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高血压病,你需要知道的

2021-5-3 来源:不详 浏览次数:

有哪些白癜风医院 http://pf.39.net/bdfyy/bjzkbdfyy/

一、什么是高血压?

1.高血压是指血液在血管中流动时对血管壁造成的压力值高于正常值,其是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之一,也是导致脑卒中、冠心病、心力衰竭等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在未使用降压药物的情况下,三次非同日测量血压值均高于正常,即收缩压≥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即可诊断高血压。

2.高血压分级如下:

二.高血压病因不明,而且不同类型其病因不尽相同,一般与遗传因素、年龄及不良生活习惯有关。

1.遗传因素,双亲无高血压、一方有高血压或双亲均有高血压,其子女高血压的发生几率分别为3%、28%和46%。

2.年龄,高血压的发生与年龄有明显的相关性。患病率随年龄增高而上升,来自于国内的新近研究显示,18~24岁组患病率最低为9.7%,35~44岁组为26.7%,45~54岁组为42.1%,55~64岁组为57.1%,65~74岁组为68.6%,75岁以上组患病率高达72.8%。

3.钠盐摄入过多,钠盐摄入过多可导致血管平滑肌肿胀,管腔变细,外周血管阻力增加,同时血容量增加,加重心脏负荷和肾负担,进一步引起肾排钠障碍,容量负荷增加,导致血压升高。来自针对国人的研究数据表明,膳食钠盐摄入量平均增加2g/d,收缩压和舒张压分别增高20mmHg和12mmHg。

4.高血脂,一方面,高血脂状态下机体总脂肪量增高并导致氧的摄入、输送量增加,这一过程加重了心排出量的负担,最终造成周围阻力和血容量增加而引起血压持续升高;另一方面,高血脂同样会对糖代谢造成负面影响,由此导致的糖耐量异常和高胰岛素血症是高血压发生、发展的另一个重要原因。

5.高血糖,糖尿病患者易并发高血压。一方面,长期高血糖对动脉内膜的损害导致血管壁增厚,弹性下降,阻力增加。另一方面,糖尿病引起的肾脏损害使肾脏调节血压的功能下降,从而导致高血压的发生。另外,胰岛素抵抗是高血压和糖尿病共同的发生机制,因此在约50%的高血压人群中合并有糖代谢异常。反之,在约60%的糖尿病人群中患有高血压。

6.吸烟,既往多项研究证实吸烟是高血压的危险因素之一,与不吸烟者相比较,吸烟者患高血压的危险增加1~2倍,其机制可能与吸烟具有促进内皮功能损伤、促进氧化应激及激活炎症反应、促进血管壁内膜增厚、血管弹性改变以及小血管痉挛的作用有关。

7.饮酒,多项研究表明,常饮酒者高血压患病率明显高于不饮或偶尔饮酒者,饮酒量越多,高血压患病率就越高,提示长期大量饮酒是高血压的危险因素之一。

三、症状,大多数高血压患者起病隐匿,缺少典型的症状。有的患者可表现为头晕、头痛、耳鸣、后颈部不适、记忆力下降、注意力不集中和失眠等。当出现心、脑、肾等靶器官损伤时,可表现为相应的临床症状。

高血压典型症状:

头痛、头晕、耳鸣、疲倦不安、心率失常等。

妊娠期高血压:由妊娠诱发,主要症状为蛋白尿、水肿,严重者可发生抽搐、昏迷甚至死亡。

婴幼儿高血压可表现为烦躁、过于兴奋、夜间尖声哭叫、生长发育迟缓等。

更年期高血压可表现为腰膝酸软、四肢浮肿等症状。

特殊诱因导致的高血压会有其特殊的症状,如肾性高血压可出现腰背或肋腹部疼痛。

其他症状:部分患者可长期无症状,仅于体检或因其他疾病检查时发现血压升高,或因并发症就诊时才诊断为高血压。

四.高血压病的并发症

1.高血压危象,因紧张、劳累、寒冷、停药等诱因,小血管发生痉挛,血压急剧升高,影响重要脏器血液供应而产生危及状态,可出现头痛、烦躁、眩晕、恶心、呕吐、心悸以及视力模糊症状,以及伴有动脉痉挛,累及相应靶器官缺血症状。

