②无义突变:例如HbMckees-Roc

2015-5-6 来源:不详 浏览次数:

如引起hb与氧亲和力增高,输送给组织的氧量减少,导致红细胞增多症;如引起hb与氧亲和力降低,则使动脉血的氧饱和度下降,严重者可引起紫绀症状

(1)异常血红蛋白病的类型:

3)血红蛋白m病(hbm):hbm是因肽链中与血红素铁原子连接的组氨酸或邻近的氨基酸发生了替代,导致部分铁原子呈稳定的高铁状态,从而影响了正常的带氧功能,使组织供氧不足,导致临床上出现紫绀和继发性红细胞增多本病呈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杂合子hbm含量一般在30%以内,可引起紫绀症状

(2)异常血红蛋白的分子基础:异常血红蛋白的发生涉及基因突变的各种类型,概括举例如下

1)单个碱基置换:大多数异常血红蛋白是由于珠蛋白基因发生单个碱基置换所致,其中多为错义突变

(1)类α珠蛋白基血红蛋白病因:人类α珠蛋白基因簇位于16p13,每条染色体上均有两个α珠蛋白基因,因此,二倍体细胞中共有4个α基因,每个α基因几乎产生等量的α珠蛋白链此外,在类α珠蛋白基因簇中,还包括两个ξ基因和一个假基因ψα,这些基因紧密连锁其排列顺序如图4-12所示

上述各种血蛋白在发育的不同阶段先后交替出现(图4-11)在胚胎发育早期,合成胚胎血红蛋白hbgowerl、hbgower2和hbportland胎儿期(从8周至出生为止)主要是hbf成人有3种血红蛋白:hba,占95%以上;hba2,占2%-3.5%;hbf,少于1.5%

图4-10 血红蛋白结构示意图

2.人类珠蛋白基因人类珠蛋白基因分为两类:一类是类α珠蛋白基因簇(α-like globin gene cluster),包括血红蛋白病全套ξ和α基因;另一类是β珠蛋白基因簇(β-like globin gene cluster),包括ε、γ(gγ和aγ)、δ和β基因

1)镰形细胞病(sickle cell disease):此病主要见于黑人该病系由于β链第6位谷氨酸被缬氨酸取代,形成hbs,导致电荷改变,在脱氧情况下hbs聚合形成长棒状聚合物,使红细胞镰变,由于镰变引起血粘度增高,导致血管梗阻性继发症状,一过性剧痛(肌肉骨骼痛、腹痛),急性大面积组织损伤,心肌梗塞可致死,镰变细胞的变性降低还可引起溶血hbs纯合子(hbshbs)表现为镰形细胞性贫血,杂合子(hbahbs)表现为镰形细胞性状,大部分无症状,但也可有轻度慢性贫血

图4-12 人类α珠蛋白基因簇和人类β珠蛋异常血红蛋白病白基因簇的结构及排列顺序

[1] [2] [3] [4] [5] [6] 下一页

图4-11 人类血红蛋白类型及基发育过程中的演变

a:血红蛋白四聚体(四级结构)

第二节 基因突变致蛋白质合成异常

①错义突变:例如镰形细胞贫血是β基因第6位密码子gag变成gtg中国人较常见的hbe是β基因第26位密码子由gag(谷)→aag(赖)所致

1.人类血红蛋白的组成和发育变化 每个红细胞内含有约28000万个血红蛋白分子,每个分子由四个亚单位构成,每一个单位由一条珠蛋白肽链和一个血红素辅基组成,即血红蛋白分子是由二对珠蛋白链构成的球形四聚体(图4-10)其中一对是类α链(α链和ξ链),由141个氨基酸组成;另一对是类β链(ε、β、γ和δ链),由146个氨基酸组成由这6种不同的珠蛋白链组合成人血红蛋白病检测类的6种不同的血红蛋白,即hb gower1(ξ2ε2)、hbgower2、(α2ε2)、hb portland(ξ2γ2)、hbf(α2γ2)、hba(α2β2)和hba2(α2δ2)其中γ链有两种亚型,即gγ2和aγ2,因此hbf有两类:α2gγ2和α2aγ2,前者的第136位氨酸为甘氨酸,后者为丙氨酸

b:血红蛋白单体的三维空间结构

4)氧亲和力改变的血红蛋白病:这类血红蛋白病是指由于肽链上氨基酸替代而使血红蛋白分子与氧的亲和力增高或降低,致运输氧功能改变

(2)类β珠蛋白基因:人类β珠蛋白基因簇分布于11p15,每条11号染色体上只有一个β珠蛋白基因,基因簇内各成员也都紧密连锁,其排列顺序如图4-12类β珠蛋白基因簇的排列顺序与以育过程中的表达次序完全一致

