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抑郁,90可以靠食物改善怎么补充

2022-6-27 来源:不详 浏览次数:

你是不是经常因为一点小事就心情变差?焦躁不安、容易对身边人发火?或者深夜里一个人在家里独自难受,因为压力大而失眠、暴饮暴食等……你的情绪让你的生活变得非常不美好。

日本一位精神科医生藤川德美,基于自己36年的临床经验,多例的病例,写了一本书《你的抑郁,90%可以靠食物改善》,今天我就将书中的一些重点内容与大家分享。

首先要明确的是,书中的观点是基于藤川医生的临床经验,并未上升到疾病的治疗指南层面,可能会存在一定程度的“幸存者偏差”,也不具有普遍适用性,不能替代专业的医学建议。所以我尽可能结合我的认知,对知识点进行一些梳理和归纳,帮助大家建立一个通过合理营养干预不良情绪的新知。

你只是吃饱了,却吃得不够好

大部分人面临质性营养失调

正如藤川医生所言,一直以来,医疗都重药物而轻营养,许多亚健康状态也是由于营养不足而导致的。

那营养不足就是吃得不够吗?其实不一定!

营养不足分为2种:“量性营养失调”和“质性营养失调”。前者常见于饭量较小的女性和老年人,以后一些胃肠功能不好的人群;而后者其实是大多数正常人群所面临的情况,吃得足够多、足够饱,但却真实的营养失调。

质性营养失调的人饮食有个特点:糖过量+蛋白质不足+脂肪酸不足+维生素不足+矿物质不足。

蛋白质的“木桶效应”

你吃的蛋白质可能不够优质

正在经历不安情绪的朋友,首先要检查自己吃的蛋白质是否足够,因为蛋白质是构成神经递质的主要原料,如:可以使人镇静的血清素、让人感到快乐的多巴胺等,而神经递质的多少,直接影响着人的心理状态。每天需要至少补充50~70g蛋白质。这是量的要求。

而在质的方面,需要了解哪些食物是更优质的蛋白质来源,不然达到同样的饱腹感,营养的质量下降。

那么应该如何评估一个食物的蛋白质是否优质呢?

我们都知道,蛋白质是由各种不同的氨基酸构成的,如果把蛋白质看成一个“木桶”,那么氨基酸就是一块块的“木板”,木桶(蛋白质)好不好,是由最短的那块木板(氨基酸)决定的。

类比到营养学上,就是“氨基酸评分”,如果某种食物的氨基酸构成和比例越接近人体,那么它的蛋白质就越容易被人体吸收,也就越优质。

给大家整理了常见的氨基酸评分为的食物:鸡蛋、猪肉、羊肉、鸡肉、牛肉、牛奶、蚬贝、沙丁鱼。

特别推荐多吃鸡蛋。从营养的角度,鸡蛋是近乎完美的食物。鸡蛋富含卵磷脂,它的组成成分之一——胆碱,是合成神经递质乙酰胆碱的原材料。和血清素、去甲肾上腺素一样,体内乙酰胆碱量不足会诱发抑郁。每天至少2个鸡蛋,如果不吃肉,可以吃5个,不仅可以保证优质蛋白质的摄入,还能为乙酰胆碱合成提供原料,对身心健康都大有裨益。

虽然植物来源的蛋白质也很好,但是相比而言,更推荐动物来源的蛋白质。

在体检的时候,有一个指标叫做“血尿素氮(BUN)”,正常范围是8~20mg/dL,如果这个值偏高意味着可能是肾功能障碍,偏低就代表蛋白质摄入不足(也有可能是重度肝功能障碍)。藤川医生建议将BUN目标值维持在15~20mg/dL,以帮助患者摄入更多的优质蛋白。

女性的抑郁和惊恐

多源自铁的摄入不足

在体检的时候,一般会根据“血红蛋白值”判断是否贫血,但是要知道是否由缺铁造成的,要

转载请注明:
http://www.symhsg.com/xdbzl/2067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