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例病由心生心脏神经症1例

2017-7-3 来源:不详 浏览次数:

59岁女性反复胸闷20年,胸痛1年,原因何在?心电图、超声心动图、冠状动脉造影等相关检查未提示心脏器质性病变,此时,应如何考虑?

病史

59岁女性,因“反复胸闷20年,胸痛1年,再发10日”于年3月1日入院。

现病史

年,患者在受惊吓后出现胸闷,伴大汗、头晕,持续数分钟后症状自行缓解,无胸痛、心悸等不适,连续10余天失眠。此后胸闷、头晕反复发作,休息劳累均可发生,医院就诊(诊断及治疗不详),自觉无明显好转,返家后自服“补药”,症状于1年后消失。

年受惊后再次出现上述症状,服“补药”后症状缓解。

年,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心前区闷痛,持续时间5分钟至数小时不等,活动可加重,休息后可缓解,多于下午及晚间出现,未向远处放射。年5医院就诊,动态心电图提示:窦性心动过缓、偶发房性早搏、ST-T全程异常改变;未行冠状动脉造影。诊断为“心脏神经症”,予改善循环等药物治疗后症状好转出院。出院约1周后,再发胸痛,性质同前,医院就诊,诊治基本同前(具体不详),好转后出院。

年2月20日,患者于夜间3~4点睡醒后出现胸痛、胸闷、大汗、头晕、手脚发抖,无气促、心悸、头痛、恶心、呕吐等不适,持续2分钟后自行缓解。诉以后每夜3~4点及白天轻度活动后均可出现上述症状,持续1~2分钟后自行缓解。为求诊治,至我院就诊,急查心电图示:窦性心动过速、ST-T异常(图1)。急诊拟“胸痛查因”收入院。

图1.年3月1日我院急诊科,心电图提示ST-T非特异性改变

既往史

既往高血压病史4年,最高血压/mmHg,平时规律服用缬沙坦80mgQd+甲磺酸氨氯地平5mgQd降压治疗,诉血压控制可。否认糖尿病、慢性支气管炎等慢性病史。

家族史

父亲因肝癌早逝,母亲因高血压、脑梗死去世。

过敏史

无药物食物过敏史。

个人史

无吸烟饮酒史。

体格检查

T:36℃,P:72次/分,R:18次/分,BP:/62mmHg,神志清楚,颈软,颈静脉无充盈,两肺呼吸音清,未闻及明显干、湿性啰音。心前区无隆起,心尖搏动位于第五肋间左锁骨中线内0.5cm处,无抬举性心尖搏动,心界无扩大,心率72次/分,律齐,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未闻及额外心音及心包摩擦音。腹部膨隆,全腹无压痛、反跳痛及肌紧张,肝脾肋下未触及,双下肢无水肿,生理反射存在,病理反射未引出。

实验室检查

心肌损伤标志物

血清超敏肌钙蛋白I0.ng/ml,肌红蛋白26ng/ml,肌酸激酶36U/L,肌酸激酶同工酶12U/L。

血脂

甘油三酯1.21mmol/L,总胆固醇5.46mmol/L,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3.79mmol/L。

其他

NT-proBNP34.9pg/ml。糖化血红蛋白6%。血尿便三大常规,电解质,肝肾功能,凝血功能,D-二聚体未见明显异常。

辅助检查

心电图

窦性心律,Ⅱ、Ⅲ、aVF导联ST段改变(图2)。

图2.年3月1日患者入科时,心电图提示ST-T非特异性改变

超声心动图

心内结构未见异常,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正常,左室舒张顺应性减退,左室射血分数59%。

胸片

主动脉硬化。

诊断

入院诊断

胸痛查因

急性冠脉综合征?

