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液血红蛋白肌红蛋白及其代谢产物的检查
2016-12-13 来源:不详 浏览次数:次血红蛋白尿的检查
当血管内有大量红细胞破坏,血浆中游离血红蛋白超过1.5g/L(正常情况下肝珠蛋白最大结合力为1.5g/L血浆)时,血红蛋白随尿排出,尿中血红蛋白检查阳性,称血红蛋白尿。血红蛋白尿特点,外观呈浓茶色或透明的酱油色,镜检时无红细胞,但隐血呈阳性反应。
1.原理
血红蛋白中的亚铁血红素与过氧化物酶的结合相似,而且具有弱的过氧化物酶活性,能催化过氧化氢放出新生态的氧,氧化受体氨基比林使之呈色,借以识别血红蛋白的存在。
2.参考值
正常人尿中血红蛋白定性试验:阴性
3.临床意义
(1)阳性可见于各种引起血管内溶血的疾病,如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缺乏在食蚕豆或用药物伯氨喹啉、碘胺、非那西丁时引起的溶血。
(2)血型不合输血引起的急性溶血,广泛性烧伤、恶性疟疾、某些传染病(如猩红热、伤寒、丹毒)、毒蕈中毒、毒蛇咬伤等大都有变性的血红蛋白出现。
(3)遗传性或继发性溶血性贫血,如阵发性寒冷性血红蛋白尿症、行军性血红蛋白尿症及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症。
(4)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系统性红斑狼疮等。
肌红蛋白尿的检查肌红蛋白是横纹肌、心肌细胞内的一种含亚铁血红素的蛋白质,其结构及特性与血红蛋白相似,但仅有一条肽链,分子量为(1.6~1.75)万。当肌肉组织受损伤时,肌红蛋白可大量释放到细胞外入血流,因分子量小,可由肾脏排出。尿中肌红蛋白检查阳性,称肌红蛋白尿。
1.原理
肌红蛋白和血红蛋白一样,分子中含有血红素基团,具有过氧化物酶活性,能用邻甲苯胺或匹拉米洞同过氧化氢检出,肌红蛋白在80%饱和硫酸铁浓度下溶解,而血红蛋白和其他蛋白质则发生沉淀,可资区别。
2.参考值
肌红蛋白定性反应:阴性
肌红蛋白定量试验:<4mg/L
3.临床意义
(1)阵发性肌红蛋白尿。肌肉疼痛性痉挛发作72h后出现肌红蛋白尿。
(2)行军性肌红蛋白尿,非习惯性过度运动。
(3)创伤。挤压综合征、子弹伤、烧伤、电击伤、手术创伤。
(4)原发性肌疾病。肌肉萎缩、皮肌炎及多发性肌炎、肌肉营养不良等。
(5)组织局部缺血性肌红蛋白尿。心肌梗死早期、动脉梗死。
(6)代谢性肌红蛋白尿。乙醇中毒、砷化氢、一氧化碳中毒,巴比妥中毒、肌糖原积累等。
含铁血黄素尿的检查含铁血黄素尿为尿中含有暗黄色不稳定的铁蛋白聚合体,是含铁的棕色色素。血管内溶血时肾脏在清除游离血红蛋白过程中,血红蛋白大部分随尿排出,产生血红蛋白尿。其中的一部分血红蛋白被肾小管上皮细胞重吸收,并在细胞内分解成含铁血黄素,当这些细胞脱落至尿中时,可用铁染色法检出,细胞解体时,则含铁血黄素颗粒释放于尿中,也可用Prussian蓝反应予以鉴别。
1.原理
含铁血黄素中的高铁离子,在酸性环境里与亚铁氰化物作用,产生蓝色的亚铁氰化铁,又称普鲁士蓝反应。
2.参考值
含铁血黄素定性试验:阴性
3.临床意义
尿内含铁血红素检查,对诊断慢性血管内溶血有一定价值,主要见于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症、行军性肌红蛋白尿、自身免疫溶血性贫血、严重肌肉疾病等。但急性溶血初期,血红蛋白检查阳性,因血红蛋白尚未被肾上皮细胞摄取,未形成含铁血黄素,本试验可呈阴性。
白癜风症状特点是什么天津白癜风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