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关于骨髓增殖性疾病的预后生存
2017-2-6 来源:不详 浏览次数:次骨髓增殖性肿瘤是一组起源于造血干细胞,骨髓一系或多系(如粒细胞系统、红细胞系统、巨核细胞系统和肥大细胞)过度增殖为特征的疾病。
骨髓增殖性肿瘤(MPN)包括九种疾病:
(1)慢性髓性白血病(CML)BCR-ABL阳性;
(2)真性红细胞增多症(PV);
(3)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ET);
(4)原发性骨髓纤维化(PMF);
(5)慢性中性粒细胞白血病(CNL);
(6)慢性嗜酸细胞性白血病-没有另外分类(CEL,NOS);
(7)高嗜酸细胞综合症;
(8)肥大细胞病(MC);
(9)骨髓增殖性肿瘤不能分型(MPN,U)。
一般MPN所指为真性红细胞增多症(PV)、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ET)和原发性骨髓纤维化(MF)。各种疾病之间可互相转化或合并存在,由于患者血细胞过度增殖,可导致血液淤滞、粘稠度增加,成为各种心脑血管疾病的高危因素。
PV,ET的早期危险因素是血栓栓塞性疾病,主要是心肌梗死和脑梗塞,其次是出血和间歇性跛行;晚期危险因素大多是骨髓纤维化所造成的严重贫血和心力衰竭、出血和反复感染而导致的死亡,部分患者最终转化为急性白血病。
目前MPN尚缺乏有效的治疗方法,即没有根治或治愈的方法及手段,治疗的目的是缓解病情、改善生活质量和延长生存期。希望一是降低血栓并发症的危险,二是防止向骨髓纤维化和急性白血病进展。
既往PV与ET预后评分都没有包括症状:
ET国际预后评分系统(IPSET):根据白细胞计数≥11×/L(1分);年龄≥60岁(2分);血栓史(1分)分为低危0分、中危1-2分,中位生存期24.5年;高危3-4分,中位生存期13.8年。
PV国际骨髓增殖性肿瘤研究和治疗工作组(IWG-MRT):根据白细胞计数≥15×/L(1分);深静脉血栓(1分);年龄57-66岁(2分)和年龄≥67岁(5分);分为低危0分,中位生存期26年、中危1-2分,中位生存期15年;高危≥3分,中位生存期8.3年。
只有MF 『注』
如果您对本文有疑问、对疾病与治疗有不懂的问题,您可通过添加以下 血液病病友会
①:已添加 ②:对于疾病的检查、病症、治疗、护理、预后、饮食存在疑问,可点击『阅读原文』直接进入在线咨询频道,与在线医生一对一咨询,为你解开疑惑。
▼点这▼
北京白癜风治疗去那家医院西宁治疗白癜风的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