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一年国内外麻醉学领域研究进展

2016-11-30 来源:不详 浏览次数:

  

医院薄禄龙教授邓小明教授

医院熊利泽教授

  麻醉学科涵盖临床麻醉、危重病医学、疼痛诊疗等多个专业及亚学科,麻醉学科在促进术后康复(ERAS)和围术期外科之家(PSH)建设中的作用日渐突出,麻醉医师正逐步转变为围术期医师。此外,麻醉学科在医学教育培训和科学研究领域的分量与日俱增。仅一年间,国内外麻醉学者完成了大量高质量的临床与基础研究工作,本文将对本领域的研究热点及重要研究,予以介绍。

  一、中国麻醉学者年研究发表及解读

  我们在编撰《麻醉学进展()》一书时,通过制定严格的文献检索策略,发现我国麻醉学者年发表PubMed收录论文篇(含国际合作),较年(篇)、年(篇)增幅为28%、%,论文数量仅次于美国(篇)。在国内核心期刊上,我国麻醉学者年共发表论文篇,发表在中华医学会系列期刊的论文占1/4(篇)。

  为探究我国麻醉学者所发表的重要研究,我们选取《Anesthesiology》、《BritishJournalofAnaesthesia》及《CriticalCareMedicine》三本领域内代表性期刊,还筛选Meta分析等循证医学论文,以便对我国麻醉学者发表的论文进行介绍。

  在期刊《Anesthesiology》上,中国麻醉学者发表论著13篇。医院方向明等的研究表明,1-磷酸鞘氨醇受体2(S1RP2)可抑制CLP脓毒症小鼠巨噬细胞吞噬和抗菌防御能力,阻断该信号通路可能是值得探索的脓毒症治疗新策略。该科研团队另一实验研究则发现,肝源性Hepcidin在脓毒症发生发展过程中通过调节机体铁代谢,对机体发挥保护作用。医院邓小明等的研究认为,中性粒细胞程序性死亡因子配体1表达上调,可能参与脓毒症导致的免疫抑制。哈尔滨医院崔晓光等的研究显示,在全凭静脉麻醉时,治疗性高碳酸血症(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60~70mmHg,持续min)可安全用于肺叶切除术患者单肺通气,且显著抑制肺组织及全身炎症反应,改善患者呼吸功能。医院丁正年等的研究发现,自噬体清除障碍是布比卡因引起心肌细胞毒性的潜在机制。医院王国林等的研究表明,脊髓过氧亚硝酸根阴离子通过激活DMT1(-)IRE引起铁沉积异常,从而介导瑞芬太尼诱发大鼠痛觉过敏。医院刘进等的研究发现,利多卡因可能通过抑制超极化激活环核苷酸门控阳离子通道发挥局麻作用。医院温宗梅等发现,细胞外组蛋白在小鼠盐酸吸入性肺损伤时可加重肺组织损伤,促进全身炎症反应。

  在期刊《BritishJournalofAnaesthesia》上,中国麻醉学者发表论文9篇。医院熊利泽等基于其科研团队系列相关研究发表综述,认为针刺在围术期大有作为,在促进患者术后康复、器官保护等方面值得进一步探索应用;他们的另一项研究表明,七氟烷预处理对大鼠大脑局灶缺血再灌注损伤所产生的神经保护效应,其部分通过Akt信号通路激活进而抑制羧基末端调节蛋白发挥作用。复医院张军等的研究表明,与地塞米松相比,联合应用地塞米松与穴位电刺激或托烷司琼预防妇科腹腔镜术后恶心呕吐的效果更佳。医院杨建军等的研究发现,反复吸入3%七氟烷可诱导新生大鼠认知功能异常,慢性应激条件进一步加重七氟烷所致的认知功能异常。医院杨小霖等的研究表明,瑞芬太尼可显著提高七氟烷抑制二氧化碳气腹所致内脏性伤害性刺激反应的强度。医院严敏等通过体外实验发现,七氟烷可通过缺氧诱导因子促进人胶质瘤干细胞的扩增。

  在期刊《CriticalCareMedicine》上,中国麻醉学者发表论文8篇。上海交医院于布为等的研究发现,Ghrelin可抑制脓毒症大鼠神经炎症反应,改善其生存率,并可预防脓毒症导致的认知障碍。香港大学夏正远等的研究显示,瑞芬太尼预处理通过激活JAK2/STAT3信号通路对大鼠发挥心肌保护作用。伦敦帝国大学马大青联合医院学者的研究发现,右美托咪定可减轻胆红素诱导的肺泡上皮细胞凋亡。美国弗吉尼亚大学左志毅联合广州、上海、武汉等地麻醉学者的研究发现,输注库存红细胞可引起大鼠中枢神经炎症反应,影响其认知功能。

