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名医注意九大信号预示糖尿病发生

2018-10-24 来源:不详 浏览次数:

再不点“上海名医”   咽干口渴:提示血糖升高,血液粘稠度增大。有些糖友由于口渴中枢不敏感,尽管血糖增高,但无口渴症状。

  疲乏无力:由于糖尿病患者机体细胞内代谢产物堆积,所以容易出现全身无力的情况。

  腹胀便秘:糖尿病患者容易出现胃肠蠕动减慢,可能与胃肠平滑肌无力、自主神经受损有关。

  双足麻木:双足刺痛,之后处于麻木状态,如穿袜子都没有知觉,提示糖友可能发生了糖尿病末梢神经炎。

  皮肤变色:双足苍白、发凉,不久变为暗紫色,提示足部缺血。糖友如果出现严重足部缺血,是足部发生肢端坏疽的信号。

  视物不清:出现近视物体不清,远视物体能看清,提示糖友可能出现眼部调节功能降低,有可能出现轻度白内障。

  视野变红:如果糖友出现视野变红的情况,可能提示有眼底出血发生。

  尿蛋白阳性:提示糖友肾小球功能受损。尿蛋白持续阳性表明肾小球滤过功能受到了破坏,预示已经发生糖尿病肾病。

  脑血管意外:患者突然感到头晕头痛,面部一侧发紧,对侧麻木,周身难以支持,这是脑血管意外先兆或脑梗塞指征。

2种糖尿病的自检方法

1、糖化血红蛋白测定

看区间来辨别

  人体血液中红细胞内的血红蛋白与血糖结合的产物是糖化血红蛋白,糖化血红蛋白能够反映过去2—3个月血糖控制的平均水平,它不受偶尔一次血糖升高或降低的影响,因此对糖化血红蛋白进行测定,可以比较全面地了解过去一段时间的血糖控制水平。ADA(美国糖尿病学会)建议糖化血红蛋白控制在小于7%,IDF(国际糖尿病联盟)建议糖化血红蛋白控制标准为小于6.5%,目前我国将糖尿病患者糖化血红蛋白的控制标准定为6.5%以下。

糖化血红蛋白与血糖的控制情况

4%—6%:血糖控制正常。

6%—7%:血糖控制比较理想。

7%—8%:血糖控制一般。

8%—9%:控制不理想,需加强血糖控制,多注意饮食结构及运动,并在医生指导下调整治疗方案。

9%:血糖控制很差,是慢性并发症发生发展的危险因素,可能引发糖尿病性肾病、动脉硬化、白内障等并发症,并有可能出现酮症酸中毒等急性合并症。

2、糖耐量试验口服法

分时段看峰值

  口服葡萄糖耐量实验(OGTT)是检查人体血糖调节功能的一种方法。正常人服用一定量的葡萄糖后,血糖浓度暂时性升高,但在2小时内血糖浓度又可恢复至正常空腹水平。在服用一定量的葡萄糖后,间隔一定时间测定血糖和尿糖,观察血液葡萄糖水平及有无尿糖出现,称为耐糖试验。若因内分泌功能失调等因素引起糖代谢失常时,食入一定量的葡萄糖后,血糖浓度可急剧升高,而且短时间内不能恢复到原来的浓度水平,称为糖耐量失常。试验前病人应禁食10—16个小时。

正常糖耐量:

  空腹血糖6.1mmol/L;

  口服葡萄糖30分钟—60分钟达高峰,峰值11.1mmol/L;

分钟时基本恢复到正常水平,即7.8mmol/L,糖尿均为阴性,此种糖耐量曲线说明机体糖负荷的能力好。

  糖尿病性糖耐量:

  空腹血糖≥7.0mmol/L;

  峰时后延,常在1小时后出现,峰值≥11.1mmol/L;

分钟不能回复到正常水平,即7.8mmol/L,糖尿常为阳性,其中服糖后2h的血糖水平是最重要的判断指标。许多早期糖尿病病人,可只表现为2小时血糖水平的升高。

赞赏

长按







































北京哪里治白癜风最好
皮肤白癜风的治疗方法

转载请注明:
http://www.symhsg.com/xdbzl/1647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