
A.轻度增多B.明显增多C.轻度减少D.明显减少E.一般正常
27.在缺铁性贫血的骨髓象中,巨核细胞一般()
A.正常B.轻度减少C.明显减少D.轻度增多E.明显增多
二、问答题
1.患者女性,20岁,头晕、乏力半年,近2年来每次月经期持续7~8天,有血块。门诊化验WBC3.9×/L,红细胞数3.0×/L,血红蛋白65g/L,MCV73fl,MCH22pg,MCHC为g/L,RDW18%,血清铁蛋白10μg/L,血清叶酸16ng/ml,维生素Bμg/ml。网织红细胞0.(2.3%),请分析患者可能的诊断是什么。
2.女性患者,19岁,面色苍白,乏力、食欲差。实验室全血细胞检查:RBC3.1×/L,HGB90g/L,PLT×/L,RDW19%,WBC3.9×/L。血涂片检查见成熟红细胞呈小细胞低色素改变,则该患者最可能的诊断是什么?
第七章DNA合成障碍性贫血
一、选择题
1.按形态学分类,再生障碍性贫血属于()
A正常细胞性贫血B单纯小细胞性贫血C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D大细胞性贫血E大细胞高色素性贫血
2.除哪项外,骨髓检查均可出现巨幼红细胞增多:()
A、缺铁性贫血B、巨幼细胞性贫血
C、难治性贫血D、白血病治疗后E、恶性贫血
3.下列关联组合错误的是:()
A、大红细胞见于维生素B12或叶酸缺乏B、靶形红细胞见于地中海贫血
C、红细胞苍白区扩大见于缺铁性贫血D、卡波氏环见于再生障碍性贫血E、网织红细胞增多见于溶血性贫血
4.DNA合成障碍性贫血包括:()
A、增生不良性贫血B、珠蛋白合成障碍性贫血
C、缺铁性贫血D、巨幼细胞性贫血E、急性失血性贫血
5、大细胞性贫血包括:()
A、恶性贫血B、缺铁性贫血
C、地中海贫血D、再生障碍性贫血E、急性失血性贫血
6.巨幼红细胞性贫血时,下列哪项是错的:()
A、维生素B12是DNA合成的必需营养素
B、叶酸也是DNA合成的必需营养素
C、DNA是细胞增殖的基本物质条件
D、细胞发育胞浆落后于细胞核
E、巨幼红细胞性贫血属于增生性贫血。
7.叶酸缺乏症患者的白细胞计数一般为()
A.明显下降B.明显增高C.增高或下降D.正常或偏低E.轻微增高
8.维生素B12患者的白细胞计数一般为()
B.A.明显下降B.正常或偏低C..增高或下降D.明显增高E.轻微增高
9.下列疾病中全血细胞减少的是()
A.缺铁性贫血B.再生障碍性贫血C.溶血性贫血D.感染性贫血E.血友病
(10~12题共用备选答案)
A.RDW增加,MCV升高
B.RDW增加,MCV降低
C.RDW正常,MCV降低
D.RDW增加,MCV正常
E.RDW正常,MCV正常
10.巨幼细胞性贫血()
11.地中海贫血()
12.缺铁性贫血()
二、问答题
1.患者女性,28岁,妊娠4个月,主诉头晕乏力,气短,既往体键,但妊娠后反应大,经常恶心,反复呕吐,一直进食很少,面色苍白。Hb:72g/L,RBC:1.8x/L,网织红:2.2%,血小板:x/L,WBC3.9×/L。红细胞大小不等,以椭圆形大红细胞多见,中心淡染区消失。该患者最可能的诊断是什么?
2.患者女性,35岁,长期服用抗生素,体检时面色萎黄,巩膜轻度黄疸,镜面舌。血液检验结果为WBC3.9×/L,RBC2.7×/L,Hb80g/L,MCV、MCH均正常。白细胞分类大致正常,但血涂片上大红细胞、巨大杆状核中性粒细胞易见。根据自己所做的WBC结果,并结合题目所给的其它检验结果和临床症状,请分析该患者血象改变的最佳解释。
3.男性,45岁,三年前因胃癌行全胃切除术,近一年来渐感头晕,乏力,活动后心慌,血常规检验:红细胞1.4×/L,血红蛋白55g/L,WBC3.9×/L,血小板65×/L,网织红细胞3.0%,MCVfl,MCH36pg,MCHCg/L,最可能的诊断是什么?
