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咨询科学防治糖尿病
2018-2-23 来源:不详 浏览次数:次健康周刊 15日,医院内四科副主任雷光锋。他建议,对糖尿病要早诊断、早治疗、早达标、早获益。
常见表现有哪些
雷光锋介绍,糖尿病最常见的典型表现尿量会有所增加,尿多不仅指尿的次数增多,而且每次尿量也增多,这是比较常见的高血糖的症状。当患者的血糖升高的时候,会出现极度口渴。多尿使体内的水分减少,当体内水的总量减少1%~2%时,产生极度口渴的生理现象。 还有一些症状,包括难以忍耐的皮肤瘙痒,皮肤干燥,饥饿感,视物不清,浑身没劲,容易疲倦。还要注意以下情况,皮肤反复长疖子或痈,很小的伤口却越来越大或不愈合,男性出现不明原因的性功能减退,下肢麻木感和尿中有蛋白,如果有这些情况请一定要提高警惕,最好及时查一下血糖。 同时,糖尿病所带来的高血糖及代谢紊乱逐渐危害到全身各系统,可引起脑中风、眼底病变、冠心病、牙龈炎、糖尿病肾病、糖尿病神经病变、骨质疏松、糖尿病足及各种感染。
“五驾马车”与“新七点”雷光锋说,要想控制糖尿病,除了药物,一定要坚持糖尿病综合管理的科学理念。我们常说的“五驾马车”是糖尿病综合管理的基础,其中糖尿病教育是核心,饮食控制是基础,合理运动是手段,药物治疗是降糖的武器,全面监测血糖是保障。 另外,近些年对糖尿病心理和糖尿病预防比较 是治疗糖尿病的基础,饮食控制贯穿糖尿病治疗的始终,通过科学饮食可以帮助您减轻胰岛负担、纠正代谢紊乱,控制体重在合理范围内,以及控制血糖在正常范围内。 科学饮食的四个原则是:合理控制总热量,平衡膳食,各种营养物质摄入平衡,称重饮食,定时定量进餐,少量多餐,每日3餐~6餐。每日至少进食三餐,早/中/晚餐的食物比例为1/5、2/5、2/5或1/3、1/3、1/3,通过减少每餐分量,增加用餐次数的方法可降低血糖波动,每日加餐的时间最好在10时、16时和睡前。这里提醒患者注意,蜂蜜、红薯、柿子、蜜饯等食物含糖量太高,应禁止食用。 ▼合理运动 合理的运动有助于控制血糖,减轻体重,增强胰岛素敏感性,降低胰岛素抵抗,改善血脂水平和心血管功能,有利于疾病预防和心理健康。不管选择哪项运动,都要遵守循序渐进、量力而行、持之以恒的原则。 ▼药物治疗 当饮食和运动不能控制血糖时,就需要药物了。Ⅱ型糖尿病患者什么时候应该开始药物治疗呢?经过生活方式干预后,糖化血红蛋白仍不达标,大于7%,就应该开始应用药物了。 ▼自我监测 可以有效监控治疗效果,及时调整治疗方案,有助于调节饮食、运动及药物剂量间的平衡,预防或延缓并发症的发生发展。 每月查一次:体重、血压、腰围/臀围;每两至三个月查一次:糖化血红蛋白、足背动脉搏动及神经病变检查;每半年至一年查一次:血脂、眼底、肾功能、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心电图,必要时做胸部X线检查、口服葡萄糖耐量和胰岛素释放试验。只有全方位的监测是健康的保障。 ▼心理健康 糖尿病是一种公认的身心疾病,心理状态影响血糖的控制情况,要想治疗糖尿病,必须先治疗心病。改变对疾病的认知,认识到糖尿病是一种慢性进展性疾病,只要正确、有效地治疗,血糖达标了,就能明显延缓或减少并发症。同时,客观上接受疾病,树立起长期与疾病共始终的理念。
健康周刊
Healthmagazine
如果您遇到:医院服务质量差;医药费价格高;医疗美容食品、生活饮用水、化妆品等健康相关产品受污染、产品过期、标签不全等;各类食物中毒、职业中毒等意外事件;餐饮卫生问题;医疗机构或个体医生的违法行为等,不要再为无处诉苦而烦恼,请与我们联系: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