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读懂四大造血生长因子功能大全
2016-11-28 来源:不详 浏览次数:8次造血生长因子是机体产生的作用于造血初始细胞而影响造血过程的生长因子,在肿瘤治疗后造血功能的恢复和干细胞移植后造血功能的动员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
本篇为大家盘点归纳下四类造血生长因子:GCSF、IL-11、rhTPO、EPO的使用和注意事项。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G-CSF)
提升粒细胞的数量开始使用:多文献报道化疗后24~48小时开始应用GCSF最佳。在下次化疗前停药,尽量不在化疗当天用。使用周期:连续2~3日
结束使用:用药结束后隔日复查白细胞5.0×/L
注:如果出现了粒细胞缺乏性发热,就要再下一周期前预防升白细胞再给化疗。
点击查看→发热性中性粒细胞减少你不可不掌握的应对技能
使用剂量和方法白细胞数(/L)推荐剂量(ug/d)2..0~2...不良反应1.肌肉骨骼系统:肌痛、骨痛2.肝功异常3.全身不适反应:发热、乏力重组人白细胞介素-11
(IL-11)
提升血小板的数量开始使用:化疗结束后2日或发生血小板减少症后,对于不符合血小板输注指征的血小板减少的实体瘤患者,应在血小板(25~75)×/L时应用
使用周期:一天一次连续1~2周
结束使用:用药结束后隔日复查血小板×/L,在下一个周期化疗开始前2d及化疗中不得用药。使用剂量和方法25~50ug/kg皮下注射不良反应1.注射局部反应:疼痛、红肿;2.结膜充血;3.全身不适反应:水肿、心悸;重组人血小板生长因子(rhTPO)提升血小板的数量开始使用:恶性肿瘤化疗时,预计药物剂量可能引起血小板减少及诱发出血需要升高血小板时,可于给药结束后6~24h皮下注射使用周期:连续1~2周
结束使用:用药结束后隔日复查血小板×/L
使用剂量和方法U/kg·d皮下注射不良反应1.肌肉骨骼系统:肌痛、头痛;2.结膜充血;3.全身不适反应:发热、乏力;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EPO)提升红细胞的数量开始使用:尤其适用肾功能有损害或对输血相关风险顾虑过多的患者
使用周期:每周3次,连续4周;使用的同时应该补充铁剂和维生素B12、叶酸
结束使用:当血红蛋白>80g/L或红细胞压积>40%后应停药
使用剂量每周3次U/kg·d皮下注射不良反应:少见1.肌肉骨骼系统:肌痛、头痛;2.血液高凝状态;3.全身不适反应:发热、乏力;肿瘤君化疗当天为什么不能用GCSF?
返回肿瘤时间,
导致哮喘死亡的原因有这些
慢性浅表性胃炎的症状与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