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糖化血红蛋白为什么不能成为糖尿病诊
2016-10-26 来源:不详 浏览次数:次与反映即时血糖水平的空腹、餐后血糖不同,糖化血红蛋白(HbA1c)反映的是糖尿病患者过去2~3个月内的血糖控制情况,因此,HbA1c被认为是评估血糖长期控制水平的金标准以及糖尿病管理的基石。年美国糖尿病协会(ADA)更是将HbA1c≥6.5%作为了糖尿病的诊断标准之一。不过,我们目前还不推荐将其用作糖尿病诊断。
为什么HbA1c能反映血糖总体控制水平?
糖化血红蛋白(HbA1c)是红细胞中血红蛋白与葡萄糖持续且不可逆地进行非酶促蛋白糖基化反应的产物,其寿命与红细胞的寿命相同,当血液中葡萄糖的浓度较高时,人体内所形成的HbA1c含量相对也较高。人体内红细胞的寿命一般为天,故HbA1c能反映糖尿病患者过去2~3个月内的平均血糖水平,而且不受抽血时间、是否空腹、是否使用降糖药物等因素的影响。
为什么我国尚未使用HbA1c诊断糖尿病?
基于HbA1c能稳定反映长期血糖变化情况等诸多优势,近年来用HbA1c诊断糖尿病成为了研究的热点,美国糖尿病协会(ADA)在其《年糖尿病诊疗指南》中正式推荐将HbA1c≥6.5%作为糖尿病诊断的优先方法。世界卫生组织(WHO)在年也建议条件具备的国家和地区采用这一切点诊断糖尿病。我国目前为何还不能将HbA1c作为糖尿病的诊断方法呢?其原因有三:
(1)HbA1c的检测在我国尚不普遍。
(2)我国HbA1c测定标准化程度不够,各实验室间结果差异较大。
(3)我国人群中HbA1c诊断糖尿病的切点是否能与国际上一致尚待研究证实。
虽然我国现在尚不能应用HbA1c作为糖尿病的诊断标准,但自年开始卫生部临床检验中心就已经着手开展了HbA1c检测的标准化工作,目前已经建立了国际公认的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HbA1c测定的参考方法,并且研制出了HbA1c国家一级标准物质,这两项工作的完成对于HbA1c测定结果的量值溯源,提高检测结果的一致性、可比性程度,保证检测质量有重要作用。此外,卫生部临床检验中心起草的《糖化血红蛋白实验室测定指南》卫生行业标准经卫生部临床检验标准委员会讨论通过,随着该标准的发布,将使实验室检测规范化有据可依,对提高HbA1c测定质量有一定的帮助作用。HbA1c标准化测定的实现距离我们已经越来越近了。