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用什么药物比较好

2018-10-17 来源:不详 浏览次数:

本文导读:   糖尿病(DM)是一组由多种病因引起的以慢性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群。作为一种常见病、多发病,其并发症多,对人体健康的威胁大。DM发病逐年增多,已成为世界上继肿瘤、心血管病后第三位严重的慢性病。

声明: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敬请告知

  糖尿病分为1型(胰岛素依赖性糖尿病)和2型(胰岛素非依赖性糖尿病),其中2型糖尿病占90%以上,良好的血糖控制可以减少糖尿病患者慢性并发症的发生,而口服降糖药是控制血糖的有效方法。近年来随着新药的不断开发、上市,口服降糖药的品种日益增多,现综述如下。   

  1.磺脲类(SU)

  SU类主要降糖作用机制为:刺激胰岛β细胞分泌胰岛素,但不能刺激β细胞合成胰岛素;减少肝脏对胰岛素的清除,增加周围胰岛素的浓度;改善周围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增加胰岛素受体数量和胰岛素与其受体的结合;增加肌肉细胞内葡萄糖的转运和糖原合成酶的合性,减少肝糖的产生,这些作用均有利于改善胰岛素抵抗和降低空腹高血糖。

  SU类是目前临床应用最广泛的口服降糖药物类别之一。近40年来的临床应用表明,SU类药物降糖作用肯定,可作为非肥胖2型糖尿病的首选,主要适用于经饮食控制及体育锻炼2-3个月疗效不满意及轻、中度2型糖尿病,可使空腹及餐后血糖降低,糖化血红蛋白(hbALC)水平降低1%-2%。

  最早使用的第一代SU类降糖药有甲苯磺丁脲、氯磺丙脲、醋黄己脲,因其作用时间长、易出现低血糖、毒副作用大,现临床上较少用。第二代SU类按其降糖作用强弱依次为格列本脲(优降糖)、格列吡嗪(美吡哒)、格列波脲(克糖利)、格列齐特(达美康)、格列喹酮(糖适平)。第二代比第一代作用强,而且耐受性好,广泛用于临床,除降糖作用外,还有减少血小板聚积,改善血粘度和微循环作用。其中,格列本脲降糖作用快、作用最强,但易出现低血糖,其代谢产物50%-55%经肾代谢,且仍有生物活性,肾功能不良者易致低血糖,因此老年DM患者应慎用;格列吡嗪为短效制剂,经肾排泄,低血糖反应较少;格列齐特除了降糖作用外还可减少血小板的聚集和降低血液粘滞度;格列喹酮能提高肾小球的滤过率,降低尿蛋白,降低血、尿β2微球白蛋白(β2-MG),还可改善肾血流量,其代谢产物无活性,95%由胆汁排出,只有5%经肾排泄,故适用于轻中度肾功能不全的糖尿病患者。第三代SU类代表为格列美脲,除了刺激餐后胰岛素的分泌、但空腹胰岛素水平增加不明显,还可增加葡萄糖转运蛋白Ⅳ的作用,该药用量少,降糖作用强且安全性大。Massi-Benedetti综合全球格列美脲治疗经验,认为此药较少引起低血糖,体重增加也较少,适用于老年和肾功能不全患者,并认为本品对心肌缺血有保护作用。

  临床上,2型糖尿病患者经饮食控制、运动、降低体重等治疗后,疗效尚不满意者均可用SU类药物,对一些发病年龄较轻,体形不胖的糖尿病也有一定疗效;但对肥胖者使用SU类时,要特别注意饮食控制,使体重逐步下降,与双胍类或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降糖药联用较好。严重肝、肾功能不全、合并严重感染、创伤及大手术期间、糖尿病酮症、酮症酸中毒期间、糖尿病孕妇和哺乳期、对SU类过敏者禁用SU类药物。

  SU类降糖药的主要副反应是低血糖,多半是因剂量过大,使用次数过多所致,尤其是老年患者。故SU类应从小剂量开始,逐渐增加剂量,餐前30min服。

  总之,SU类药物耐受性好,胃肠反应、血液反应罕见,不到2%的病人因不良反应而中断治疗,且其价格便宜,能使60%-70%的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得到很好的控制,临床广泛应用于轻中度的2型糖尿病病人。

赞赏

长按







































北京现在治疗白癜风大概多少钱
治疗白癜风什么外用药好

转载请注明:
http://www.symhsg.com/xdbby/1644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