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化血红蛋白检测在国家分级诊疗中的价值
2019-1-14 来源:不详 浏览次数:次年国际糖尿病联盟(IDF)发布的《糖尿病地图》第七版显示,中国已成为全球糖尿病患者人数最多的国家,高达1.亿。面对如此严峻现状,自年起,国务院办公厅,国家卫计委陆续发文,共同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在全国贯彻实施。★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的指导意见》医院的《分级诊疗试点工作考核评价标准》。明确了分级诊疗模式的十六字方针: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年12月,国家卫计委发布《关于做好高血压、糖尿病分级诊疗试点工作的通知》中明确提出了《糖尿病分级诊疗服务技术方案》,医院贯彻执行国家分级诊疗制度规定了具体细则和实施方案。
解读
01
《分级诊疗试点工作考核评价标准》(以下简称《评价标准》)解读
《评价标准》中规定了“县域内就诊率提高到90%以上,基本实现大病不出县”,医院的患者数量及诊疗水平将大幅提高,首诊在基层,医院将是慢病管理的主要实施者。
另外,“试点地区城市高血压、糖尿病患者规范化诊疗和管理率达到40%以上”,医院目前的规范诊疗和管理率不足8%,要达到国家分级诊疗评价标准的要求,糖尿病规范管理的患者数量要提高5倍以上,相关检测手段的需求将大幅提升,特别是糖化血红蛋白检测设备。
解读
02
《分级诊疗服务技术方案》(以下简称《技术方案》)解读
糖化血红蛋白医院的标准之一
《技术方案》明确了“双向转诊”的流程和细则。凡满足以下任一条件,即可从医院医院。
其中,“第6条:血糖、血压和/或血脂不达标者:(1)血糖(FPG、餐后2h血糖或HbA1c)控制不达标,调整治疗方案规范治疗3-6个月后HbA1c>8.0%者”,明确了将糖化血红蛋白作为转诊的主要标准之一。
“第7条:糖尿病慢性并发症(视网膜病变、肾病、神经病变、糖尿病足或周围血管病变)的筛查、治疗方案的制定和疗效评估在社区处理有困难者”,要判断这条是否需要转诊,就必须检测糖化血红蛋白,才能进行疗效评估,判断治疗方案是否需要调整。也就是说医院必须具备糖化血红蛋白检测设备,才能明确是否需要转诊,否则医院就留不住病人。
空腹血糖+糖化可帮助基层医生有效诊断糖尿病
《技术方案》规定了“经培训考核合格的社区全科医生具备糖尿病的诊疗资质,也可在机构内根据患者健康评价结果作出诊断,诊断有困难的患者,应及医院。”但诊断同时需要相关检测手段,仅根据空腹血糖可能造成50%以上漏诊率,目前的金标准空腹血糖加OGTT在医院实际操作困难,大量临床研究证实空腹血糖加糖化血红蛋白检测是有效且简单易行的诊断方法,有效降低漏诊率。
糖化血红蛋白是糖尿病患者初次评估必检项目之一
在基层首诊,给糖尿病患者初次评估时糖化血红蛋白记录非常重要。医院必须要有糖化检测能力,否则无法完成初次评估。
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目标之一:糖化血红蛋白<7.0%
基层医生判断患者血糖控制是否达标,需要检测糖化血红蛋白,必须要有糖化检测设备。
在每年的健康体检中,糖化血红蛋白是必检项目之一
糖尿病患者并发症及合并疾病的检查中,糖化血红蛋白是必检项目之一
综上,国家关于分级诊疗的评估标准和技术要求中,已明确了糖化血红蛋白检测的地位,是县级以下医院必不可少的检测项目之一,基层需要具备糖化检测设备。博唐平?:最适合医院的
糖化血红蛋白检测系统
往期启动会:
博唐平参与国家级“路标研究”项目,是“路标研究”中唯一的糖化血红蛋白检测设备。
走进昆明
hi,看官!如果喜欢这篇文章,记得要分享哦!哦对了,点个赞也行.......
赞赏
长按向我转账
受苹果公司新规定影响,iOS版的赞赏功能被关闭,可通过转账支持。
北京最权威治疗白癜风医院最好的白癜风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