(一)正常血红蛋白的组成,结构及遗传控制不稳定血红蛋白病

分子病种类很多,根据各种蛋白质的功能可将分子病分为运输性蛋白病、凝血及抗凝血因子缺乏症、免疫蛋白缺陷病、膜蛋白病、受体蛋白病等.

2)移码突变:例如hb wagne是由于α链第138位丝氨酸密码子ucc丢失一个c,致使其3’端碱基顺序依次位移,重新编码,第142位终止信号变为可读密码,致使翻译至147位才终止(图4-13)

②无义突变:例如hbmckees-rock,其β链只有144个氨基酸组成,原因是β基因第145位酪氨酸密码子tat改变为终止密码子taa,使肽链合成提前终止

血红蛋白病可分为两大类,即异常血红蛋白病和地中海贫血

(3)珠蛋白基因的结构:类α与类β珠蛋白基因的结构相似,都含有3个外显子和2个内含子(ivs2和ivs2)α珠蛋白基因中的ivs1和117bp异常血红蛋白病组成,位于31和32密码子之间,ivs2由149或140bp组成,位于99和100密码子之间类β基因中的ivs1含130bp,位于30和31密码之间,ivs2大约含850bp,位于104和105密码子之间

血红蛋白病(hemoglobinopathy)是指由于珠蛋白分子结构或合成量异常所引起的疾病它是人类孟德尔或遗传病中研究得最深入、最透彻的分子病,是运输性蛋白病的代表,是研究人类遗传机理的最好模型据估计,全世界有一亿多人携带血红蛋白病的基因,我国南方发病率较高,因此,血红蛋白病是最常见的遗传之一

1.异常血红蛋白病 异常血红蛋白(abnormal hemoglobin)是指由于珠蛋白基因突变导致珠蛋白肽链结构异常,如有临床表现者称为异常血红蛋白病或异常血红蛋白综合征至今全什么是血红蛋白病世界已发现异常血红蛋白471种国内已发现60种,其中20种是世界首报尽管异常血红蛋白种类繁多,但仅约40%的异常血红蛋白对人体有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碍

(二)血红蛋白病的分类和分子基础

一、血红蛋白病

③终止密码突变:例如hb constant spring就是由于α珠蛋白基因第142位终止密码子taa(mtrna为uaa)突变为caa(谷氨酰胺),结果α延长为172个氨基酸,这种突变基因转形成的mrnai不稳定,所以导致α链合成减少,表现为α+地中海贫血

蛋白质性质是由dna分子上碱基数量和顺序决定的如果dna分子的碱基数量或顺序发生变化,由它编码的蛋白质结构就发生相应的改变由于基因突变导致蛋白质分子质和量异常,从而引起机体功能障碍的一类疾病称为不稳定血红蛋白病分子病(molecular disease)

2)不稳定血红蛋白病(unstable hemoglobinpathies):已发现的不稳定血红蛋白在80种以上由于hb不稳定容易自发(或在氧化剂作用下)变性,形成变性珠蛋白小体(heinz小体)heinz小体粘附红细胞膜上,导致了离子通透性增加;另外,由于变形性降低,当红细胞通过微循环时,红细胞被阻留破坏,导致血管内、外溶血不稳定hb病一般呈常染色体显性遗传(不完全显性),杂合子可有临床症状,纯合子可致死临床表现与hb不稳定程度、产生高铁血红蛋白的多少以及不稳定hb的氧亲和力大小有关轻者仅在服用磺胺等药物或有感染时溶血;重者需反复输血才能维持生命

















































































白癜风的危害

转载请注明:
http://www.symhsg.com/xdbzl/37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