2.高血压脑病,由于血压过高突破脑血流自动调节范围,脑组织过度灌注引起脑水肿,表现为头痛、呕吐、意识障碍、精神错乱,甚至狐狸、局灶性或全身性抽搐。

3.脑血管疾病,脑出血、脑血栓形成、腔隙性脑梗死、TIA。

4.心力衰竭、慢性肾衰竭、主动脉夹层。

六、治疗高血压的主要目的是将血压调整在适宜水平,最大限度地防止和减少心血管并发症所致的病死率和病残率。主要治疗方式包括控制危险因素、调整生活方式、药物控制。

七、治疗周期

原发性高血压目前尚不能治愈,为终身疾病,需要终身治疗。

八、高血压病的药物治疗

1.利尿剂,有噻嗪类、袢利尿剂和保钾利尿剂。各种利尿剂的降压疗效相仿,降压作用主要通过排钠,减少细胞外容量,降低外周血管阻力。降压起效较平缓,持续时间相对较长,作用持久,服药2-3周后作用达到高峰。适用于轻、中度高血压,在盐敏感性高血压,合并肥胖或糖尿病、更年期女性和老年人高血压有较强降压效果。利尿剂的主要不利作用是低钾血症、高钾血症和影响血脂、血糖、血尿酸代谢,往往发生在大剂量时,因此现在推荐使用小剂量,不良反应主要是乏力、尿量增多,痛风患者禁用。

2.β受体阻滞剂,常用的有美托洛尔、比索洛尔、卡维洛尔等。降压作用可能通过抑制中枢和周围的RAAS。降压起效较迅速、强力。适用于各种不同严重程度高血压,尤其是心率较快的中、青年患者或合并心绞痛患者,对老年人高血压疗效相对较差。β阻滞剂治疗的主要障碍是心动过缓和一些影响生活质量的不良反应,较高剂量被β阻滞剂治疗时突然停药可导致撤药综合症。虽然糖尿病不是使用β1阻滞剂的禁忌证,但它增加胰岛素抵抗,还可能掩盖和延长降糖治疗过程中的低血糖症状,不良反应主要有心动过缓、乏力、四肢发冷。β受体阻滞剂对心肌收缩力、方式传导及窦性心律均有抑制作用,并可增加气道阻力,急性心力衰竭、支气管哮喘、病态窦房结综合症、房室传阻滞和外周血管病患者禁用。

3.钙通道阻滞剂,又称钙拮抗剂,主要有硝苯地平、维拉帕米和地尔硫卓、根据药物作用持续时间,该通道阻滞剂又可分为短效和长效。除心力衰竭外钙拮抗剂较少有禁忌证。相对于其它降压药的优势是老年患者有较好的降压疗效,高钠摄入不影响降压疗效;再嗜酒的患者也有显著的降压作用;可用于合并糖尿病、冠心病或外周血管病患者;长期治疗还有抗动脉粥样应还作用。主要缺点是开始治疗阶段有反射性交感活性增强,引起心率增快、面部潮红、头痛、下肢水肿、牙龈增生,不宜在心力衰竭、窦房结功能低下或心脏传导阻滞者患者中应用。

4.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常用的有卡托普利、依那普利、贝那普利。降压起效缓慢、逐渐增强。ACE抑制剂具有改善胰岛素抵抗和减少尿蛋白作用,在肥胖、糖尿病和心脏、肾脏靶器官受损的高血压患者具有相对较好的疗效,特别适用于伴有心力衰竭、心肌梗死后、糖耐量减退或糖尿病肾病的高血压患者。不良反应是刺激性干咳和血管性水肿。高钾血症、妊娠妇女和双侧肾动脉狭窄患者禁用。

