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年高频考点--呼吸系统疾病(一)&am
2016-11-1 来源:不详 浏览次数:15次历年高频考点--呼吸系统疾病(一)&am 慢性支气管炎和阻塞性肺气肿 1.慢性支气管炎常见致病细菌有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甲型链球菌和奈色球菌;常见致病病毒为鼻病毒、乙型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等。 2.此病现称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肺功能检查为诊断金标准。 3.掌握其诊断标准,并与支气管哮喘、支气管扩张、肺结核、肺癌、尘肺相鉴别。 4.慢支、肺气肿并发症有自发性气胸、肺部急性感染、慢性肺原性心脏病。 5.治疗以控制感染,改善通气功能为首要。 6.预防首先是戒烟。慢性肺源性心脏病 1.肺动脉高压形成是肺心病形成的主要原因。 2.临床表现分肺心功能代偿期和失代偿期。 3.肺心病并发症是肺性脑病、酸碱平衡和电解质紊乱、心律失常、上消化道出血、休克。 4.辅助检查有X射线检查、心电图、超声心动(注意右室流出量)、动脉血气分析。 5.诊断:根据病史、症状、体征,辅助检查。 6.鉴别诊断:与冠心病、风湿性心脏病、原发性心脏病。 7.肺心病急性加重期治疗原则:积极控制感染,通畅呼吸道和改善呼吸功能,纠正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控制呼吸和心力衰竭,即强心、利尿、抗感染。支气管哮喘 1.支气管哮喘为发作性、伴有哮鸣音的呼气性呼吸困难,或发作性胸闷、咳嗽,严重时可有强迫坐位或端坐呼吸,发绀或咳大量白色泡沫痰,发作时两肺满布哮鸣音,呼气相明显,实验室检查:X线、肺功能、血气分析。症状不典型者需作支气管舒张试验,激发试验。 2.与心源性哮喘、慢性喘息性支气管炎、支气管肺癌及变态反应性肺浸润相鉴别。 3.治疗分两个原则五种用药。支气管扩张 1.支气管扩张的主要症状:慢性咳嗽,大量咳痰。 2.体征:湿啰音,杵状指。 3.诊断:目前高分辨CT。 4.鉴别诊断:慢性支气管炎、肺脓肿、肺结核、先天性肺囊肿、弥漫性细支气管炎。 5.治疗:保持呼吸道引流通畅,控制感染,手术治疗。呼吸衰竭 1.呼吸衰竭分型主要按血气分析结果。 2.慢性呼吸衰竭的主要原因是缺氧和CO2潴留,掌握缺氧与CO2潴留对重要脏器的影响。临床主要表现:呼吸困难、发绀、精神神经症状,血液循环系统症状、消化和泌尿系统症状为主;据血气分析,确定是否存在酸碱平衡及电解质紊乱;治疗着眼于原发病和改善通气,氧疗在治疗呼吸衰竭中很关键,注意不同呼衰吸氧浓度不同。 3.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主要原因为严重休克,严重创伤,严重感染,其诊断标准要明确,治疗分氧疗、呼气末正压通气。肺炎 1.细菌感染是肺炎的主要病因,社区获得性肺炎主要致病菌为肺炎球菌,医院获得性肺炎以革兰阴性杆菌比例高。 2.肺炎球菌肺炎由肺炎链球菌引起,肺段或肺叶呈急性炎症性实变,临床上出现寒战、高热、咳嗽、咯痰、胸痛等症状和肺实变体征,治疗主要是抗生素的应用。 3.葡萄球菌肺炎由金葡萄或表皮葡萄球感染引起的肺部急性化脓性炎症,发病前常有呼吸道感染史,年老体弱的慢性病患者住院期间易发生。 4.克雷白杆菌肺炎典型病例咳出由血液和黏液混合的砖红色胶冻状痰,痰培养分离到克雷白杆菌或血培养阳性可确立诊断。 5.肺炎支原体肺炎有低热、咽痛、阵发性干咳,而肺部体征不明显,起病两周后2/3病人冷凝等试验(+),首选大环内脂类抗生素。