第八章造血功能障碍性贫血
选择题
1.除下列哪项外,骨髓检查可表现有巨核细胞减少:
A、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B、再生障碍性贫血
C、急性白血病D、放射病E、急性红白血病
2.再生障碍性贫血应与下列哪种疾病鉴别:
A、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B、缺铁性贫血
C、溶血性贫血D、恶性贫血E、巨幼红细胞性贫血答案A
3.引起再生障碍性贫血最主要原因是:
A、造血原料不足B、失血过多
C、红细胞破坏过多D、骨髓造血功能障碍E、红细胞寿命缩短
4.下列哪种贫血,外周血片中不会出现幼红细胞:
A、溶血性贫血B、再生障碍性贫血
C、缺铁性贫血D、失血性贫血E、巨幼红细胞性贫血
5.不属红细胞生成减少所致的贫血是:
A、红细胞酶缺陷性贫血B、营养性巨幼细胞性贫血
C、铁粒幼细胞性贫血D、骨髓病性贫血E、
6.急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的自然病程一般小于()
A.3个月B.6个月C.9个月D.13个月E.18个月
7.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的自然病程一般大于()
A.2年B.18个月C.1年D.9个月E.6个月
8.再生障碍性贫血的血小板一般小于()
A.5×/LB.10×/LC.15×/LD.10×/LE.25×/L
(9~13题共用备选答案)
A骨髓造血功能障碍
B维生素B12和叶酸缺乏
C铁缺乏
D红细胞破坏过多
E红细胞丢失过多
9.再生障碍性贫血()
10.巨幼红细胞贫血()
11.急性失血性贫血()
12.溶血性贫血()
13.缺铁性贫血()
二、问答题
1.急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的骨髓象有哪些主要表现。
答:多数病人多部位穿刺呈增生减低或重度减低。造血细胞显著减少,粒细胞系多为晚幼粒和成熟型,红细胞系以晚幼红细胞为主,巨核细胞明显减少,涂片中大多不能找到。非造血细胞相对增多,淋巴细胞常增多,浆细胞、组织嗜碱细胞和网状细胞等也增多,这些非造血细胞甚至10多个成团出现。骨髓小粒中造血被大量脂肪所替代,宛如蜂窝状空架,或为一团纵横交错的纤维团,其间散布着非造血细胞,而造血细胞少见,此表现为典型再障的重要标志。
2.外周血全血细胞减少的血液病有哪些?他们的鉴别特征是什么?
答:(1)、再障:外周血全血细胞减少,骨髓:有核细胞增生减低或重度减低,粒、红、巨三系细胞均显著减少,淋巴细胞相对增多,非造血细胞增多。
(2)、巨幼红细胞贫血:严重者外周血全血细胞减少,骨髓:有核细胞增生明显活跃,出现各期巨幼红细胞,成熟红细胞大小不均,多数偏大,粒系相对减少,可巨幼变,巨核细胞亦可出现分叶过多和巨大变。
(3)、恶性组织细胞病:外周血全血细胞减少,骨髓:有核细胞增生活跃或低下,粒、红、巨三系不同程度受抑制,能找到异常组织细胞和多核巨细胞。
第九章溶血性贫血
一、选择题
1.由于红细胞寿命缩短破坏增加,超过来骨髓代偿能力所引起的贫血为()
A 缺铁性贫血 B 再生障碍性贫血 C 巨幼红细胞性贫血 E 溶血性贫血
2.下列属于遗传性溶血性贫血的是()
A 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
B 冷凝集素综合症
C 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陷症
D 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
E 心源性溶血性贫血
3.不属于红细胞外在异常所致的溶血性贫血是()
A 自身免疫性溶血性疾病
B 脾功能亢进
C 酶缺陷导致的溶血性贫血
D 铅中毒
E 心源性溶血性贫血
4.不属于遗传性红细胞内在缺陷的是()
A 阵法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症
B G-6-PD缺乏
C 异常血红蛋白病
D 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
E 镰状细胞贫血
5.下列关联组合错误的是:()
A、镰刀形红细胞见于镰形红细胞性贫血B、球形红细胞见于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
C、红细胞缗钱状形成见于多发性骨髓瘤D、破碎红细胞见于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E、椭圆性红细胞增多见于遗传性球性红细胞增多症
6.溶血性贫血下列何项是正确的:()
A、红细胞DNA合成障碍B、红细胞寿命缩短
C、缺乏促红细胞生成素D、红细胞表面积/体积比增大E、以上都不对。
7.红细胞镰变试验与下列哪种Hb有关:()
A、HbSB、HbBartC、HbID、HbGE、以上都不对
8.不属于增生性贫血血象的病是:()
A、缺铁性贫血B、脾功能亢进
C、恶性贫血D、G-6-PD缺陷E、失血性贫血
9.不符合溶贫骨髓象特征的是:()
A、骨髓增生明显活跃B、粒红比值减低
C、三系显著减低D、无巨幼红细胞E、以中晚幼红细胞增多为主
10.增生性贫血时不出现的是:()
A、血片中可见形态,染色,大小异常的红细胞
B、外周血红细胞、血红蛋白减低
C、血片中原粒细胞5%
D、外周血网织红细胞5%
E、以上都不是。
11.溶血性贫血血象不会出现:()
A、血片上可见幼红细胞B、网织红细胞减少
C、血红蛋白浓度减少D、全血MCV增高E、网织红细胞增高
12.诊断溶血性疾病最可靠的指标是:()
A、网织红细胞增高B、骨髓幼红细胞增生
C、尿胆原增高D、红细胞寿命缩短E、红细胞数量减少
13.抗人球蛋白试验直接反应阳性,应考虑()
