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性缺氧血红蛋白出问题啦
2016-12-13 来源:不详 浏览次数:次因为血红蛋白含量减少,或其性质发生变化,以致血液携带的氧减少,血氧含量降低,或血红蛋白结合的氧不易释出所引起的缺氧,都可称为“血液性缺氧”。 血液性缺氧的原因也有数种,下面分别简要说明: 1、贫血引起的缺氧 有贫血症状时,其单位血液容积内的红细胞数和血红蛋白量减少,虽然氧气的饱和度正常,但它的氧容量降低,氧含量也随之减少。 不过,这样还不致马上缺氧。因为虽然由血红蛋白携带的氧减少,但由于单位容积的红细胞数减少,血液黏度降低,血流相对加快,运输氧气的能力也随之提高。当贫血使血细胞压积低于20%,才会引起氧气供给不足的症状(单位时间内血液给组织运输的氧量以血细胞压积为30%时最高)。临床上如果血红素小于8gm/dl就要考虑输血,否则就会让缺氧造成身体的伤害,甚至有生命的危险。 2、高铁血红蛋白血症引起的缺氧 简单说,就是血红蛋白被氧化后,丧失携带氧气的能力,而造成缺氧现象。它的作用机转说明如下: 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的二价铁,被氧化成三价铁,会形成高铁血红蛋白,也称“羟化血红蛋白”。 高铁血红蛋白除了因三价铁与羟基牢固结合而丧失携带氧的能力外,更惨的是,血红蛋白分子中没有被氧化的二价铁,却因为三价铁的影响,与氧的亲和力增高,导致氧气脱离血红蛋白比较不容易,最后导致组织缺氧。如血中高铁血红蛋白含量增加至20%~50%,就可能会出现头疼、昏迷、呼吸困难和心动过速等症状。 3、碳氧血红蛋白血症引起的缺氧 常见的“一氧化碳中毒”、“烧炭自杀”等,都是这一类的缺氧症状。 根据研究的数据显示,一氧化碳(CO)与血液中Hb的亲和力,为氧气(O2)与Hb亲和力的二百多倍。Hb与CO结合后,就不能与O2结合,身体自然得不到充足的氧气供应。另一方面,一氧化碳还会抑制红细胞内的糖酵解,使HbO2中的氧不易释出,从而加重组织缺氧。 如果血液HbCO含量达到Hb总量的10%20%,就可引起轻度缺氧;当我们吸入的气体中有0.1%的CO时,血液中的血红蛋白可能有一半是HbCO,这时就会发生极为严重的缺氧现象。“瓦斯燃烧不完全、烧炭自杀”等事件,后果会那么严重,原因就在此。
长虹家用医用级制氧机
延续58年军工品质
全国统一零售价:元/台
服务--
招商康先生
白癜风有哪些危害哈市治疗白癜风的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