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友们,你可能深陷众多误区却不自知快来

2016-12-13 来源:不详 浏览次数:

11月

14日

是联合国糖尿病日。目前,我国糖尿病防控现状除了未诊断率高,还存在患者多、后备军多、达标少的情况。糖尿病是一种终身性疾病,每个患者都应在医务人员的帮助下,制订自我管理计划,这是控制糖尿病最经济有效的方法。1控“糖”,这些得重视血糖控制差眼睛先受伤一名40岁女性,患糖尿病15年,平素为生意奔波,没时间监测血糖,感医院检查,结果发生了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视力已无法挽回。分析:不重视血糖控制,忽视定期检查,最先尝到苦果的很可能是患者的眼睛。糖尿病发展过程缓慢,有时甚至静悄悄,在不知不觉中高血糖就会触及眼睛的“雷区”。高血糖对眼睛的影响很微妙,比如:血糖很高,患者的眼底可能出血,视网膜发生病变,甚至失去视力;或者血糖不高,但不定期做眼底检查,可能在眼睛看不清时才知道发生了病变。即便是血糖控制较好的患者也要定期查眼底。糖友怀孕要监控血糖育龄女性小王前年查出糖尿病,一直不敢怀孕,但她很想要个孩子。小王非常关心:得了糖尿病能不能怀孕,怀孕过程中又应该注意什么。分析:对那些患了糖尿病又很想怀孕的患者来说,怀孕前6周就要开始准备。高血糖是胎儿致畸的主要因素,孕6周~7周是胚胎形成期,如果这两个月孕妇未控制好血糖,可导致胎儿肾脏、心脏畸形。因此,在受孕前6周就应进行胰岛素强化治疗,理想的血糖控制目标是:空腹血糖<5.8毫摩尔/升,餐后血糖<6.7毫摩尔/升,糖化血红蛋白<6.0%。糖尿病患者妊娠后,为承担胎儿发育所需的营养需求,体内会产生具有促进胰岛素分泌及拮抗胰岛素作用的激素。如果血糖难以控制,易发生酮症酸中毒或低血糖,其妊高症、羊水过多、难产的几率明显高于一般孕妇。所以,积极检查必不可少,相应的检查包括血压、血糖(每周1次~2次)、尿蛋白、羊水、胎盘功能和胎儿成熟情况(从32周起开始检查)等,一旦发现异常则应由医生迅速作出处理。胰岛素治疗强调“5个更”更早根据美国糖尿病协会的治疗建议,对2型糖尿病患者来说,在口服降糖药无法满意控制血糖的情况下,及早使用基础胰岛素,是控制血糖及减少并发症的有效措施。更多在欧美等发达国家,2型糖尿病患者的胰岛素使用率大约是40%,而我国不足20%。调查显示,我国使用口服药的2型糖尿病患者中,有1/3需要胰岛素治疗,但却因使用不便、担心成瘾、害怕疼痛等拒绝使用。其实患者不应对胰岛素有太多顾虑,胰岛素当用则用,用后可停。大部分患者可能只需要短时间的胰岛素治疗而非终生。更符合生理人体的胰岛素分泌分两部分:不吃饭时分泌的胰岛素,叫基础胰岛素;吃饭后,因进食刺激分泌的胰岛素,叫餐后胰岛素。在胰岛素的选择上,应首先启动基础胰岛素治疗,根据需要增加餐时胰岛素。基础胰岛素最好是人胰岛素类似物,可以模拟人全生理性基础胰岛素的分泌。如果能通过基础胰岛素的治疗控制住基础血糖(空腹血糖),就能把整体血糖水平拉下来,治疗起来会更容易。更积极要想预防和减缓并发症的发生,关键在于血糖达标。血糖达标不仅是空腹和餐后血糖达到正常,关键在于糖化血红蛋白(AIC)降至7%以下。AIC是血糖控制水平的“金标准”,AIC控制不佳,并发症往往会提前5年~10年发生。更安全低血糖是胰岛素中最突出的隐患,甚至可致命。理想的糖尿病治疗是在良好的血糖控制与低血糖风险之间取得平衡。2饮食别陷误区饮食疗法是糖尿病综合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糖尿病治疗的基础。但医生在与糖尿病患者的交谈过程中,会发现很多患者在饮食上存在误区。饮食误区1误区一:粥可当主食有人想控制食物的摄入量,但又禁不住饥饿,就想到了喝粥。殊不知,煮熟、煮烂的食物以及含水多的食物容易被消化吸收,血糖升高的速度也快,也就是说喝稀粥后血糖升高的速度远比吃米饭、馒头、窝头、杂粮饼等要快,所以有人说喝稀粥如同喝糖水。2误区二:多吃豆腐有人认为豆制品不含糖,多吃点没问题。但豆制品在体内还是会转化为糖,只不过转化速度较慢(大约需3个小时)而已。特别是老年人和糖尿病病程较长者大量食用植物蛋白,会造成体内含氮废物过多,加重肾脏负担。3误区三:不吃水果

很多患者“谈果色变”,自从患病后对水果很少问津。其实有些水果含糖量比较低,如苹果、梨含糖只有10%~14%。所以水果可以吃,但要适量。对于那些餐后血糖低于10毫摩尔/升的患者来说,每日可以吃1个苹果或梨,但要放在两餐之间吃,并将水果的热量计算在总热量之内。

