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症患者肝细胞损伤监测

2016-11-6 来源:不详 浏览次数:

重症患者肝细胞损伤监测

一、血清转氨酶及其同工酶:

1.严重创伤、烧伤、休克、感染、大手术等可以通过缺血缺氧、内毒素与细菌移位、免疫炎症失控等机制导致患者肝细胞损伤与肝功能障碍。血清转氨酶(transaminase)是肝细胞膜通透性变化或肝细胞破坏程度的敏感监测指标,因为,整个肝脏内转氨酶的含量约为血中含量的倍,如果释放的酶全部保持活性,只要1%的肝细胞坏死便足以使血清中酶活性增加l倍;同时,肝细胞内转氨酶浓度比血清浓度高l~5倍,在肝细胞膜损伤致通透性增加时,即使无坏死,细胞内转氨酶也可由于此种浓度差而泄漏入血中

2.临床用于监测肝细胞损伤的主要是谷氨酸丙酮酸转氨酶(glutamic-pyruvietransaminase,GPT)或丙氨酸转氨酶(alanineaminotransferase,ALT)和谷氨酸草酰乙酸转氨酶(glutamic-oxaloacetictransaminase,GOT)或门冬氨酸转氨酶(aspartateaminotransferance,AST)

3.许多脏器和组织均含有这两种转氨酶,其分布次序大致为:

(1)ALT:肝肾心肌肉

(2)AST:心肝肌肉肾

(3)肝内AST的绝对值超过ALT

(4)血清ALT和AST参考值(紫外线法)

①ALT:成人8~40U/L·37OC,儿童<30U/L·37OC

②AST:成人8~40U/L·37OC,儿童<30U/L·37OC

4.临床评价中的注意事项:

①许多肝外疾病均可导致ALT活力升高

②虽然酶活性水平反映肝坏死程度,但与病理改变之间不一定相关。酶活性下降可以是疾病恢复的表现,也可提示预后严重(如肝细胞大量坏死无能力产生转氨酶,血清中ALT可轻度升高,而黄疸升高明显,呈酶-胆分离现象)

③酒精性肝病时ALT无明显升高,此与乙醇导致吡哆醇缺乏有关

④急性胆道梗阻早期酶活性可升高至正常的8倍以上,但不论梗阻有无消除,24~72小时内均可降至正常或接近正常水平。

⑤约20%的转氨酶升高一时找不到原因,应检查有无血红蛋白病、Wilson病、α1抗胰蛋白酶缺乏性肝病以及某些非肝性疾病(如乳糜泻、Addison病、神经性厌食、肌炎或过度运动后肌肉损伤)

5.血清AST/ALT比值(DeRitis比值):

正常血清中该比值平均为l.15。ALT主要分布在肝细胞的胞浆水溶相中,AST主要分布在线粒体中,少数分布在胞浆水溶相,细胞通透性增加时,从细胞内逸出的主要为ALT,而肝细胞严重变性坏死时,线粒体内AST就释放出来,致AST/ALT升高。

6.ALT同工酶:

(1)根据ALT分子量大小和所带电荷的不同,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可将ALT分为胞浆ALT(ALTs)和线粒体ALT(ALTm)

(2)正常人血清中主要为ALTs,而ALTm含量甚微

(3)当组织细胞严重受损时,尤其是肝细胞严重损伤时,线粒体中的ALTm大量释放入血,使血液中的ALTm含量明显升高,ALTs/ALTm比值缩小(正常人比值为8:0.5~1)

7.AST同工酶:

(1)AST主要存在于心、肝、骨骼、肾等器官,有两种同工酶,分别位于肝细胞线粒体内(ASTm)和细胞浆基质内(ASTs)

(2)细胞病变较轻时细胞浆基质内的ASTs和ALT释入血,但ASTm仍然保存。

(3)当肝细胞严重损伤时,线粒体中的ASTm大量释放人血,使血液中的ASTm含量明显升高,坏死早期血清中ASTm水平与坏死程度成正比

二、乳酸脱氢酶及其同工酶:

1.乳酸脱氢酶(1actatedehydrogenase,LDH)是一种糖酵解酶,广泛存在于人体组织内。2.正常人血清LDH2LDH1LDH3LDH4LDH5

3.肝病时其同工酶LDH5增加为主且LDH5LDH4,反映肝损害往往比转氨酶还敏感

4.心肌病变时LDH1增加为主且LDH1LDH2

5.肺梗死时LDH3增加为主

识别图中二维







































白癜风治疗方法
专业治疗白癜风医院

转载请注明:
http://www.symhsg.com/xdbyw/907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