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验临床面对面血红蛋白变异体对糖化血

2017-2-24 来源:不详 浏览次数:

作者:医院检验科王伟涛

[案例经过]

糖尿病已经发展成为现代人司空见惯的一种疾病,伴随着人们生活物质文化水平的提高,生活模式的改变,糖尿病的发病率在逐年增加。发达国家糖尿病的患病率高达5-10%,我国的患病率达3%。为了更好的诊断治疗糖尿病,为了最大限度的减少糖尿病并发症,人们在搜寻者不同的指标。糖化血红蛋白的发现应用给糖尿病人带来了福音,对于糖尿病的诊疗起到了很大帮助。但是在实际工作中,也出现过问题,下面我带大家去看一个例子。

曾经遇到过这么一糖尿病患者,还是位地方领导,四年病史,沒有视网膜病变及肾脏病变;接受12单位胰岛素治疗。血糖控制不佳:平均在13.5~15.5之间,糖化血红蛋白检测7.5%,医院检测9.6%,产生疑惑,遂去第三家检测7.8%,到底哪家准确,问题出现在何方?医院都比较权威,检测结果不应该出现差错。病人又是一位领导,比较麻烦,需要快速查找原因,好给领导一个交代,也好制定诊疗方案。临床大夫请求检验科帮忙会诊,检验科提出查找检测方法,看能不能从检测方法上找到原因。经查7.8%使用免疫法检测,9.6%使用亲和层析法检测,7.5%使用离子交换层析检测。初步原因找到了,检测方法导致检测结果差异。但是以往别的检验项目,尽管检测方法可以使检验结果产生差异,但是由于参考范围差异可以弥补这一切,不会因为检测方法而影响诊疗,这一次不同了,参考范围基本一致,结果明显差异。我们只好继续查找原因,后来考虑病人可能是特殊人群,做蛋白电泳分析,发现其血红蛋白组成中含有20%HbF。

[分析与心得]

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终生性的内分泌代谢障碍性疾病,具有慢性高血糖,伴随因胰岛素分泌不足或作用无效引起的糖、脂肪和蛋白质代谢紊乱,可导致不同脏器的损伤、功能障碍和衰竭。目前发病率仅次于心脑血管疾病和肿瘤。中国糖尿病的发病率达2%~3%,占全球糖尿病患者的1/5,每年用于治疗糖尿病患者的直接医疗成本占全部医疗费用的4%。因此,加强糖尿病的诊断与预防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目前临床已广泛开展空腹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的监测,用于指导糖尿病的诊治和预防。尤其是近年来,随着HbA1c日益受到临床的重视,其检测不受临时血糖浓度的干扰,且在血中浓度稳定,被认为检测其含量可作为糖尿病的诊断指标和控制血糖水平的检测指标。对糖尿病的诊断和预防有着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我国的糖尿病指南建议糖化血红蛋白控制在6.5%以下。当糖化血红蛋白≤7%时,一般认为血糖控制比较理想,如果≥8%则意味着需要加强血糖控制。血糖控制达标的糖尿病病人每年检测两次HbAlc,血糖控制不稳定及正在进行胰岛素治疗的患者,应该2~3个月检测一次HbAlc,以便更为有效的控制病情进展。HbA1c是观察糖尿病病情的一个较稳定指标,与血糖联合检测在临床上对糖尿病诊断、血糖控制及疗效评价具有重要临床意义,是评价血糖控制方案的金标准。

英国一项前瞻性糖尿病研究也证明,HbA1c下降1%,任何糖尿病相关的终点事件的风险将下降12%,急性心肌梗死降低16%,DR降低21%,大血管事件降低25%,白内障摘除术降低24%。文献分析显示,HbA1c水平每升高1%,心血管疾病风险随之上升13%~18%。许多大型临床研究(如糖尿病及其并发症控制试验、英国前瞻性糖尿病研究等证实,持续性降低HbA1c能显著减少糖尿病各种慢性并发症的发生。HbA1c不但可作为糖尿病患者长期血糖控制的重要监测指标,而且与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发生及发展有密切关系。因此,HbA1c控制水平直接影响到糖尿病患者的长期预后。[1]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糖化血红蛋白在测定时与方法学有关系,同时也存在干扰因素。1.一般来说,任何缩短红细胞寿命或降低平均红细胞年龄的因素均可使GHb测定结果假性降低,这与方法学无关。维生素C和维生素E抑制Hb糖基化使GHb结果假性降低,缺铁性贫血使GHb结果升高。高甘油三酯血症、高胆红素血症、高尿素血症、慢性酒精中毒、长期摄入水杨酸盐、鸦片成瘾、Hb病、Hb化学修饰等均可干扰HbA1c的测定。2.血红蛋白变异体存在的特殊病人,比如HbF、HbS、HbC、HbE等。

正确地解释HbA1c结果,要求卫生保健人员和实验室工作人员考虑以下几个方面:明白HbA1c试验结果和平均血糖之间的相关性、HbA1c生成率、特定的分析限、影响结果的患者自身的因素。同时







































哪里医院治白癜风较好
北京好的治疗白癜风的医院

转载请注明:
http://www.symhsg.com/xdbzl/1282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