4误区四:无糖食品没有糖自然界有很多甜的物质,如甜叶菊、阿拉伯糖、木糖醇、果糖以及阿斯巴甜均可作为糖尿病患者的甜味剂。市场上出售的无糖月饼、无糖酸奶多以木糖醇作为甜味剂。这些甜味剂可增加食品的甜度,但不增加食品的热量。不过这类食品中的面粉等仍可转化成葡萄糖,食用时应想到这一点,不可被无糖二字所迷惑。另外,阿斯巴甜又称蛋白糖,系两种氨基酸缩合而成,制作时不能加热。5误区五:副食干果可多吃肉、蛋、鱼虽然含糖量不高,却富含蛋白质和脂肪,在体内也可转变成葡萄糖,因此多吃也会升高血糖,只是比主食迟缓一点。糖尿病患者早餐吃一个鸡蛋,睡前喝一袋奶,这样对于平衡昼夜之间的血糖是有益的。坚果类(如花生、瓜子、核桃、杏仁等)不含糖,所以成为很多患者的消遣食品。但其油脂含量高、热量大,克该类食物可产生相当于克主食所产生的热量,而且会转变成葡萄糖,因此应限制坚果类食物的摄入。如果每天吃15克花生米(约20粒),那么,炒菜时就应少放1汤匙油。6误区六:少喝水糖尿病患者有多饮、多尿症状,部分患者认为多尿是由多饮水造成的,所以尽管很渴也坚持少喝水,这种想法是错误的。多饮是因为葡萄糖从尿液排出时带走了大量水分造成的,是多尿引发了多饮症状的出现。所以糖尿病患者(合并肾功能不全伴有水肿除外)不要等口渴了才喝水,或对喝水加以限制,而是要主动多喝水,否则会引起脱水或高黏血症。3过冬应护足冬天到了,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冬季特别要做好足部防护,以防糖尿病足的发生。足部防护经常检查经常检查足部有无创伤、感染。观察双下肢血供情况,有无皮肤发凉、肢体麻木、刺痛、局部肿胀发绀、感觉迟钝或消失。同时也要观察足部有无损伤、水泡、皲裂等。特别需要注意的是脚趾之间及足底的情况,若发现足部有细微的损伤或皮肤感觉异常,要及时诊治,妥善处理。维持干燥为维持足部清洁干燥,建议每日用温水洗脚(先用手试水温,或让感觉正常的家属将水温调好,水温不超过40℃),并用柔软而吸水性强的毛巾轻柔地将脚及趾缝间擦干。若脚部皮肤干燥,可用植物油或护肤霜涂抹并按摩足部皮肤,以保护皮肤的柔软性,防止干燥。按摩时可从趾尖开始,逐步向上,以利血液循环。如为汗脚者,可将少许滑石粉放在趾间、鞋里及袜中。定期修剪指甲,指甲不易修剪过短,以防止甲沟炎发生。若胼胝厚实坚硬,可在医生的指导下修剪。鞋袜舒适糖尿病患者宜穿宽松柔软的平跟、宽头布鞋或皮鞋。穿前检查鞋内有无异物,是否干燥。选用柔软的毛线袜,不宜穿弹性过强或有松紧口的袜子。重视脚疾如果发生足癣、灰指甲、甲沟炎等脚部疾病,一定要及时治疗。“此外,糖尿病患者忌用强烈的消毒药物如碘酒等,严禁使用侵蚀性、酸性药物擦抹鸡眼和胼胝;为防止烫伤足部,严禁直接使用热水袋、电热毯及其他热源温暖足部,可多穿袜子、穿护脚套来取暖;勿长时间双腿交叉,以免压迫血管和神经。4饭后别马上百步走很多人认为,饭后百步走对身体健康非常有好处。实际上,这种说法不完全正确,尤其在糖尿病患者身上,要尤为注意。饭后百步走锻炼可以消耗血糖,但是,肌肉运动消耗的血糖却不需要胰岛素的参与,运动只能协助胰岛素降低血糖。另外当血糖降到一定程度的时候,肌肉不会继续消耗血糖,这时候由于血糖较低,人已经没有力气再进行运动。因此,运动对于降低、维持血糖非常重要。饭后,所吃下的食物都会聚积在胃肠道。有些糖尿病患者在饭前由于使用了胰岛素等降血糖药物,这时的血糖并不高,甚至较低。如果这时运动,食物还在消化状态,无法提供能量,而运动需要消耗血糖,可以造成血糖供应不足。另外,吃饭时以及饭后几个小时内,血液都集中在胃肠道,人体需要抽出部分血液到腿部肌肉支持百步走。因此,身体会造成应激状态,会分泌糖皮质激素、高血糖素等应激激素,造成血糖的升高。实际上,正常人剧烈运动中,或者是吵架过程中,都会升高血糖,这些状态都属于应激状态。因此,糖尿病患者若饭后立刻百步走,走完后再测量血糖,往往是血糖升高。但是,饭后半小时以后,情况就正好相反。饭后半小时后,最开始吃的食物消化吸收结束,开始有源源不断的食物能量陆续进入血液,血糖开始升高,如果这时候锻炼,肌肉的运动会消耗部分血糖,帮助胰岛素降低血糖。因此,糖尿病患者要饭后半小时以后再百步走。

本文综合摘编自《健康报》往期报道

图/源自网络

以上为《健康报》原创作品,如若转载须获得本报授权。点击下方“阅读原文”自助获取转载授权。









































北京白癜风医院是哪家
北京哪家医院看白癜风比较好

转载请注明:
http://www.symhsg.com/xdbyy/1150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