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指标背后的大疾病
2016-12-13 来源:不详 浏览次数:次日常生活中,常会听到不少人说,最近老没力气,可能是贫血,吃点红枣之类的东西,应该就会好。而实际上,贫血不是疾病,而是疾病的表现,对于贫血,病因诊断才是最为关键的。即使被确诊为贫血,处理的方式也是因人而异。
肤白并非“天生丽质”
隐藏的疾病却很危险
73岁的洪阿姨一直身体不错,平时还和小姐妹跳跳广场舞。可最近一个月来,她感觉容易乏力,有时候走走路也会头晕。医院就诊。内科医生查体发现,洪阿姨的脸色略显苍白,甲床(指甲和趾甲深面的基底部分)也稍显苍白,双下肢有轻度的水肿情况。于是,让她立即去做了一个血常规和生化检查。
检查结果显示,洪阿姨的血红蛋白为94g/l,,属于轻度贫血。同时,她的生化指标显示肌酐升高为mmol/L,肾小球过滤率为25.9ml/min。洪阿姨被转诊到了该院血液科。
将三项指标联系起来,血液科主任沈益民判断,患者并非普通贫血这么简单那,很有可能得了更严重的病。在予以完善免疫球蛋白、免疫球固相电冰和骨髓穿刺术后,患者被确诊为“多发性骨髓瘤”。属于恶性肿瘤,且已经到了中晚期。
“幸好确诊得及时,为患者的治疗和恢复争取了时间。”沈益民表示,贫血可能是十分重要的疾病信号。在血液科不少疾病的确诊就是依靠血红蛋白指标。一般认为,在海平面地区:男性血红蛋白浓度小于g/L;女性血红蛋白浓度小于g/L;孕妇血红蛋白浓度小于g/L则为贫血。当然,贫血诊断标准随海拔高度而改变:海拔每升高0m,血红蛋白浓度升高约4%。
老人缺铁性贫血概率高
贫血病因诊断是关键
专家表示,普通人在确诊为贫血后应该引起重视,到血液科进行更详细的相关疾病筛查,咨询医生的专业意见,千万不能认为仅吃红枣就解决问题了。
缺铁性贫血是临床最常见的贫血,也是大多数老年人都可能出现的症状。缺铁性贫血的病因包括:一、铁摄入不足及吸收障碍;二、铁丢失过多。
沈益民强调,贫血的病因包括但不限于慢性肾衰、慢性或急性感染、恶性肿瘤、冠心病等心脏疾病、镇静药等药物因素、饮食因素等。很多老人会因为慢性肾衰而造成贫血,原因有很多,比如EPO(促红细胞生成素)缺乏、铁和叶酸缺乏、红细胞寿命缩短、凝血功能机制紊乱致器官出血等等。还有一些急性感染,导致病原体本身或分泌的毒素破坏了红细胞,造成急性溶血性贫血。此外,偏食、食欲下降、也会引发营养性贫血引发贫血。
因此,我们应把贫血作为疾病的信号,当血常规等检查中发现贫血症状时,及时到血液科或其他相关科室做进一步检查,找到确切病因,对症治疗。
----------------------------------------------点击右上角标“…”,可
1.发送给朋友
2.分享到朋友圈
3.查看公众(官方)账号:济南治疗白癜风的医院白癜风吃什么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