高血压3级

诊疗经过

患者入院后较焦虑,反复诉胸闷、胸痛、心悸、头晕,偶有出汗、手脚发抖。考虑患者存在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可能,予阿司匹林0.3g、氯吡格雷mg抗血小板,缬沙坦80mg+美托洛尔缓释片47.5mg降压,阿托伐他汀40mg调脂,曲美他嗪保护心肌等治疗。行冠状动脉造影示:左主干无异常,前降支无狭窄,TIMI血流3级;第一对角支中段轻中度狭窄(约30%~50%);回旋支无狭窄,TIMI血流3级;右冠无狭窄,TIMI血流3级。术程顺利,术后复查心电图示:窦性心律,正常心电图(图3)。复查心肌酶谱、肌钙蛋白未见异常。

图3.年3月2日冠状动脉造影术后心电图呈正常心电图

本例患者冠状动脉造影未见明显异常,心电图未见ST-T动态改变,心肌酶谱、肌钙蛋白未见异常,超声心动图未见室壁运动障碍,故可基本排除急性冠脉综合征可能。患者反复胸痛,但与饮食饥饿无关,无恶心、呕吐、反酸嗳气等相关症状,基本可排除消化道疾病可能。

年3月5日行动态心电图检查结果示:①窦性心律(部分呈窦性心动过缓);②偶发房性早搏;③监测全程ST-T异常改变(图4)。基本除外心律失常,心肌缺血可能。动态血压监测示:符合高血压诊断。心理科会诊结果:①心理测试:SCL-90中度抑郁,重度焦虑;SDS标准总分71.25,重度抑郁;SAS标准总分65,中度焦虑(图5);②印象:抑郁伴焦虑。

图4.年3月4日动态心电图片段,全程ST-T改变如图所示

图5.年3月4日症状自评、抑郁、焦虑自评量表

最终诊断:心脏神经症。诊断依据:①女性,更年期后发病,性格敏感,病程长,已有20年病史,病程迁延反复;②症状:存在躯体形式障碍:胸闷、胸痛,持续时间数分钟到数小时不等,发作有特定的“时间点”,多于下午、夜间、睡醒、受惊后发生。有头晕、出汗、颤抖等自主神经兴奋症状;③体征:心血管系统体格检查正常,偶有心率增快;④辅助检查:心电图呈非特异性ST-T改变;症状自评量表、焦虑、抑郁量表提示中重度焦虑抑郁;⑤冠状动脉造影排除冠状动脉疾病,心电图、超声心动图等相关检查未发现其他器质性疾病。心脏神经症诊断明确,予艾司西酞普兰10mg、1次/日、早晨口服。经治疗后症状缓解后出院。1月后门诊随访未再发作胸痛等不适症状。嘱继续服药,定期门诊随访。

本例提示

1.转变临床思维模式:心脏神经症在临床上越来越多见,由于医生的认识不同,易造成漏诊误诊。需指出,在多种检查和化验均不能发现异常时,当各种症状不能用器质性疾病或常识解释不了时,应考虑是否有神经症或躯体化症状的可能,不必再执迷于重复各种检查化验。反过来讲在考虑神经症的可能时,应尽量先排除器质性病变的可能。本例患者反复胸闷20年,胸痛1年,行心电图、超声心动图、冠状动脉造影等相关检查,未提示心脏病变,结合心理科会诊结果,考虑心脏神经症诊断,合情合理。此案例也提示我们,临床上应提倡传统的“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转变。

2.制定正确的治疗方案:心理治疗+抗抑郁药物治疗是心脏神经症治疗的关键,抗焦虑抑郁药应剂量足、时程长、勿随意停服。本例患者1医院诊断为心脏神经症,后症状反复,我们不禁要问:药物选择是否合理?剂量是否足够?有无规律服药?是否擅自停药?目前心脏神经症治疗推荐使用五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SRIs),该药起效慢,起效后需长期维持,2个月至1年,甚至终身服药,故良好的依从性是必备的。

病例提供:医院周浩斌许顶立

心在线专业平台专家打造编辑刘倩┆美编柴明霞┆制版崔凤娟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进入







































自癜风控制患者经验
北京哪个医院医白癜风

转载请注明:
http://www.symhsg.com/xdbzl/1427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