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第四章  呼吸系统疾病病人

2016-10-11 来源:不详 浏览次数:

护理第四章  呼吸系统疾病病人

第七节支气管哮喘病人的护理

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是由多种炎性细胞介导的气道慢性炎症性疾病。

一、病因

目前认为哮喘是多基因遗传病,受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双重影响。

二、临床表现

1.症状:典型表现为发作性呼气性呼吸困难,伴有哮鸣音,病人常被迫坐起。在夜间或清晨发作和(或)加重是哮喘的特征之一。

2.体征:发作时胸部呈过度充气征象,双肺可闻及广泛的哮鸣音,呼气音延长。但在轻度哮喘或非常严重的哮喘发作时,哮鸣音可不出现,称之为寂静胸。

三、辅助检查

1.痰液检查:嗜酸性粒细胞增多。

2.肺功能检查:发作时可有用力肺活量降低,残气量、功能残气量、肺总量增加,残气/肺总量比值增高。

四、治疗要点

1.脱离变应原是防治哮喘最有效的方法。

2.药物治疗

(1)缓解哮喘发作

1)β2受体激动剂:是控制哮喘急性发作的首选药物。常用沙丁胺醇、特布他林等。首选吸入给药。

2)茶碱类:可增强呼吸肌的收缩,还具有一定的抗炎作用。

3)抗胆碱药:有舒张支气管及减少痰液的作用。

(2)控制哮喘发作

1)糖皮质激素:当前控制哮喘发作最有效的药物。主要通过抑制气道变应性炎症,降低气道高反应性。

2)色苷酸钠:对预防运动或变应原诱发的哮喘最为有效。

五、护理措施

1.为呼吸困难者采取端坐位。病室不宜摆放花草,避免使用皮毛、羽绒或蚕丝织物。

2.呼吸困难者给予低流量、持续湿化吸氧。

3.避免食用与哮喘发作有关的食物;应鼓励病人饮水,饮水量>ml/d。

4.吸入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后应漱口,以防口、咽部真菌感染。糖皮质激素宜在饭后服用。指导病人不得自行减量或停药。

六、健康教育

避免诱发因素:避免摄入引起过敏的食物;不养宠物;避免接触刺激性气体及预防呼吸道感染。

第八节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病人的护理

一、病因

以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最为常见。缺氧是形成肺动脉高压的最重要因素,会使右心室扩张和(或)肥厚,伴或不伴右心功能衰竭。

二、临床表现

1.肺、心功能代偿期

(1)症状:咳嗽、咳痰、气促,活动后可有心悸、呼吸困难、乏力和活动耐力下降。急性感染可加重上述症状。

(2)体征:发绀和肺气肿体征。

2.肺、心功能失代偿期

(1)呼吸衰竭

1)症状:呼吸困难加重,夜间为甚,常有头痛、失眠、白天嗜睡,甚至出现表情淡漠、神志恍惚、谵妄等肺性脑病的表现。

2)体征:发绀、球结膜充血、水肿,严重时出现颅内压升高的表现。

(2)右心衰竭。

3.并发症:肺性脑病、酸碱失衡及电解质紊乱、心律失常等。

三、辅助检查

1.血液检查:红细胞及血红蛋白可升高。

2.血气分析:如PaO2<60mmHg和(或)PaCO2>50mmHg,提示出现呼吸衰竭。

3.X线检查:“残根”征、右心室增大等。

4.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可诊断慢性肺心病。

四、治疗要点

1.急性加重期

(1)控制感染、氧疗、控制心律失常、抗凝治疗。

(2)控制心力衰竭:一般经积极控制感染,改善呼吸功能后心力衰竭便可缓解。但对治疗无效者,可使用利尿剂(缓慢、小量、间歇)和正性肌力药。

2.缓解期:综合治疗,如长期家庭氧疗、营养疗法等。

五、护理措施

1.心肺功能失代偿期,应绝对卧床休息,呼吸困难者取半卧位。

2.持续低流量(1~2L/min)、低浓度(25%~30%)给氧。防止高浓度吸氧抑制呼吸,加重二氧化碳潴留,导致肺性脑病。

3.遵医嘱应用呼吸兴奋剂。病人烦躁不安时,应警惕呼吸衰竭、电解质紊乱的发生,切勿随意使用安眠、镇静剂,以免诱发或加重肺性脑病。

六、健康指导

1.积极防治原发病,避免和防治诱因。坚持家庭氧疗。

2.加强饮食营养,酌情进行体育锻炼和呼吸功能锻炼。

3.定期门诊随访。

最后end

阿虎医学









































北京白癜风最好的医院在那里
北京看白癜风去哪家医院好

转载请注明:
http://www.symhsg.com/xdbzl/880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