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医学时代,辅助手段PCT检测如何自处

2017-6-20 来源:不详 浏览次数:

感染是造成人类死亡最重要的因素之一。据WHO统计,年全球因感染而死亡的人数约为万人,占总死亡人数的17%。同时,抗生素滥用带来的耐药问题日趋严重,为防止“超级细菌”的蔓延,世界范围内已开始抗生素“限制令”。感染的临床症状和体征缺乏特异性,可靠的辅助诊断方法和炎症标志物对感染的诊断和指导抗生素的使用具有重要意义,而降钙素原(PCT)是细菌感染和脓毒症的重要生物标志物(图1)。PCT检测具有早期发现感染、鉴别感染类型、评价感染程度和预后评估的作用,并且是指导抗生素合理使用进而防止耐药率增高、控制耐药菌过快增长的有力辅助工具,已受到临床的普遍认可。

图1PCT水平与局部感染、脓毒症、严重脓毒症和脓毒症休克患者病情的严重程度呈正相关

调研背景

临床上,需要检测PCT的疾病有很多。但是,所有检测方法均存在假阳性和假阴性,如严重创伤或外科手术后早期出现PCT水平适度升高,而在随访检测中快速降低;相反,在感染早期或局部感染情况下,PCT水平不高,但在随访检测中却呈现高水平。因此,PCT在低浓度情况下发生微小变化时,需要高灵敏度PCT检测以保证结果的准确可靠。同时,临床需要精、准、稳的PCT数据作为依据以指导有循证基础的抗生素合理用药。

近年来,随着与国外交流的日益加深,我国实验室临床检测的研发能力得到显著提高,PCT等具有重要临床意义的检测项目已越来越多地实现国产化,PCT检测的即时床旁检验(POCT)已投入临床使用。但由于存在POCT使用的质量管理体系不完善、产品质量和技术要求不统一、不同企业生产的快速检测仪器与配套的试剂耗材质量、技术要求与国际标准不统一等问题,实际应用中可能会出现数据重复性差、实验室内检测变异大等现象。

为此,记者走医院,分别与急诊、重症监护(ICU)、呼吸、儿科等科室的30位临床专家进行了沟通。73%的受访专家对POCT有简单认识,但真正使用过POCT床旁设备的专家仅占12%(图2、3)。

图2POCT认知分布

图3POCT使用情况分布

调研方法

此次走访旨在了解PCT检测在临床诊断中担任的作用及对目前已有检测途径的认知,首先需确定PCT检测各影响因素之间的相对权重。调查根据层次分析法(AHP)的形式设计,层次分析法的基本思路与人对复杂问题决策的思维、判断过程大体上一样,通过同一层次对某事件影响因素重要性进行两两比较。最后,将不同层次的比较判断进行综合分析。AHP分析就是将整个思路量化分析。衡量尺度划分为5个等级,分别是绝对重要、十分重要、比较重要、稍微重要、同样重要。

因此,我们调查了医生进行PCT检测的需求,并对大型PCT检测设备和POCT床旁设备这两种检测方式进行比较,主要比较方法是根据报告的可靠性、出报告快速与否、动态监测便捷程度这三个主要因素进行两两多次比较。在分析中,首先,需确定这些准则在进行选择时各占多少比重,如报告可靠性对治疗决策的影响较大,自然更看重报告的可靠性;如果注重一定时间段的变化趋势则动态监测的便捷程度比较重要;而在紧急情况下,出报告快速更重要。其次,在两种选择中,还要将每个因素进行对比,譬如大型PCT检测设备报告可靠性高;又如POCT便捷性较好;同样,在出报告快速方面也要进行比较。最后,进行综合分析,在大型PCT检测设备和POCT床旁设备中确定最佳方案。

调研结果解析1可靠的PCT检测结果最重要

首先,我们了解了PCT检测的三项重要因素在临床医生心中的比重(图4)。PCT检测在ICU使用比较普遍,而急诊科是ICU病患的主要来源。感染患者有时病情进展迅速,所以对于PCT检测给出报告的时间和动态监测的便捷程度也是临床医生考虑重要的因素。

已有多项研究证实,PCT数值可以指导成人及儿童患者抗生素的有效及安全治疗,可以显著减少抗生素的使用时间、处方量及费用,符合成本-效益比。所以临床中PCT常常需要进行动态监测,临床医生通过数值的变化来判断患者的预后及评估治疗策略,这使更多临床医生将动态监测的便捷程度纳入PCT检测的考量因素。但是,为了更好地辅助临床医生并使患者获益最大化,最重要的、多数临床医生更加看重的仍然是PCT检测结果的可靠性。

我们发现使用过POCT床旁设备的医生人群更看重PCT检测结果的可靠性。而未使用过POCT床旁设备的医生人群对检测报告可靠性需求的占比反而略有下降(图4)。

图4临床医生对PCT检测需求的权重

(结果解析更多内容请







































北京哪治白癜风治得好
怎么彻底治愈白癜风

转载请注明:
http://www.symhsg.com/xdbby/1408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