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化血红蛋白的检测意义

2016-12-2 来源:不详 浏览次数:

人体血液中红细胞内的血红蛋白容易与血糖结合,这种结合的产物就是糖化血红蛋白。糖化血红蛋白在血液中含量过高会影响红细胞对氧的亲和力,使组织与细胞缺氧,并导致血脂和血黏度增高,进而诱发心脑血管病变。它还会引起肾小球基底膜增厚从而诱发肾病,使眼球晶体被糖化导致白内障,造成末梢循环障碍引起足部病变等。英国前瞻性糖尿病研究(UKPDS)显示,糖化血红蛋白每升高1%,患冠心病的危险性就增加11%。

糖化血红蛋白是国际公认的监测糖尿病的“金标准”。它的检测意义主要有:

⑴.评价血糖总体控制情况。糖化血红蛋白能够反映过去2~3个月血糖控制的平均水平,不受偶尔一次血糖升高或降低的影响。在我国,《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年版)中对于采用标准化检测方法,有严格质量控制,正常参考值在4.0%~6.0%的医院,HbA1c≥6.5%可作为诊断糖尿病的参考。值得一提的是,糖化血红蛋白控制目标应个体化,如青中年糖化血红蛋白宜控制在6.5%以下,老年患者可放宽到7%以下。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当糖化血红蛋白在6.5%以下时,血糖控制比较理想;如果大于9%,则意味着可能需要采取胰岛素强化控制血糖。

⑵.发现存在的问题。如果患者经常监测血糖都显示控制较好,而糖化血红蛋白偏高,则需考虑是否平时监测血糖不够全面(如只测空腹血糖而忽略了餐后血糖)。

⑶.指导治疗方案的调整。比如某糖尿病患者定期监测糖化血红蛋白均在6%~7%,而最近一次为8.2%,这表明以往的治疗方案已不能较好控制血糖,需要重新调整。

如果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已达标,且比较平稳,那么每年至少应接受两次糖化血红蛋白检测;对于那些需要改变治疗方案或者血糖控制状态不稳定者以及正在进行胰岛素治疗者,应该每3个月进行一次糖化血红蛋白测定。

需要注意的是,如果一个糖尿病患者经常发生低血糖或者高血糖,由于糖化血红蛋白是反应血糖的平均值,所以其糖化血红蛋白完全有可能维持在正常范围。在这种情况下,它的数值就不能反映真正的血糖变化了,同样需要调整降糖方案。同时,糖化血红蛋白还受红细胞影响,在合并影响红细胞质和量的疾病(如慢性肾衰竭、溶血性贫血等)时,所测得的糖化血红蛋白可能反映不出真正的血糖水平。









































北京白癜风治疗哪家医院最好
白癜风该怎样治愈

转载请注明:
http://www.symhsg.com/xdbzl/1015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