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糖尿病控制指标糖化血红蛋白,共同照护
2019-8-14 来源:不详 浏览次数:次“糖化血红蛋白”这个词,糖友们都听说过吗?您知道糖化血红蛋白是什么吗?您清楚您最近的糖化数值是多少吗?
在这次的共同照护团体卫教活动中,来自台湾的刘兆坤营养师就跟住院的糖友们分享了糖尿病控制的指标——糖化血红蛋白的相关内容。
刘兆坤营养师讲解说,糖友们都应该了解糖化血红蛋白是什么,糖化血红蛋白(HbA1c)是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与血清中的糖类相结合的产物,它是通过缓慢、持续及不可逆的糖化反应形成。糖化血红蛋白检测反映的是2~3个月的平均血糖水平,是一个评价长期血糖的指标。它不受偶尔一次血糖升高或降低的影响,所以糖化是非常重要的指标。
那么糖化血红蛋白的哪个范围是标准的呢?目前我国将糖尿病患者糖化血红蛋白的控制标准定为7.0%以下,这也是糖友们的控制目标。重点是每三个月要测一次。
刘兆坤营养师提醒糖友:糖化血红蛋白数值越高,越容易发生并发症,包括眼睛、足、肾脏、神经病变等。
通过上面的图片我们可以看出,当糖化血红蛋白接近9.0%时,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几率就越高。在临床上,很多糖化血红蛋白高的糖友,肾脏指标都发生了变化,但是病人却没有任何感觉。
而有研究证实,糖化血红蛋白每下降1%,小血管并发症(眼睛病变、肾脏病变)发生率降低37%;四肢末梢并发症发生率降低43%,减少截肢的危险;心血管并发症(心脏病或中风)发生率降低14%。
所以,较低的糖化血红蛋白水平意味着较低的平均血糖水平,并发症发生发展的风险也较低,糖友要降低糖化血红蛋白到标准范围。但是糖友要注意,糖化血红蛋白也不是越低越好。
糖化血红蛋白应该怎么测?首先,这是需要用化验室的仪器检测的,是没有办法自己测的。所以需医院测一次,这样才能知道你的身体状况,糖友还可以根据自己的糖化血红蛋白数值情况跟医师、营养师和卫教师讨论。
糖化血红蛋白如何能达标?1要配合医师所开立的口服降糖药物或胰岛素治疗,每种药物都有它独特的作用。2饮食要定时定量,尤其是谷类、水果和牛奶类,糖友可以给自己设置一个饮食的时间表。因为每个人的身体状态、运动量等情况都是不一样的,所以要根据自身情况而定。3养成平日锻炼的习惯,这对血糖是有帮助的,控制好糖化血红蛋白要靠平时的努力,平时血糖控制达标,糖化就能达标。4多测量每日空腹和餐后的血糖,医院复查糖化血红蛋白。刘兆坤营养师给大家列举了几种均衡饮食食谱,以供糖友们做参考。
通过以上饮食范例,刘兆坤营养师提醒:糖友吃主食尽量不要吃精致的,要粗细粮搭配,要多吃青菜,适当搭配水果,当然,还要有肉类。糖友可以选择适合自己的饮食模式。
1课程结束后,有糖友提问:怎么做才能让血糖更好呢?刘兆坤营养师回答说:糖尿病是一种生活习惯病,所以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健康饮食、坚持运动、保持健康体重、还要经常测血糖以了解自己的血糖情况,当然,在血糖控制稳定,糖化血红蛋白数值控制在目标范围内的情况下,糖友可以减少血糖监测频率。
2还有糖友问:如果我多做运动了是不是就可以多吃点?刘兆坤营养师回答说:一般情况下,我们是不建议这样的。自身胰岛素的分泌情况对于血糖的控制也是很重要的一部分,而每个人的胰岛素分泌状态都不一样,比如有的人运动就容易发生低血糖,而有些人则不会。所以,我们不能仅仅从能量消耗上来决定下一餐吃多少。
但从另一方面来讲,糖友在某一餐吃多了,如果想降低餐后血糖,就需要在餐后去运动消耗能量。
糖化血红蛋白是糖尿病控制重要指标,而血糖不论是太高,还是忽高忽低,对血管的危害都是很大的,所以糖友要平稳控制血糖在目标范围。
多学一点,血糖会更好:
教你认识六大类食物,更有效控制血糖!共同照护团体卫教系列(1)
正确注射胰岛素,做好低血糖防范!共同照护团体卫教系列(2)
糖友学会主食互换,让餐桌丰富多彩!共同照护团体卫教系列(3)
趣味小游戏,让糖友了解并发症的危害!共同照护团体卫教系列(4)
糖友饮食如何搭配血糖会更好?共同照护团体卫教系列(5)
糖友新技能,玩扑克牌学知识!共同照护团体卫教系列(6)
低糖低热量小甜点,共享美味与健康!共同照护团体卫教系列(7)
教您正确做足部护理,小技巧里藏着大学问!共同照护团体卫教系列(8)
本文若干图片取自网络,如有版权问题,
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撤掉,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