1.女,20岁。头晕、乏力1年。实验室检查:Hb70g/L,RBC3.0×/L,WBC4.1×/L,Plt×/L,血清铁蛋白4μg/L。最可能的诊断是
A.慢性病性贫血
B.巨幼细胞贫血
C.缺铁性贫血
D.地中海贫血
E.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题目解析
患者头昏乏力,有红细胞、血红蛋白减少,贫血程度为中度贫血,不伴白细胞、血小板减少,有缺铁表现,故可以诊断为缺铁性贫血(C)
知识点详解
一、定义
贫血是人体外周血红细胞容量减少,低于正常下限,不能运输足够的氧至组织而产生的综合征。
一般以血红蛋白浓度来反映,在海平面地区成年男性g/L,成年女性(非妊娠)g/L,妊娠妇女g/L就有贫血,但应排除血容量变化的影响;
二、贫血的的分类
1.按进展速度
急性贫血、慢性贫血。
2.按红细胞形态
大细胞贫血、正常细胞贫血、小细胞低色素贫血。
3.按骨髓红系增生情况
增生不良性贫血、增生性贫血。
4.按血红蛋白浓度
轻度、中度、重度和极重度贫血。
三、病因
1.红细胞生成减少性贫血
(1)造血祖细胞异常所致的贫血
再生障碍性贫血、纯红细胞再生障碍性贫血、先天红细胞生成异常性贫血、造血系统恶性克隆性疾病;
(2)造血调节异常所致的贫血
①骨髓基质细胞受损所致的贫血。
②淋巴细胞亢进所致的贫血。
③造血调节因子水平异常所致的贫血。
④造血细胞凋亡亢进所致的贫血。
(3)造血原料不足或利用障碍所致的贫血
①维生素B12或叶酸缺乏或利用障碍所致的贫血。
②缺铁或铁利用障碍性贫血。
2.红细胞破坏过多性贫血
溶血性贫血。
3.失血性贫血
四、临床表现
1.神经系统
头痛、眩晕、萎靡、晕厥、失眠、多梦、耳鸣、眼花、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等。
2.皮肤黏膜
苍白、粗糙、没有光泽,溶血性贫血还可以出现黄疸。
3.呼吸系统
活动后呼吸加深加快,严重时可平静即出现气短、端坐呼吸等。
4.循环系统
心率加快、心悸,严重时会导致贫血性心脏病。
5.消化系统
腹部饱胀、食欲不振、大便规律及性状改变。
6.泌尿系统
严重贫血可能会导致尿量减少甚至肾功能不全。
7.内分泌系统
分娩时大出血会导致席汉综合征,长期贫血会影响内分泌腺的功能。
8.生殖系统
长期贫血会影响睾丸额卵巢的功能。
9.免疫系统
贫血会降低免疫系统的功能。
10.血液系统
贫血会影响血细胞量、形态、生化成分,也可能对血清或血浆的成分有影响。
五、诊断
1.病史
现病史、家族史、营养史、月经生育史、危险因素暴露史等。
2.体检
了解贫血对各系统的影响、伴随表现等。
3.血常规检查
了解有无贫血、贫血程度、贫血原因等。
4.骨髓检查
可帮助明确贫血病理类型。
5.病因检查
六、治疗
1.对症治疗
输注血液制品、控制感染、改善内环境及支持治疗等,为对因治疗创造有利条件。
2.对因治疗
根据贫血发病原因进行治疗。
(1)缺铁性贫血
补铁、治疗原发病。
(2)巨幼细胞贫血
补充叶酸或VitB12。
(3)溶血性贫血
糖皮质激素、脾切除术等。
(4)再生障碍性贫血
激素、免疫抑制剂及造血干细胞移植等。
水城康怡宾馆5楼(水矿总院旁)-(钟老师)红果胜景大道二楼(县公安局对面)-(肖老师)(余老师)(交流群)白癜风的治疗方法
白癜风的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