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化血红蛋白糖尿病前期的坎儿
2018-6-20 来源:不详 浏览次数:次糖化血红蛋白
糖化血红蛋白一直被视为评估血糖的“金标准”。它能稳定、可靠地反映检测前3至4个月内的平均血糖水平,且不受抽血时间、是否空腹、是否用过药物等因素的影响。
糖尿病前期切点
检测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可能是发现糖尿病前期患者的一个不错的方法。符合以下三种情况之一即可诊断为糖尿病前期:
(1)FPG5.6~6.9mmol/L;
(2)PPG:7.8~11.1mmol/l;
(3)HbAlc5.7%~6.4%
年ADA宣布:FPG为5.6~6.9mmol/L,HbAlc为5.7%~6.4%,两种情况符合之一即可诊断为糖尿病前期。
糖化血红蛋白新切点因由
美国印第安纳大学分析了该国年—年健康和营养监测调查的相关数据,发现若按美国糖尿病学会年的诊断标准,以糖化血红蛋白达到5.6%为糖尿病前期的切入点,其中33.5%的人可能在7.5年后,会发展为2型糖尿病,10.7%在10年后可能罹患心血管病。也有研究表明在IFG或IGT人群中约25%~40%的人在今后的3-8年内会发展成为糖尿病,若糖化血红蛋白在5.7%—6.5%间,患2型糖尿病和心血管病的风险更高,分别为41.3%和13.3%。年,美国糖尿病学会颁布新的糖尿病防治指南,提高了糖尿病前期的切入点,定为大于5.7%。(学习资料)
本土化
医院吴洁博士等研究发现,针对于中国成年人群,当以ADA推荐的5.7%为HbAlc诊断临界值时,其诊断灵敏度为33.2%,特异度为93.7%,阳性预测值为43.4%,阴性预测值为90.6%。当糖化血红蛋白的诊断临界值5.4%时,其诊断灵敏度增高为60.5%。而研究显示糖化血红蛋白值在5.5%~6.5%可大幅增加5年内患糖尿病的风险。
建议,中国成年人群以5.5%作为切点可能更加符合本土流行病学概况。
糖化重在防患糖尿病前期虽然没有明确的症状,但身体正在受损,心脏和循环系统尤其易受影响。HbAlc与心血管风险因子如BMI、臀围、血压、血脂和尿酸等显著的相关。因此,HbAlc水平是糖尿病和心血管事件发生强有力的预测因子。
依据近期Yang等在全国范围内流行病调查研究表明年中国的糖尿前期高达15.5%,而有部分研究显示高达18.3%,因此高危人群的糖尿病前期监测,不容忽视。
建议:监测空腹血糖、餐后血糖以及糖化血红蛋白进行三项指标的联检,相信漏诊率必然下降,起到及早防范的作用。
长
按
关
注
解锁更多精彩内容
糖尿病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