5.血管紧张素II受体阻滞剂,是一类作用于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的药物。主要应用于治疗高血压、糖尿病肾病和充血性心力衰竭。特别适用于同时患有心肌梗塞后、糖尿病肾病、左心肥厚、房颤。代表药物:缬沙坦、厄贝沙坦、氯沙坦、坎地沙坦等。药物特点:作用同ACEI类,突出的优点是咳嗽的不良反应较少,药物耐受性好,和ACEI类同为糖尿病患者的首选降压药。不良反应及副作用:较少。

九、其他治疗

1.控制血糖,如果患者合并有糖尿病,对于血糖在临床上应控制糖化血红蛋白小于7%,空腹血糖4.4~7.0mmol/L,餐后两小时血糖小于10.0mmol/L。如果患者存在高血压但并无高血糖,此时患者也应监测血糖情况,因为两者常常相互影响。

2.抗血小板治疗,如果患者同时伴有缺血性心脑血管病时,可进行阿司匹林进行抗血小板治疗,但是使用阿司匹林需要在血压控制良好的情况下使用,以免增加脑出血风险。如血压稳定且在/90mmhg以下,则可以在医生的建议下选择阿司匹林。

3.调脂治疗,如果出现高血压已经合并高血脂,可进行调脂治疗,其中调脂治疗的方法选择与患者有无血管疾病密切相关,如果患者无心血管疾病,则可以选择在生活方面进行干预,但若血脂水平不降低,则要考虑药物降脂。如果患者已经存在心血管的疾病则应使用他汀类药物进行治疗,必要时在医生的建议下增加降胆固醇的药物。

十一、高血压饮食调理

1.控制能量摄入,提倡吃复合糖类,如淀粉、玉米,少吃葡萄糖、果糖及蔗糖,这类糖属于单糖,易引起血脂升高。

2.限制脂肪的摄入,烹调时选用植物油,多吃海鱼,海鱼含有不饱和脂肪酸,能使胆固醇氧化,从而降低血浆胆固醇,还可延长血小板的凝聚,抑制血栓形成,防止中风。

3.适量摄入蛋白质,每公斤体重1g为宜。如高血压合并肾功能不全时,应限制蛋白质的摄入。

4.多吃含钾、钙丰富的食品,适当增加海产品摄入,如土豆、茄子、莴笋、牛奶、酸牛奶、虾皮、海带、紫菜等。

5.限制盐的摄入量,每日应减至6g以下,多吃新鲜蔬菜,水果。

6.保持健康生活方式,规律饮食,多吃粗粮、蔬菜、水果等,少吃油腻、高盐高脂饮食。

7.保持健康的生活习惯,多运动,规律作息,加强体育锻炼,保证人体健康运行。

8.烟草中含有诱使人产生高血压的成分,所以在日常生活中应少抽烟,尽量不吸烟。

9.对于平时生活节奏快的人群,应适当减轻精神压力,保持心理平衡。

1.血压降到正常范围后还用继续吃药吗?

答:答案是肯定的,约95%高血压病为原发性高血压,是需要长期口服药物治疗的疾病。

2.虽然血压患有高血压病,但是没有明显头痛、头晕、心悸等症状,需要治疗吗?

答:当诊断为高血压,需要饮食及口服药物治疗,具体药物依据病人具体情况而定。虽然没有明显自觉症状,但是高血压对心、脑、肾、视网膜等靶器官危害是存在的。

3.影响血压的波动因素有哪些?

答:血压会随着季节、昼夜、情绪、睡眠等因素有较大波动。冬季天气寒冷,血管收缩或痉挛明显,冬季血压较高,夏季较低;血压有明显昼夜波动,一般夜间血压较低,清晨起床后血压迅速升高,形成清晨血压高峰,所以降压药物一般早上服用(氨氯地平、缬沙坦、坎地沙坦等)。个人情绪影响较大,情绪激动时血压会急剧升高。失眠或者睡眠差时血压也会升高。

4.降压药吃了,怎么血压还是高呢?

答:服用降压药物后要及时监测血压,观察血压控制的情况。降压药并不是吃上就可以的,有时候要依据病情及时调整药物及剂量,真正的把血压控制在正常范围。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
http://www.symhsg.com/xdbzl/1928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