A.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
B.地中海贫血
C.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
D.先天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
E.缺铁性贫血
14.溶血性贫血的粒红比例为()
A.轻度增高B.下降或倒置C.正常D.增高或正常E.明显增高
15.溶血性贫血时网织红细胞()
A.增高B.轻微下降C.正常D.明显下降E.下降或正常
16.下列疾病骨髓以中、晚幼红细胞增生为主且网织红细胞增高的是()
A.原始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B.单纯红细胞再生障碍性贫血C.慢性粒细胞白血病D.溶血性贫血E.再生障碍性贫血
17.非结合胆红素增高主要见于()
A.白血病B.缺铁性贫血C.再生障碍性贫血D.铁粒幼细胞性贫血E.溶血性贫血
18.血浆游离血红蛋白显著增高见于()
A.血管外溶血B.血管内溶血C.珠蛋白生成障碍性溶血性贫血D.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E.再障碍性贫血
19.血红蛋白尿见于()
A.血友病B.缺铁性贫血C.溶血性贫血D.慢性粒细胞白血病E.再生障碍性贫血
20.红细胞渗透脆性试验增加见于()
A.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症B.珠蛋白生产障碍性贫血C.缺铁性贫血
D.球形红细胞增多症E.阻塞性黄疸
21.下列红细胞包涵体试验呈阳性的是()
A.再生障碍性贫血B.继发性贫血C.不稳定红蛋白病D.缺铁性贫血E.巨幼红细胞贫血
22.关于抗人球蛋白试验直接法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检查红细胞表面不完全抗体B.阳性见于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C.阳性见于冷凝激素综合征D.检测血清中是否有无完全抗体E.阳性见于阵发性寒冷性血红蛋白尿
23.冷凝激素测定不增高的疾病是()
A.淋巴瘤B.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C.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症D.多发性骨髓瘤E.冷凝激素综合征
24.冷热溶血试验阳性见于()
A.再生障碍性贫血B.椭圆形红细胞增多症C.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症
D.镰状细胞贫血E.阵发性寒冷性血红蛋白尿症
25.发现异常血红蛋白的重要方法是()
A.血红蛋白电泳B.红细胞形态检查C.自身溶血试验D.Coombs试验E.蔗糖溶血试验
26.温抗体型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的确诊试验是()
A.血红蛋白电泳B.渗透脆性试验C.红细胞镰变试验D.Coombs试验E..红细胞形态检查
27.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症的筛选试验()
B.A.血红蛋白电泳B.红细胞形态检查C.蔗糖溶血试验D.Coombs试验E.冷热溶血试验
28.患者女性,32岁,发热伴皮肤黏膜黄染,右上腹不适两周,肝脾肿大,Hb65g/L,WBC15x/L,网织红细胞16%。尿胆原(+++),尿胆红素(一),SGPT正常,Coombs试验(+),诊断应考虑为()
A.急性胆囊炎、胆石症
B.急性病毒性肝炎
C.肝炎合并继发性贫血
D.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
E.再生障碍性贫血
(29~31题共用备选答案)
A遗传性膜缺陷
B血红蛋白病
C获得性膜缺陷
D免疫因素
E物理因素
29.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
30.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症()
31.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
(32~34题共用备选答案)
A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
B镰状细胞贫血
C丙酮酸激酶缺乏症
D微血管病性溶血性贫血
E冷凝集素综合症
32.酶缺陷()
33.免疫因素()
34.血红蛋白病()
(35~37题共用备选答案)
A.MCV<80;MHC<26;MCHC<31
B.MCV>94;MCH>32
C.MCV80~94;MCH26~32;MCHC31~35
D.MCV<80;MCH<26;MCHC31~35
E.MCV<94;MCH>32
35.大细胞性贫血()
36.单纯小细胞性贫血()
37.正常细胞性贫血()
二、名词解释
1.溶血性贫血:是由于各种原因使红细胞寿命缩短、破坏加速,超过骨髓造血代偿能力所致的一类贫血。
三、问答题
1.女性,36岁,乏力、面色苍白半个月。半个月无原因进行性面色苍白、乏力,皮肤轻度黄染,稍动则心慌、气短,尿色如浓茶,发病以来无发热、关节痛、脱发、光过敏,进食和睡眠稍差,大便正常。血常规检验:Hb68g/L,WBC3.9×/L,N72%,L24%,M4%,可见2个晚幼红细胞,可见嗜碱性点彩红细胞,PLT×/L,网织红细胞18%。患者最可能的诊断是什么。
赞赏
人赞赏
怎样治好白癜风白癜风治疗专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