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血糖控制的金标准糖化血红蛋白H
2016-11-28 来源:不详 浏览次数:次导读: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版)提出:“HbA1c是评价长期血糖控制的金指标。”HbA1c是什么?应该如何控制?快来了解一下吧。
1.糖化血红蛋白(HbA1c)有什么意义?
糖化血红蛋白(HbA1c)反映的是抽血之前大约2~3个月的平均血糖水平,糖化血红蛋白高提示有长期血糖控制不佳的可能。
2.糖化血红蛋白是什么?
葡萄糖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牢牢结合在一起,血糖浓度越高,葡萄糖与血红蛋白结合的也越多,相应的糖化血红蛋白的检测值也就越高。
3.糖化血红蛋白的参考范围是多少?
标准检测方法下的糖化血红蛋白正常值为4%-6%。
4.糖化血红蛋白多久测一次?
对于糖尿病患者治疗初期每3个月检测1次,达治疗目标可每6个月检测一次。
对于没有罹患糖尿病的人群,专家建议,45岁以上的人应该考虑进行糖化血红蛋白检查,尤其是合并超重/肥胖。如果年龄小于45岁但超重,同时有一个或多个额外的糖尿病危险因素,也应该考虑进行检查。
5.降低糖化血红蛋白的好处是什么?
较低的糖化血红蛋白水平意味着较低的平均血糖水平,眼睛、肾和神经系统等糖尿病并发症发生、发展的风险也较低。
6.糖化血红蛋白检查的局限。
失血、贫血、血红蛋白基因突变或异常血红蛋白等人群,糖化血红蛋白值不能真实反映血糖水平。
7.糖化血红蛋白的控制。
糖化血红蛋白的控制标准不是越低越好,必须以正规医疗机构的医生建议为准!!一般说来如下:
(1)大多数非妊娠成年2型糖尿病,合理的糖化血红蛋白控制目标为7%。
(2)严格的糖化血红蛋白控制目标(如6.5%)适合病程较短、无并发症、未合并心血管疾病的2型糖尿病。当然,前提是无低血糖和其他不良反映。
(3)相对宽松的糖化血红蛋白目标(如8.0%)可能更适合于有严重低血糖史、有显著微血管或大血管并发症、有严重合并症、糖尿病病程很长及很难达到常规治疗目标的患者。
(4)儿童、孕妇、住院尤其是危重病等特殊人群有相应的控制标准,需根据医生建议进行控制。
8.糖化血红蛋白的控制方法。
健康饮食
坚持运动
保持健康的体重
定时监测血糖
如果对慢性病、个人健康管理方面有疑问,欢迎您合肥一小区业主因为这件事被保安围殴每团省委城市部解答网友关注的振兴杯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