  中国麻醉学者近一年发表Meta分析等循证医学论文数十篇。医院米卫东等在《JClinPharmacol》发表论文,其结果表明与可乐定相比,右美托咪定混合局麻药椎管内用药可显著延长椎管阻滞时间,并推迟术后镇痛药物启动时间。医院左云霞等在《FrontMed》发表论文,认为围术期使用帕瑞昔布可减轻儿童术后急性疼痛评分,减少苏醒期躁动。医院刘斌等在《AmJKidneyDis》发表论文,表明围术期应用左西孟旦可显著降低心脏手术患者术后急性肾损伤发生率,降低术后全因死亡率并缩短机械通气时间、ICU入住时间等。医院严敏等在《AnesthAnalg》发表论文,其结果表明术前急性等容血液稀释可有效减少异体输血。哈尔滨医院李恩有等在《CrtiCare》发表论文,认为与SIMV+PSV通气模式相比,TCPL、HFOV、SIMV+VG或V-C通气模式可降低婴儿ARDS病死率。广西医院刘敬臣等在《CanadianMedicalAssociationJournal》发表论文,认为麻醉手术期间小潮气量肺保护性通气策略可显著降低患者肺损伤发生风险。医院学者在《PaediatrAnaesth》发表论文,其结果表明阿片类药物可显著降低七氟烷麻醉后苏醒期躁动的发生率。医院郑吉建等在《IntJObstetAnesth》发表论文,认为预防性应用昂丹司琼可降低腰麻后低血压发生率,降低缩血管药物使用量,并可降低心动过缓、恶心呕吐等发

生率。

  二、国际研究热点及重要进展

  1.不推荐甲强龙应用于心肺转流术患者年9月,Lancet发表SIRS研究。该研究共纳入18个国家80个研究中心共例心脏手术的高危患者,结果表明手术期间静脉给予甲强龙mg,并未显著性降低患者术后30d死亡率,两组患者术后感染、手术切口感染及谵妄发生率相当。此外,甲强龙组患者心肌梗死发生率更高,其机制与甲强龙可能干扰白细胞迁移,并诱导胰岛素抵抗而抑制葡萄糖进入白细胞修复缺血损伤有关。总之,该研究不支持心肺转流术患者常规使用甲强龙。

  2.婴儿短时间吸入麻醉不会干扰神经发育婴幼儿时期接受麻醉与中枢神经发育,一直是麻醉学者和公众   3.远端缺血预处理并未改善心脏手术患者的预后远端缺血预处理(RIPC)可减轻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已在大量实验研究中得到证实,但其临床效果的不确定性仍然存在。年10月,NEnglJMed发表两项多中心研究(ERICCA、RIPHeart),系统评价了RIPC对体外循环下心脏手术患者出院时心肌梗死、卒中、急性肾功能衰竭及死亡率的影响。RIPHeart研究共纳入例患者,结果表明上肢RIPC并未显著性降低择期心脏手术主要预后指标,两组患者肌钙蛋白释放量、机械通气时间、ICU停留时间、住院时间、并发房颤及术后谵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ERICCA研究共纳入30家医院例体外循环下冠脉搭桥术患者,结果表明上肢RIPC也未显著性改善此类患者的预后。总之,两项研究认为,择期心脏手术患者无需实施远端缺血预处理。

  4.输血策略的选择与实施年3月,NEnglJMed发表TITRe2研究。该研究旨在评价限制性或开放性输血策略(启动输血的血红蛋白阈浓度为7.5g/dL或9g/dL)在心脏手术中的应用。该研究纳入英国17家医院共例择期心脏手术患者。结果表明,与开放性输血策略相比,限制性输血策略可降低患者异体血输注率,两组间严重感染和缺血性事件的发生率、医疗费用无明显差异,但限制性输血策略增加患者术后90d死亡率。由此认为,心脏手术患者心功能储备较差,可受益于较高水平的血红蛋白。年3月,Lancet发表FOCUS研究的随访结果。该研究纳入北美地区47家医院的例患者,两组患者为心血管风险高危、年龄≥50岁、髋部骨折术后3d内血红蛋白≤10g/dL。在2.4~4.1年的随访期内,限制性或开放性输血组患者肿瘤、感染、卒中、心血管疾病等发生率并无差异。年4月,NEnglJMed发表RECESS研究。该研究纳入美国33家医院共例患者,旨在评价红细胞储存时间对心脏手术患者预后的影响。结果表明,与新鲜红细胞组(储存时间3.0~12.6d)相比,库存红细胞(储存时间21.6~35.0d)并不影响此类患者全因死亡率、ICU停留时间及住院时间。









































为什么子宫肌瘤切掉了肝上又长囊肿
81种疾病名词解说

转载请注明:
http://www.symhsg.com/xdbzl/1005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