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地37人感染新型病毒可怕的是会人传人

2022-6-15 来源:不详 浏览次数:

内蒙古白癜风微信交流群 http://liangssw.com/bozhu/12747.html

今年以来

医院接诊了

37位“新型布尼亚病毒”感染者

这些人会出现

高热、咳嗽乏力、血小板减少

导致体内出血(脑出血)或器官衰竭…

新型布尼亚病毒基因组及其编码蛋白。来源:安徽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李青《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研究进展》

采茶时,蜱虫叮咬导致感染!

今年65岁的王女士,在一次采茶之后,感到身体不适,几天后就开始发烧,最高温度一度达到40度,并伴随畏寒乏力的情况。

医院诊断显:血压偏低,血常规提示白细胞、血小板、血红蛋白降低,不久后又出现咳嗽咳痰、脉氧下降症状,但就是查不出原因,情况十分危急。

随后,她被送至医院感染病科,确诊为感染上了“新型布尼亚病毒”。专家高度怀疑是通过蜱虫叮咬传播的。

2夏季易发生,可人传人!

“新型布尼亚病毒”是年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分离并确认了一种新病毒。该病毒引起的疾病被命名为发热伴血小板综合征。临床表现主要为发热、血小板减少、白细胞减少及多器官功能损害,该病轻症患者多可自愈,重症患者常表现为多脏器功能障碍甚至多脏器功能衰竭。

“这个病毒最早被发现,就是在河南蜱虫中发现的。”在浙江作为“新型布尼亚病毒”专家,医院感染科主任盛吉芳告诉记者,今年浙江也出现感染患者,有2例患者因感染该病毒死亡。

年上半年,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病毒病研究所率先从河南省一份病人标本中成功分离出一株布尼亚病毒。“蜱虫叮咬是该病毒的主要传播方式。”盛吉芳介绍,因此,惊蛰以后,夏季这段时间,蜱虫滋生活动频繁,新型布尼亚病毒感染者病例数也明显增加。

“除了蜱虫叮咬传播外,人传人也是有可能的。此前就发生过通过患者血液或粘膜接触方式造成人与人之间的传播的案例。”盛吉芳提醒,因此救治患者时,医护人员和患者家属应该采取必要预防保护措施。

蜱虫。

“蜱虫一般在4月到10月活跃,好发于丘陵地带,多生活在森林、灌木丛、开阔的牧场、草原、山地等环境中。”盛吉芳提醒,尽量避免在草地、树林等地长时间坐卧,避免儿童到荒草地、灌木丛里玩耍。一旦出现发热立即就医,出现不明原因的血小板降低、白细胞降低就要警惕是否感染病毒,立即有针对性治疗。

现在夏季还经常出现这几种昆虫

被它们叮咬会有什么后果?

又该如何救护?

《夏季实用防虫手册》请收下

来源

健康时报

编辑

余丽娜

制图

严婷

出品

长江健康传媒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
http://www.symhsg.com/xdbyy/2063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