储存脐带血真能“自己救自己”?

2016-11-1 来源:不详 浏览次数:

储存脐带血真能“自己救自己”? “储存干细胞,备份生命的种子”;“潮爸潮妈,变废为宝”;“一人储存,全家受益”……看到这些关于储存脐带血的宣传语,您是不是觉得惹得眼花缭乱?然而储存脐带血,真的像宣传语那样,能“为孩子留下生命保险”吗?备份生命的种子?8月6日,一医院产科,怀胎8月的35岁李女士,便被这些绚丽的宣传语惹得眼花缭乱。因是高龄产妇,李女士对腹中胎儿的健康惴惴不安。联想到诸多关于白血病儿童的报道,眼下这个通过保存脐带血、胎盘组织来“备份生命种子”的方式,让李女士怦然心动。但,储存机构动辄1.5万元至1.7万元的检测和保管费,对于工薪家庭来说,并非小数目,李女士陷入迷茫。湖北日报记者调查发现,脐带血储存,方兴未艾。在湖北省妇幼保健院、医院、医院等,都有护士宣称可采集和储存脐带血,而且大多委托于“湖北省干细胞库”开展这项业务。所谓“脐带血”,是胎儿娩出、脐带结扎并离断后残留在胎盘和脐带中的血液。过去,它们通常会被当废物扔到垃圾桶内。但是,近30年来的研究发现,脐带血中含有可以重建人体造血和免疫系统的造血干细胞,而重新被认识。在宣传单上,湖北日报记者看到,脐带血干细胞“神通广大”——既可以用于治疗“遗传性及先天性疾病,如骨髓衰竭、血红蛋白病、重症免疫缺陷、代谢性疾病”,又可治疗“获得性疾病,如恶性疾病,急性白血病、慢性白血病、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恶性淋巴瘤及其他某些恶性肿瘤;非恶性疾病,如重症再生障碍性贫血等”。脐血干细胞逐渐进入视野脐带血是造血干细胞的三大来源之一,另外两种分别为骨髓血和外周血。其存放要求非常严苛,须在宝宝分娩后的几分钟内采集,并迅速放入-℃的液氮罐内,可“定存”20年。脐带血存放在-℃的液氮罐内。年9月,湖北省首个脐血干细胞库在光谷生物城建立,一期投资万元,库容为万份干细胞。武汉市血液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如果罹患血液病和免疫系统疾病,其传统治疗方式为化疗、造血干细胞移植。若进行造血干细胞移植,亲缘间配型成功率为25%,非亲缘间配型成功率为万分之一。据悉,全国有万至万白血病患者都在等待造血干细胞移植等有效治疗。在每年新增4万至5万白血病患者中,40%是儿童,且以2至7岁儿童居多,他们绝大多数都在苦寻配型合适的造血干细胞。脐带血不同于骨髓血,由于采集方便、对被采集者无伤害,已逐渐被医学界所重视。专家意见:并非包治百病,须量力而行“理论上讲,脐带血虽可救治一些血液和免疫方面的重大疾病,但不是万能的。现实来说,自体脐带血移植有诸多限制,也绝不是包治百病的灵丹妙药,家长应根据经济条件量力而行。”同济医院血液内科主任、中华医学会血液分会委员周剑峰教授说。据悉,自体储存、移植脐带血的有效性一直存有争议,从全国范围看,“自己救自己”的成功案例并不多见。协和医院儿科主任、中华医学会儿科血液学组委员金润铭教授表示,脐血自体移植治疗疾病是有前提的,对于遗传性疾病,如患地中海贫血症、血友病等先天性血液病,以及某些具有遗传性因素的后天性白血病等,储存的脐带血很可能就带有致病的遗传因子,使用自体脐血干细胞来救治毫无意义。现在,脐带血应用临床更多是作为一种辅助治疗手段。此外,脐带血严苛的保存环境决定了并不是所有脐带血都能满足临床之需,采集量不足、脐血中干细胞数量不够、保存期间被污染等,都会影响使用效果。周剑锋坦陈,过分夸大和完全否定自体保存脐血的作用都是不科学的,应该客观、冷静地对待。近年来,部分商业机构用“包治百病”等言辞,夸大了疗效。据了解,目前,一些机构还勾画了脐带血干细胞的种种“蓝图”,将之誉为“器官克隆的种子”、“攻克癌症的武器”等。不少医学专家直言,这一切尚在研究阶段,离“真正实现”还很遥远。新闻多看点保存脐带血真有用?北京14年存20万份仅用15例据《新京报》年2月22日报道,北京脐血库筹建14年来,自体脐血库存储量达到20万份,临床上用于自身及亲属的有15例。按此比例计算,自体库应用比例不足万分之一。而靠捐献存储脐血的公共库存储2万多份,应用多例。不少专家表示,客观上,自体脐带血应用概率非常小,并非移植首选。医院细胞移植科安沂华主任认为,自存脐血使用率低,应由国家大力筹备公共库,由大家捐献脐带血,捐献数量越大,患者配型的成功率和使用率就会越高。安沂华表示,国家投钱建设公共脐带血库并不需要采集每一个新生儿的脐带血。如果存万份脐带血可以满足中国人配型移植使用,每年有10万人需要使用,那么每年补充10万份脐带血就可以。“脐血库最早是我和陆道培等血液专家发起的。”国家干细胞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韩忠朝介绍,当时提倡的就是建立公共库。目前脐血库采集、分离的技术还不够,相对于日本、欧美的脐血库应用量,我国应用比例非常少。在日本脐血采集完全是公共库,应用率达到15%。而作为筹建中国首家脐血库的专家,医院副院长童春容强调,脐带血是有用的,但不能夸大宣传。“脐带血目前主要用于造血干细胞移植,今后还可能有更多用处。”童春容说,要使脐血广泛应用,前提它应该是公共的。年1月初,国家卫计委发布《关于延长脐带血造血干细胞库规划设置时间的通知》,称目前北京、天津、上海等全国现有的7家公共库存储能力能够满足临床需求,因此在年前将不再新增脐带血库。同时,未来将筹建国家级公益性脐带血库,为临床、科研提供相应支撑。目前,我国经批准并验收合格执业的脐血库只有7家,分别位于北京、天津、上海、山东、广东、浙江和四川。《新京报》询问各个血库客服天津脐带血库:自体库储存13万份,自体库存储应用案例20几个。上海脐带血库:自体库存储1万份,没有自体移植成功案例;公共库2.7万个单位,移植例。山东脐带血库:自体库存储13万份,自体库年一年应用60多例,公共库储量两万。广东脐带血库:自体库存储23万份,自体库应用几十例,公共库储量在2万左右。浙江脐带血库:自体库存储2万份,公共库储量不到1万。四川脐带血库:自体库存储超过10万份,公共库超过两万份。来源:湖北日报、新京报微博:

湖北日报编发:许应锋







































白癜风早期症状
白癜风治疗要花多少钱

转载请注明:
http://www.symhsg.com/xdbzl/901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